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了几节课的“油藏数值模拟课”的学习,我知道了“油藏数值模拟”是应用计算机研究油气藏中多相流体渗流规律的数值计算方法,它能够解决油气藏开发过程中难以解析求解的极为复杂的渗流及工程问题,是评价和优化油气藏开发方案的有力工具。
它主要是让我们石油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和技巧,学习基本的油藏渗流数学模型及其解法、计算方法和应用方法,培养我们用计算机解决油藏开发问题的能力。
“油藏数值模拟”涉及的学科较多,利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知识较多,我认为是非常难的。
虽然教师教的很认真也很耐心,我仍然不能跟着老师的节奏。
因为一开始就知道这个软件很有实际应用价值,所以我也就特别的想好好的学习它。
可惜现在我面临着考研这座大山,我实在是没有充分的时间课下来好好的温习与研究老师上课所讲的东西。
很遗憾,后来老师讲的东西我有些就不会了。
好在前三四节课讲的内容还学会了,学会了模拟三层的油层概况。
也许这点知识对我以后的再次学习会有不错的基础作用吧!总之还是很感谢老师的耐心教导。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觉得油藏原始参数,如渗透率、孔隙度等的收集,以及油藏原始数据是否齐全准确非常重要,尤其是一开始填date时的单位的选择,这些都关系到数值模拟的效果。
如果原始资料很少,数值模拟的效果就不可能好。
数值模拟方法越复杂,所需的原始资料也越多。
收集资料时,如发现必需的资料不够或不准确,应采取补救措施。
通常要求准备的参数包括:①油藏地质参数。
产层构造图,油、气、水分布图,油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原始含油饱和度的等值图等。
②流体物理性质参数。
地面性质和地层状态下的物性数据,原始压力和地层温度数据,对凝析气田还需要相图和相平衡的资料。
③专项岩心分析资料。
油水相渗透率曲线,油气相渗透率曲线,油层润湿性,吸入和排驱毛细管压力曲线;对碳酸盐岩孔隙裂缝双重介质储层,还需渗吸曲线。
④单井和分层分区的生产数据和有关测试资料。
⑤油田建设和经济分析的有关数据。
将收集的油藏地质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后,要将油藏的地质特征模式化,以充分反映油藏的构造特征和沉积特征,如油层物理性质参数的分布、油气水的分布、油气水在地面和地下的性质、驱油动力、压力系统和地温梯度等。
油藏地质模型是否符合实际情况,直接影响数值模拟成果的准确性。
由于人们对油田实际地质条件的认识有一定的限度,计算时所用的参数也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第一次模拟计算的结果,如压力、产量、气油比、含水率等与油田实际生产状况常有较大的出入。
必须进行分析,修改相关的计算参数,重新进行计算。
通常,经过多次修改可使计算结果与实际生产历史基本相符,误差在允许范围以内。
从工程应用的角度看,可认为此时所应用的计算参数,反映了油田地下的实际状况,使用这些参数来计算和预测油田未来的动态,能够达到较高的精度。
在油田开采过程中这类历史拟合要进行多次,使油田的模型逐步更接近实际而得到更适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