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第三讲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种类和范畴

2016第三讲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种类和范畴


男子谓彦曰:“此女虽有情,心亦不尽,向复窃 得一女人同行,今欲暂见之,愿君勿泄。”彦曰: “善。”男子又于口中吐一妇人,年可二十许, 共酌戏谈甚久,闻书生动声,男子曰:“二人眠 已觉。” 因取所吐女人还纳口中,须臾,书生处 女乃出,谓彦曰:“书生欲起。”乃吞向男子, 独对彦坐。然后书生起谓彦曰:“暂眠遂久,君 独坐,当悒悒耶?日又晚,当与君别。” 遂吞其 女子,诸器皿悉纳口中,留大铜盘可二尺广,与 彦别曰:“无以藉君,与君相忆也。”彦大元中 为兰台令史,以盘饷侍中张散;散看其铭题,云 是永平三年作。
4、影响的传播方式与过程:影响研究传播 过程:还可以从影响的放送、接受、传播途 径这三个方面来考察。
放送者 Influence-giver
媒介 intermediary
接受者 Influence-receiver
作家、著作、思想
某一作家、作品、思想、情感
媒介 intermediary
接受者 Influence-receiver
孙景尧:“比较文学的可比性,首先就是使影响 研究与平行研究得以有效实施并获得科学认识的 研究法则,具体说来,就是通过对影响类型、影 响流传途径和影响接受方式的事实考证,或通过 对类同的内在规律和新的科学认识。” 刘波:把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和同一性看作比较客观 的基础。
曹顺庆:“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是指在跨国家、 跨科学与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寻找同的 学理依据,是比较文学研究赖以存在的逻辑 上的可能性。在比较文学发展的不同时期, 这种学理依据是不断拓展的。”
韦勒克: B、文学性: 只研究来源和影 对文学内在的审 响、原因和结果,一 美品格的研究,比如 部整体性作品的意义 文学作品的叙事结构、 就会被打散,甚至割 人物形象、语言风格、 裂开来。 意象、节奏等。 强调和注重对文学 研究对象的内在属性 作品的文学性的研究。
(参见教材P20)
C、可比性:研究文学间事实联系、规律的差 异性和类同性,研究与不同学科相互渗透问 题。 研究对象的问题属性 同源性——可比性 变异性——同源中的变异——可比性 类同性——可比性
个人或集团,原文的翻译或模仿
1)流传学 ——由起点向到达点传播,放
送者对到达点的(主动)施与影响。 中国戏剧西播欧洲的情况
影响研究实例简介之一
流传学——以起点向终点的顺时方向研究
朱炳荪的《<灰阑记>纵横谈》: 从印度《佛经》(起点)——希伯莱文的 《圣经》——阿拉伯文的《古兰经》——中经元 代杂剧《包待制智赚灰阑记》——现代德国戏剧 家布莱希特的《高加速灰阑记》——当代日本系 列动画片《聪明的一休》(终点) 考察各个时代的《灰阑记》,考证出其纵横上 下的谱系关系,表明了事实联系与共源性的关系。
2)渊源学——以终点追溯起点的逆时方向研究。
渊源学——从到达点出发向起点探源追溯, 接受者对放送者的(被动)接受影响. 比如: 中国文学中的外来渊源; 外国文学中的中国渊源; 渊源的国际性循环
LOGO
第三讲 比较文学研究的范畴和方法
一、 “什么是比较文学?”
一、何谓比较文学?
为什么说, “比较”+“文学”, 不一定是比较文学,但又是“比较 文学”?
1、比较文学与下列概念的区分 民族文学——也叫国别文学或国家文学。 外国文学――顾名思义是指外国语言文学。 世界文学——文学作品和文学遗产、理想的文学 与文学研究、世界性精神生活方式 。也可指 “一切文学”韦勒克(P141同下) 总体文学——也叫一般文学或普通文学,也有 “文学理论”或者“批评原则”的意思。(韦勒 克《比较文学的名与实》《比较文学译文集》 P140)
总结: 法国学派主要着眼于文学现象的同源性的“跨” 的事实联系研究 美国学派强调类同性和综合性 总体而言,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与互补性则 构成了比较文学可比性的基本内容。
“东海西海, 心理攸同; 南学北学, 道术未裂”
钱锺书《谈艺录· 序》
“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
影响研究
A==========B 媒介学 A============B
2、影响研究的理论表述和分类 影响研究定义: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 之间有事实联系的、相互影响的文学现象 进行研究,涉及到流传学、渊源学、媒介 学等内容。
3、影响研究的范围
影响研究的范围可大可小。大则可以研究 一个民族文学给予另一个民族文学的影响。小 则可以研究一个民族的作家和作品对另一个民 族作家和作品的影响。
费孝通
三、研究种类和研究方法
常见分类法: 法国:“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 美国:“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 或“本学科范围研究”和“非本学科范围研 究”等。
我国学者通常采用的分类法:
影响研究 比较文学 本学科研究
平行研究
跨学科研究
(一)影响研究的图式、内容和范式
1、影响研究的基本图式
渊源学 A==========B 流传学
2、何谓比较文学中的“文学”? “文学”在现代英语中已经失去了原来在 拉丁词中的含义——旧有的“知识或文学研究的 意义”,成为“一般文学创作”和“某一时期、 国家或地区的作品“的含义。 (Literature)在早期英语惯用法中是“知 识”“文学修养”的意思,尤其指“拉丁语知 识”,所以Literature 包含有 study of literature 之意。
18 你看不见你自己,你所看 见的只是你的影子。 What you are you do not see, what you see your shadow.
《印度文学在中国》
示例总结: 1)起点——印度文学(神话与寓言故事) 2)终点——中国文学从先秦到当代所受到的影响 3)“影响路线图”——注重传播过程时间节点的文 本选择——典型文学现象、、文学样式的表现 先秦、(两汉)三国、六朝、唐、宋元明、 清末、民国、当代(1958年前) 4)影响的实际发生——在描述路线图过程中,辨析 外来因素的进入,发现本国文学出现了新的变量 或者元素,十分重要。
2、比较文学研究的合适对象
比较文学研究的范畴下的文学问题 一个合适的比较文学研究对象,惯常认为应具备 下列内涵:跨越性、文学性、可比性。
A、跨越性: 研究具有跨民族、 跨语言、 跨文化、 或跨学科属性的文 学现象和文学问题。 研究对象的外在属 性
梵·第根:“比较文 学的对象是本质地研 究各国文学的相互关 系。”《比较文学教 程》教材P18 亨利·雷马克:“简 言之,比较文学史一 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 国文学的比较,是文 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 域的比较。”

