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60分。
)1.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严刑峻法D.以弱胜强2.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主任朱成虎少将说:“历经战争苦难的五千年中华文明,孕育出中国军事外交的核心理念——‘非攻兼爱’。
”提出“非攻兼爱”这一思想的是( )A.墨子B.老子C.孔子D.荀子3.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下列属于老子思想的有( )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②“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③“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故曰:‘世异则事异’。
”这段话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学说B.墨子的“兼爱”思想C.非子的变法革新主D.庄子的“齐物”观点5.《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这表明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6.在评论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人之初,性本善B.“民贵君轻”,“仁政”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7.西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至汉武帝时“非遇水旱,则民家给人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而不可食。
”上述经济状况的变化为下列哪种思想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A.墨家学说B.黄老之学C.法家学说D.大一统思想8.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五个可爱的福娃,他们分别代表了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
在古代,将阴阳五行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思想家是(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9.汉武帝统治时期,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这一思想主提出的根本目的是( )A.否定先时的思想文化成就B.扼制各种学术思想自由发展C.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D.进一步提升儒学的政治地位10.“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
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
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11.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 )A.“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2.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
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
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B.体现了儒家思想开始脱离了社会实际C.一定程度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推动哲学发展13.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顾炎武的“经世致用”D.王阳明的“心学”14.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
这个新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C.从天人感应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15.电视剧《潜伏》使“潜伏”一度成为流行词,而真正说出潜伏真谛的是克农:“在特殊的环境下,什么都可以灵活应变,但是信仰绝不能变。
”南宋的文天祥即是如此,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黄老之学B.佛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16.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提倡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是A.经世致用B.工商皆本C.科学D.重农抑商17.孟子主“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君权神授”,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三种主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B.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三种主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三种主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18.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有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
”作者认为他们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A.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C.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19.“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这段材料阐述的哲学观点是A.知识即美德B.人是万物的尺度C.认识你自己D.人人生而平等20.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A.思想B.无神论思想C.科学思想D.人文主义思想二.非选择题(21题26分,22题14分。
)21.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孔子说:“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产生。
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根本吧!”材料二汉武帝即位后,他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
这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
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从此,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材料三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
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四2011年4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肯尼亚视察罗毕大学孔子学院,并向该学院赠送孔子像。
目前,海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建立众多孔子学院,孔子的思想学说日益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关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2分)当时的统治阶级没有接受了其政治思想,为什么?(3分)(2)根据材料二回答,儒家思想的地位在汉武帝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何积极意义?(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明理学的代表人有哪些?(5分)它对中华民族性格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4)据上述材料回答,孔子学说在当代社会有何价值?(2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二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
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材料三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贽《焚书》(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2分),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2分)(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贽的思想主,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6分)(2)(3)(4)22.(1)(2)(3)21.不符合当时社会由分裂到统一的发展趋势;不适合统治者加强君权的愿望;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中央政府。
(2)儒学取得了独尊的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社会秩序。
(3)程颢、程颐、朱熹等;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具有历史使命感。
(4)今天我们倡导建立和谐社会,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孔子仁的学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都有积极作用。
22.(1)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大一统。
适应国家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2)主:“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或写宣扬封建纲常、封建道德规)。
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合理性。
(3)强调人的正当私欲,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