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支架市场分析

煤矿支架市场分析

液压支架行业研究报告书工商企业管理20920860207-胡高燕20920860216-吕艳青20920860221-魏春花20920860226-余快20920860122-杨华燕二〇一〇年一月提交信致营销副总裁XXX先生事项:提供关于液压支架的调研报告XXX副总裁:兹呈上我的关于液压支架的调研报告。

这份报告,也是我们今天会议的议题,是根据您2010年1月5日的授权书进行准备的。

这份报告建议我们液压支架向高端液压支架市场发展。

在收集资料统计之后,我们对液压支架的发展有很大的信心,国家将对煤炭产能扩张奉行适度从紧的政策,这对液压支架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前提条件。

在调查统计中,我们也发现了液压支架虽然有很好的发展潜力,但是生产者方面的企业也较多,并且有一定的实力,这无疑是我们大江集团液压支架发展的一个阻碍,机会中存在着挑战。

XXX先生,我们对您在这项重要研究中给予我们的合作表示感谢。

您使总裁及时知晓我们的成绩,为他接受本报告提出的建议铺平了道路。

小组统计分析 2010年1月8号目录摘要………………………………………………………2 引言 (2)调研方法..................................................................3一煤炭工业对煤矿机械设备的需求 (3)(一)煤炭工业对煤矿机械设备的需求(二)设备更新的需求将快速增长(三)机械化程度大幅提高将带动需求快速增长二液压支架市场需求 (8)三液压支架行业竞争激烈 (9)(一)行业整体集中度低(二)优势企业四高端化石液压支架行业的发展方向 (14)(一)政策导向促进高端液压支架市场需求(二)高端液压支架市场曾为外国厂商垄断(三)近年来高端液压支架国产化进展顺利(四)我国液压支架技术水平未来仍将继续发展结果和发展方向 (20)附录 (20)摘要:本次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液压支架的市场营销环境、潜在顾客群、竞争者,为重庆大江集团开拓市场提供信息,为其做出营销决策做出依据。

为了深入了解液压支架在市场营销过程中所需涉及的方面问题,我们通过收集二手资料等方式对其进行探讨。

我们选择了一份调查问卷作为资料收集的工具。

当然本次调查存在一些局限性,由于时间不充裕、经济条件、空间范围的限制并未进行实地的调查访问,这就缺少了事实论据。

研究的结果显示煤炭工业对液压支架的市场需求量大,对产品的更新速度要求较快,另外,在现有各层因素的引导下液压支架行业要向高端化发展。

引言液压支架是中国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最主要的技术装备之一,也是综采工作面装备中装备数量最大的产品。

自1964年我国第一架液压支架问世,经过几十年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自主研发,液压支架在煤炭综采重大装备制造本土化首先取得突破,成效显著。

国内有些技术如综采放顶煤支架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大采高液压支架的主要技术参数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产液压支架以其低廉的价格,同时又以较好的技术性能满足了煤矿用户的基本要求而广受国内外煤矿企业的欢迎和信赖。

随着国家振兴煤矿装备制造业的政策逐步推进,煤矿装备制造业发展得到重点支持。

但由于我国煤矿装备制造业在一些领域技术水平不高,一些重大的煤矿装备仍不得不依靠国外进口,从而对煤矿装备制造业加快技术创新与结构升级提出了迫切要求。

2004年以来矿难频发,暴露出我国煤炭生产机械化程度低下和安全投入严重不足,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煤炭安全生产政策加速了煤炭行业装备升级换代的步伐。

根据煤炭工业协会统计,目前全国煤矿平均采煤机械化程度仅为42%,大中型矿井主要技术装备陈旧,小型矿井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极低,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性能指标落后10-15年左右;具备安全生产能力的矿井产量只有12亿吨,仅占2004年煤炭产量的61.35%。

可见,煤炭行业技术升级带来的市场机会很大。

根据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2010年大、中型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分别要达到95%、80%以上,小型煤矿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达到30%以上;平均劳动效率比2005年提高50%;矿井资源回收率达到40%以上;煤矿安全基础条件有较大改善,瓦斯得到有效治理;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1.6以下;安全健康状况明显好转,矿工职业病新增发病率明显下降;煤炭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形成5至7个亿吨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小煤矿减少到1万个左右;全国原煤入洗率达到50%以上;非煤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达到30%以上。

接二连三的重大矿难事故唤起了政府、社会和煤炭企业对煤炭安全、高效生产的空前重视,“十一五”期间将是煤炭开采机械和安全设备普及和更新换代的高峰时期。

大型液压支架广泛应用于煤炭行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市场的扩大,国际市场对矿用大型液压支架的需求不断增长,价格不断攀升,产品供不应求。