比 较 文 学 研 究 范 畴 跨民族 跨语言 交
跨文化
跨学科


比较文学是一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 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它既是国际文学史的文学关 系研究,也是不同民族文学间毫无事实影响联系 却反映出文学的共同规律研究,并探讨文学与其 他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它的研究方法既包括实 证性的影响研究,也包括审美性的平行研究。
1 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 又飞去了。 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 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 Stray birds of summer come to my window to sing and fly away. And yellow leaves of autumn, which have no songs, flutter and fall there with a sign.
1、比较文学研究范畴:跨界 研究它所辖的跨文化界、跨族界、跨语言 界的文学关系问题 研究其他学科相互关系问题。
A、跨界的文学研究
(一)研究各国的文学、文化间的联系和交流
(二)研究各国文学和文学理论之间的规律和异同
B、跨学科的比较研究
(1)探讨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 (2)探讨文学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 (3)探讨文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
“‘比较’这一术 语……有他的优点, 它使人们注意到有必 要把广阔的视野作为 文学研究的一个物 件。” (美国学者勃洛克)
这样的比较研究有两重好处,一是把外国 文学摆在我们跟前,便于我们吸收,一是把我 们自己的文学摆到一定距离,使我们对它获得 更符合实际的认识。
—— 勃兰兑斯
二、比较文学的研究范畴
3、何谓比较文学中的“比较”?
比较是描述? 比较是方法? 比较其实还有包括怎样的批评要素?
韦勒克概括了法国比较文学学者的对“比较”的 定义: 梵 第根:“比较文学的目的主要是研究不同文学 之间的相互关系。” 基亚:简称为“国际文学关系史” 伽列在为基亚所写的序中,“文学史的一支;它 研究国际精神关系;研究事实联系;……” 还有:“旨在研究不同文学之间所产生的相互影 响的现代科学” 关键词:关系、事实联系、关系史、相互影响
韦勒克认为“比较”,并非比较文学特有的方 法,“而是普遍应用于一切文学研究,一切自然科 学研究。而且文学研究——既是在最正统的比较学 者的实践中,并不是单单用比较的方法来进行的。 任何文学的研究家不仅仅要比较,而且还要再创造、 再分析、阐释、回顾、评价、概括等等,各种方法 同时使用。” 《比较文学译文集》P143
“梵志吐壶” <—— “许彦鹅笼”——《人环》 美女2 许彦
男子 鹅笼 书生 美女1
清· 吴骞 《序》:“昔 东晋 时 阳羡 许彦 ,遇鹅 笼书生于 绥安山 下,离奇诡变,至今人称道之。” 亦省作“ 鹅笼 ”。 清· 蒲松龄 《短禾行》:“世态 渔洋 已道尽,人 间何事不鹅笼。”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 如是我闻一》:“然 阳 羡 鹅笼,幻中出幻,乃转辗相生,安知说此鬼者, 不又即鬼耶?”
(韦勒克和沃伦合著《文学理论》:注重文学内部 研究——语言和修辞,包括音韵、节奏、意象、 比喻、象征等形式特征——的研究。)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 并非比较文学所独有。比较文学区 别于其他文学研究的特点,不在于 比较,而在其研究范围超出在语言 上和政治上统一的民族文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