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版内科学-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

第九版内科学-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

腹胀腹痛就诊 有腹水(不论有无全身TB表现或实验室依据)
漏出液 渗出液 阳性
无腹水(有腹部压痛及柔韧感、全身TB症状、 实验室TB依据、排除其它疾病) 抗TB试疗
无效 有效
排除TB腹膜炎
肿瘤学检查 (影像学、细胞学、标记物)
阴性
腹膜炎症
阳性
重新评估诊断 腹膜活检
阳性
诊断TB性腹膜炎 全疗程抗TB治疗
X线钡剂检查发现跳跃征、溃疡、肠管变形和肠腔狭窄等征象
结肠镜:回盲部的炎症、溃疡、炎性息肉或肠腔狭窄 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

肠黏膜病理活检:干酪性肉芽肿,具确诊意义
找到抗酸杆菌有助诊断 高度怀疑肠结核,抗结核治疗数周内(2~6周)症状明显改善,2~3个月后结肠镜检查病变明显改
患者教育
服药 全疗程服药,不宜仅凭症状缓解,过早停药,以免复发 定期随访 评价疗效,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抗结核药可能出现肝脏损伤,患者需定期检查肝功能
如出现肝功能异常,请医生考虑是否停药及护肝治疗
谢谢观看
感谢广州中山大学附一院陈旻湖教授提供的部分图片
常呈环行、浅表而不规则 多成纵行、裂隙状 症状改善,肠道病变好转 无明显改善,肠道病变无好转
第二节
结核性腹膜炎
内科学(第9版)
一、结核性腹膜炎的概念
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中青年多见 多继发于肺结核或体内其他部位的结核病,以腹腔内的结核病灶直接蔓延为主,少数可由淋巴 血行播散引起粟粒性结核性腹膜炎 三种主要病理类型:渗出、粘连、干酪
肠结核(结肠镜)
盲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及溃疡形成,溃 疡呈不规则形,环形分布
肉芽肿融合倾向
干酪样坏死
抗酸菌染色 (+)
内科学(第9版)
二、肠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下列情况应考虑肠结核

中青年患者有肠外结核,主要是肺结核
有腹痛、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右下腹压痛、腹块或原因不明的肠梗阻,伴有发热、盗汗等结核毒血症状
抗结核治疗
2. INH + RFP + PZA或以EMB、SM替代其中之一,服用2月,以INH + RFP维持1年
3. 标准四联: INH + RFP + PZA + EMB/SM治疗1年
营养支持 补充维生素、叶酸、钙、镁等,纠正低蛋白血症
腹水 可适当使用利尿剂,大量腹水、症状严重时,可放部分腹水缓解症状 ② 急性肠穿孔、腹腔脓肿,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 手术适应症 ① 并发完全或不全性肠梗阻,内科治疗无好转
第一节
肠结核
内科学(第9版)
一、肠结核的概念
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
常继发于肺结核
回盲部局部增厚
结核分枝杆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X线钡剂灌肠
回盲部钡剂充盈欠佳,呈“跳跃 征”,升结肠管壁欠光整,可见 尖角样凸起“环形溃疡”
淋巴结中央坏死及钙化
内科学(第9版)
一、肠结核的概念
肠结核主要位于回盲部,3种主要病理类型: 溃疡型 、 增生型、混合型

善或好转,可做出肠结核的临床诊断。
内科学(第9版)
三、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鉴别
肠结核 肠外结核 病程 瘘管、腹腔脓肿、肛周病变 病变节段性分布 溃疡形状 结核菌素试验 抗结核治疗 抗酸杆菌染色 干酪性肉芽肿 多见 复发不多 少见 常无 强阳性 可阳性 可有 一般无 病程长,缓解与复发交替 可见 有 阴性或阳性 阴性 无 克罗恩病
第七章
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
作者 : 肖 雪、黄志寅、唐承薇
单位 :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重点难点 掌握 肠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熟悉
肠结核的病理类型及治疗
结核性腹膜炎的病理类型及治疗
了解
肠结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结核性腹膜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目录
第一节 肠结核
第二节 结核性腹膜炎
对症处理
③ 肠瘘经抗TB与加强营养而未能愈合者
④ 诊断困难,急腹症或肿瘤难以鉴别时,可开腹探查
内科学(第9版)
三、结核性腹膜炎治疗
休息 不宜劳累,病情严重时,应卧床休息 饮食 进食易消化食物,保证热卡供应,鼓励富含蛋白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 肠道不全梗阻时,应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肠梗阻明显时,应暂禁食,及时就医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结核毒血症常见,主要是低热与中等热,可
有盗汗 腹痛:持续或阵发性隐痛,急腹症提示病灶破溃穿孔
腹部触诊有揉面感
腹胀、腹水、腹部肿块 其他:如腹泻与便秘交替等
结核性腹膜炎(腹腔镜)
腹膜表面散布粟粒样小结节,纤维素增生及粘连
内科学(第9版)
二、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腹膜增厚充 血,广泛密集 分布白色粟粒 状小结节
普通细菌培养
阴性
疑诊TB性腹膜炎 腹水白细胞分类
有效 多核为主 单核为主 有效
诊断TB腹膜炎
阳性
普通抗感染治疗
无效
抗TB试疗
无效
腹膜活检
内科学(第9版)
三、结核性腹膜炎治疗
原则 早期、3~4种药物联合、不间断连续用药及足够疗程 异烟肼(INH) 利福平(RFP) 吡嗪酰胺(PZA) 300mg/d 450mg/d 1~2g/d 连续用药 9~12个月 可用乙胺丁醇(EMB)750mg/d 或链霉素(SM) 0.75~1g/d 替代其中之一药物 常用方案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