建设矿用大型液压支架生产项目在国内外市场都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调研方法主要采用二手资料收集法和问卷调查收集有关大江集团近来来的发展情况和产品(液压支架)情况;以及以郑煤机等为主要竞争对手的企业状况,发展前景;液压支架的主要客户即各煤、矿厂的信息,包括其企业规模,对液压支架的使用率,以及今后的购买意向等;国家对该产品的政策和它的发展前景,以及目前液压支架的科技水平等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各个煤、矿厂设备采购员和专业技师,包括现有的和潜在的客户企业,以人员访问为主兼顾电话访问,问题涉及到对液压支架的认识,包括其用途、科技含量、价格选择、购买条件、产品看法、对相关企业的认识、市场看法以及对该产品在以后的发展中的建议等。

一、煤炭工业对煤矿机械设备的需求煤炭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石。

煤炭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保障煤炭供应是国家加强经济宏观调控的重点之一。

“十一五”期间,煤炭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将明显提高。

国家将建成183个高效安全现代化矿井,国家将加大对煤矿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已先后有17个煤炭建设项目,由国家开发银行出具贷款承诺,还将100多个高档普采工作面升为综采工作面,100多个普采工作面升为高档普采工作面。

这样,中国大型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将达到95%。

中型煤矿的机械化程度将达到80%以上;大型煤矿国内先进水平装备率达到20%,国际先进水平装备率达到6%,中型煤矿国内先进水平装备率达到10%,小型煤矿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达30%以上。

据此分析,煤炭需求的急剧增长,上述煤矿采掘机械化指标还会有所突破,这为煤矿装备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煤炭机械需求的三个驱动因素分别是:新开工煤矿的生产需求、已有设备的更新需求和机械化技改需求。

根据对这三个因素的分析,煤炭机械的需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维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一)新建煤矿的需求将平稳增长2003-2008年间,我国煤炭产量及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如表1所示:表1 2003-2008煤炭产量及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根据国家发改委在2007年1月公布的《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我国煤炭产量将由2005年的22亿吨增加至2010年的26亿吨。

国土资源部2008年12月31日发布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指出到2010年,煤炭产量达到29亿吨以上,到2015年,煤炭产量达到33亿吨以上。

年均增长3.4%。

在煤炭产量持续增加的情况下,根据历史数据,预计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仍将维持平稳增长,年均增长20%以上。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扩散和蔓延,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将突出面临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的压力。

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国家果断采取了系列有助于恢复经济和市场信心的措施,包括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更加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的有力措施,同时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能源需求量依然较大,结构调整任务十分繁重,加大煤矿安全整治力度,积极推进煤炭资源整合与小煤矿联合改造工作,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新建一大批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煤矿,在我国能源建设中仍然重要而紧迫,虽然煤炭产量变化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但全国煤炭产量仍将呈平稳增长趋势。

国家将对煤炭产能扩张奉行适度从紧的政策,安排2008~2012年新开工煤矿7亿吨, 2010和2012年分别按30亿吨和33亿吨安排生产规模,年均增量1.5亿吨左右。

预计中国煤炭产量2015年达到37亿吨左右。

从新建煤矿投资构成来看,70%属于固定资产投资,煤炭机械设备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为50%,因此,煤炭设备投资额在新建煤矿投资总额中的占比为35%。

根据煤炭工业协会的数据测算,2009-2015年煤炭行业新建煤矿投资总额为4585亿元(年增长率按10%即略高于相应的GDP的增长率来预测),因此,新增煤炭产能需要的煤炭机械设备投资约为1605亿元。

表2 2009-2015新增产能的固定资产投资预测(二)设备更新的需求将快速增长煤炭设备的更新需求是由于设备使用达到设计寿命或是老化,而产生的设备更新的需求。

我国煤机产品设计寿命一般为5年,更新周期平均为5年。

因此,2009年-2015年之间的设备更新需求主要取决于2004-2010年之间的设备投资额,2004 年以来,我国煤机销量年均增速30%以上。

预示未来几年我国煤机更新换代需求也会会保持快速增长。

我们测算2009年的设备更新改造为234亿元。

表3 2009-2015期间设备更新改造固定资产投资预测(三)机械化程度大幅提高将带动需求快速增长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公布的2006年数据,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2.04,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水平非常高主要原因是我国大多数中小煤矿装备水平差、机械化水平低。

据统计,我国机械化水平较高的高产高效矿井的百万吨死亡率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0,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因此,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是我国“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内提高矿井安全的捷径。

根据国家发改委《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我国煤矿机械化水平将由2006年的42%提升到2010年的77.6%,其中我国大型煤矿采掘机械化水平由目前的80%提高到95%以上,中型煤矿由40%提高到80%以上,小型煤矿由几乎为零提高到40%。

我们估算2015年我国煤矿机械化水平将达到95%。

根据我国煤炭工业协会预测测算,2009-2015年由于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产生的设备需求共为301亿元左右,另外,国家还将投资约121亿元用于技改。

表4 2009-2015机械化水平提高带动的设备需求预测把煤炭机械需求的三个因素进行汇总,可以2009-2015年期间的煤炭机械需求情况:表5 2009-2015年煤矿设备需求预测综合来看,2000年以来的煤炭产量倍增产生的装备更新需求、装备水平提高带来的升级需求和新建煤矿产生的新增需求等因素,预计未来5年对煤机装备的需求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