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五章 排泄护理

第十五章 排泄护理


第十六章 药物第疗二法节 排便护理
一、粪便的观察 二、影响排便的因素 三、排便异常的护理 四、灌肠法
一、粪便的观察
(一)正常粪便的观察
1.量与次数
一般成人每日排便1~2次,婴幼儿 3~5次,平均排便量100~300g。
2.形状与颜色
正常粪便柔软成形,呈黄褐色,婴 儿的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粪便的 颜色可因摄入的食物和药物的不同 而发生变化。
护理学基础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十五章 排泄护理
护理学基础
学习目标
1. 具有保护病人隐私的意识,在实施护理操作过程中 尊重病人,避免病人产生不适。
2. 掌握尿液的观察、粪便的观察。排尿异常、排便异 常的护理措施。
3.熟悉影响排尿、排便的因素。 4.熟练掌握女病人导尿、男病人导尿、导尿管留置、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 5. 学会膀胱冲洗、小量不保留灌肠、保留灌肠、肛管
针 灸 和 药 物
导 尿 术
健 康 教 育
四、导尿术
导尿术(catheterization)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 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技术。
【目的】
评估
计划 【操作程序】 实施
【注意事项】 评价
四、导尿术
(一)男女病人导尿术
【目的】
1.为尿潴留病人引流出尿液,以减轻痛苦。 2.协助临床诊断,如留取尿培养标本,测量膀胱容量、
五、膀胱冲洗
3.实施
【操作程序】
❖ 核对解释 ❖ 安置卧位 ❖ 接管连接 ❖ 调节滴速 ❖ 反复冲洗 ❖ 观察反应 ❖ 冲洗完毕 ❖ 整理记录
五、膀胱冲洗
4.评价
【操作程序】
❖ (1) 操作方法和步骤正确、熟练,引流通 畅。
❖ (2)无菌观念和爱伤意识强,全过程无 污染,病人隐私得到保护。
❖ (3)沟通有效,病人配合主动。 ❖ (4)膀胱炎等症状减轻。
(二)留置导尿管术
【注意事项】
1.保持引流通畅 引流管应放置妥当,避免扭曲、受压、 堵塞等造成引流不畅。
2.防止逆行感染 保持尿道口清洁、干燥,每日用消毒液 棉球消毒尿道口和外阴1~2次。每日更换引流管及集 尿袋,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及时放出集尿袋内尿液 并记录,倾倒时不可将引流管末端抬高(须低于耻骨 联合)。
四、导尿术
【注意事项】
5.为女病人导尿时,若导尿管误入阴道,必须更换导尿 管后重新插入。老年女性尿道口回缩,插管时应仔细 观察、辨认,避免误入阴道。
6.对膀胱高度膨胀且又极度虚弱的病人,首次放尿量不 得超过1000ml。因大量放尿可导致腹腔内压力突然降 低,大量血液滞留在腹腔血管内,引起病人血压突然 下降产生虚脱;还可使膀胱内压突然降低,引起膀胱 黏膜急剧充血而发生血尿。
五、膀胱冲洗
1.评估
【操作程序】
❖ (1)病人的病情、意识状态、排尿情况 及尿液性质。
❖ (2)病人的心理状态、自理能力、对膀 胱冲洗的合作程度。
五、膀胱冲洗
【操作程序】
2.计划
(1)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病人准备 病人和家属知道膀胱冲洗的目的及安全性。 (3)用物准备 ①开放式膀胱冲洗术。 ②密闭式膀胱冲洗术 (4)环境准备 清洁、调节室温、酌情关闭门窗、遮挡病人。
(二)异常尿液的观察
3.透明度
尿中有脓细胞、红细胞和大量上皮细胞、管型时 新鲜尿既为浑浊状。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等病人。
4.比重 5.气味
如尿比重经常为1.010左右,提示肾功能严 重障碍。
泌尿道感染时,新鲜尿液有氨臭味;糖尿 病酮症酸中毒时,尿液呈烂苹果味。
二、影响排尿的因素
(一)年龄和性别 (二)饮食与气候 (三)治疗与检查 (四)疾病 (五)排尿习惯 (六)心理因素
五、膀胱冲洗
【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无菌操作技术,防止导尿管和引流管接头污染。 2.冲洗过程要密切观察,若流出量少于灌入的液体量,应考虑
是否有血块或脓液堵塞,可增加冲洗次数或更换导尿管;冲 洗时,若患者感到剧痛、不适或引流管中有鲜血时,应停止 冲洗,及时与医生联系、给予处理。 3.“Y”形管应低于耻骨联合,以便引流彻底。若需持续冲洗, 冲洗管和引流管24小时更换一次。 4.任何冲洗液在不用时应冷藏,超过24小时则应丢弃。 5.注入药物时,药物必须在膀胱内保留30分钟后再引流。
24h尿量少于100ml。常见于严重的心、肾 疾病和休克等病人。

膀胱刺 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每次尿量减少
激征 。常见于膀胱及尿道感染。
一、尿液的观察
(二)异常尿液的观察
2.颜色 (1)血尿 (2)血红蛋白尿 (3)胆红素尿 (4)脓尿 (5)乳糜尿
血尿
乳糜 尿
胆红素尿
血红蛋白尿
一、尿液的观察
四、导尿术
(二)留置导尿管术
【注意事项】
3.防止导尿管脱落 病人离床活动时,导尿管和集尿袋应 妥善安置。
4.健康教育 ①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留置导尿管的目的和护 理方法,使其认识到预防泌尿道感染的重要性。②鼓 励病人勤翻身、多饮水,避免感染与结石,发现尿液 浑浊、结晶或有沉淀时,及时送检并进行膀胱冲洗。 ③训练膀胱反射功能,教会病人和家属在拔管前采用 间歇性引流方式(每3~4小时松开一次导尿管),使 膀胱定时充盈排空,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一)男女病人导尿术
3.实施
【操作程序】
(1) (2) (3)
女病人导尿术 男病人导尿术 留置导尿管术
四、导尿术
【操作程序】
3.实施
1.女病人导尿术
女性尿道特点:
短、粗、直,长约3~ 5cm,且富扩张性,尿道 外口位于阴蒂下方,阴道 口的上方,呈矢状裂。
四、导尿术
3.实施
【操作程序】
1.女病人导尿术
3.实施
【操作程序】
❖ 行导尿术: 同男女病人 导尿术
❖ 固定导尿管
❖ 气囊固定
四、导尿术
(二)留置导尿管术
4.评价
【操作程序】
❖(1)操作方法和步骤正确、熟练,全过程 无污染。
❖(2)无菌观念和爱伤意识强,保护自尊。 ❖(3)健康教育有效,导尿管留置后,护理 措施及时、有效,无并发症发生。
四、导尿术
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约1000~2 000ml,平均约1500ml;一般日 间排尿3~5次,夜间排尿0~1次, 每次尿量约200~400ml
2.颜色、透明度
新鲜尿液呈淡黄色、澄清、透明, 静置后因磷酸盐析出沉淀而呈浑 浊状。
一、尿液的观察
(一)正常尿液的观察 3.比重、酸碱性
尿比重波动在1.015~1.025之间, PH值5~7,平均为6,呈弱酸性。
为昏迷、瘫痪等尿失禁病人或会阴部有伤口的病人留置导尿 管,以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干燥。
(5) 为尿失禁病人进行膀胱功能训练。
四、导尿术
(二)留置导尿管术
1.评估
【操作程序】
❖ (1)病人的年龄、性别、病情、 保留导尿管的目的、心理反应、 合作程度。
❖ (2)观察尿道口解剖位置及会阴 部皮肤黏膜情况。
四、导尿术
(一)男女病人导尿术
2.计划
【操作程序】
(1)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病人准备 (3)用物准备
使病人和家属清楚导尿的目的,能自理者让其自行 冲洗会阴,不能自理者护士给予协助。
(1)无菌导尿包 (2)消毒用物 (3)其它
(4)环境准备 清洁、调节室温、酌情关闭门窗、屏风遮挡。
四、导尿术
压力,检查残余尿,行尿道或膀胱造影。 3.为膀胱肿瘤的病人进行膀胱内化疗。
四、导尿术
(一)男女病人导尿术
1.评估
【操作程序】
❖ (1)病人的病情、心理反应、合 作程度以及理解导尿的目的。
❖ (2)排尿状态、腹部触诊了解膀 胱的充盈度。
❖ (3)观察尿道口解剖位置、会阴 部皮肤黏膜情况。
四、导尿术
(二)留置导尿管术
2.计划
【操作程序】
(1)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病人和家属知道导尿管留置的目的及安全性,能 (2)病人准备 自理者嘱其自行冲洗会阴,不能自理者护士给予
协助。
(3)用物准备 同导尿术
(4)环境准备
环境准备:清洁、调节室温、酌情关闭门窗、遮 挡病人。
四、导尿术
(二)留置导尿管术
四、导尿术
(二)留置导尿管术
是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出尿液的方法。
四、导尿术
【目的】
(二)留置导尿管术
(1) (2) (3) (4)
抢救休克、危重病人时准确记录尿量,测量尿比重,以密切 观察病情变化。
为盆腔器官手术前的病人引流尿液,以排空膀胱,避免术中 误伤
为某些泌尿系统手术后的病人留置导尿管,便于持续引流和 冲洗;并可减轻手术切口的张力,以利于愈合。
难点
❖ 女病人导尿术 ❖ 留置导尿术 ❖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 ❖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本章内容
❖第一节 排尿护理 ❖第二节 排便护理 ❖第三节 排气护理
第十六章 药第物一疗节法 排尿护理
一、尿液的观察 二、影响排尿的因素 三、排尿异常的护理 四、导尿术
一、尿液的观察
(一)正常尿液的观察 1.尿量与次数
课后小结
1.对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如何防止尿路逆行感染? 2.如何对病人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和盆底肌锻炼的
健康教育? 3.膀胱冲洗时,药物应在膀胱内保留多长时间?
思考题
王奶奶,68岁,平时体弱多病,因急性阑尾炎而行阑尾切除术。术 后8小时未排尿,主诉下腹胀痛难忍,有尿意但排尿困难。查体:耻骨 联合上膨隆,可触及囊性包块。 ❖ (1)该病人发生了什么情况? ❖ (2)应该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 (3)如果行导尿术,第一次放尿量应不超过多少毫升?为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