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理论讲义

心理理论讲义

重点、难点(结合冰山图)讲解
通过案例的分析一方面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为后面的心理治疗的章节做铺垫
每一时期结合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作为对比
对释梦理论的评价,通过讨论的形式得出
(补充)针对释梦理论科学分析梦的真正含义
案例引出概念及心理防御机制的实质
心理防御机制种类很多,时间关系重点介绍以下几种
提问:哪位同学能举一个合理化的例子
重点: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难点: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潜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
多媒体
新内容
新知识
思想教育内容
通过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讲解迷信行为的发生原因,为破除迷信行为做理论铺垫
双语内容
精神分析理论(Psychoanalysis)、经典条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ed reflex)、操作性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ed reflex)、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
孩子的不良行为,不给予关注打骂
赞扬
正强化消极行为消极刺激的增加
考不好,挨打厌恶疗法:电击,治疗酒依赖
5、对迷信行为的解释
四、交互抑制和系统脱敏
焦虑抑制了进食
五、内脏学习理论
生物反馈、神经性呕吐
六、社会学习理论
1、特点
2、观察学习
3、替代强化
4、理论总结
七、述评
研究对象:儿童、动物,机械唯物主义
第三节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
讨论、提问
1学时
导课,通过与精神分析理论比较得出。
补充内容,便于学生理解该理论内容
通过巴甫洛夫的介绍自然引出他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由生活中的例子讲心理理论,让同学也在生活中发现一些心理学现象。
思想教育:
破除迷信思想
0.5学时
简述
0.5学时
简述
教学小结
(经验教训、学生反映、改进意见等)
3.行为主义心理学:心理学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
4.格式塔心理学:在知觉的层次研究人如何认识事物。
5.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研究:无意识现象。
6.人本主义心理学:注重人的独特性,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
7.认知心理学:研究在获取知识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
我国医学心理学的发展:
第一节精神分析理论(Psychoanalysis)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精神分析理论的介绍
(一)、潜意识理论
1、潜意识
2、前意识
3、意识
(二)、人格结构理论
1、本我:快乐原则,原是本能能量
2、自我:现实原则,能量来自本我
3、超我:至善原则,自我理想、良心
案例:社交恐怖症
三、性心理学说
泛性论性欲始于生命初期
性功能是整个身体的功能
力比多——性力
心理发展学说,性心理学说
要求自学内容
心理生理学理论
参考资料
《西方心理学史》唐緎北京大学出版社
复习题或要点
精神分析理论、行为学习理论的理论要点
教学进程
提问、演示、重点、难ຫໍສະໝຸດ 、教具、时间分配、教法等第二章医学心理学理论基础
心理理论回顾:
现代西方心理学派简介
1.构造主义: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
教案(课时计划)
课题
第二章心理理论
授课时间
周次
3
2005年9月6日
课次
3
学时
4
教学大纲要求(教学目的)
掌握:掌握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理论的观点及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发射的区别
熟悉:熟悉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
了解:心理理论的回顾;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S1R S2
1、桑代克的学习理论
2、斯金纳
主要研究个体在有限度的自由活动环境中,如何在已有的反应中学习到正确的行为,去达到某种目的。
3、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区别
4、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类型
正强化积极行为积极刺激的增加
驯兽表演、强化物、代币制
负强化积极行为消极刺激的减少
经常喝酒的父亲,
消退消极行为积极刺激的减少
非条件反射
1、条件反射的概念
2、条件反射的特点
泛化
消退
3、人类不良行为的形成
二、华生的学习理论
1、试验:小白鼠走迷宫学习
S——R人和动物的行为
都是学习的结果
恐惧性条件反射
2、反射运动的两条规律
频因律
近因律
3、环境决定论者
三、操作性条件(Operant conditioned reflex)反射
“妈妈我想你了”。引出:
4)转移(displacement):“迁怒”
5)升华:“孔子厄而著《春秋》,司马迁腐而《史记》出”。
6)幽默(humor):
(六)、精神病理学说
(七)、理论述评
第二节行为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的特点是在心理学内不谈意识和主观体验,强调S-R,应用客观观察法。
行为的概念:广义
狭义
学习:刺激反应
学习(中间环节)
1、口腔期:0~1岁,快乐的满足来自于口腔的吸吮
“口腔性格者”
2、肛门期:1~3岁,排泄、控制大小便
3、性器期:3~6岁,性器官,男孩女孩已有性别意识。
认同的三个含义模仿
嫉妒
喜爱
“恋父情节”的例子
恋母仇父情结的神话
发展不良,男孩性变态,女孩生活不检点
4、潜伏期:7~青春期
5、两性期:青春期~
(四)、释梦理论
一、马斯洛
本能论
自我实现论
二、罗杰斯“自我论”
条件关注“我还委屈”
需要无条件关注女生对自己过分自责——赏识教育,
大学生上课做手工,鼓励
询者中心理论:为孩子来咨询,‘非指示疗法’
三、述评
第四节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
一、艾里斯的观点
二、贝克的观点
0.5学时
1、5学时
通过背景知识的介绍,便于理解弗洛伊德所建立的庞大的、深奥的理论体系
2)近期发生的事——日有所思、也有所梦
3)童年或早期经验的影响
4)来自身体方面的影响
(五)、心理防御机制
案例:急性应激反应:隔离、转换
1、概念
2、种类
1)潜抑(repression)作用:例子:一位女性,与丈夫的感情不好的原因。
2)否认(denial):比如:失去亲人的病人
二者的区别
3)合理化(reasonalization)
补充:行为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首先,行为主义的产生是当时美国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需要。
其次,行为主义是美国政治生活中的进步主义运动的产物。
一、经典条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ed reflex)理论
巴甫洛夫简介
“巴氏小胃”,带神经支配,经历了20次手术才成功
“假饲”
非条件刺激
条件刺激
1、梦的作用:对潜意识欲望的表达
2、释梦理论:是去挖掘寻求梦中隐匿的意义。
显梦:醒来后还能回忆的梦境,是隐梦的一种伪装形式,
具有象征意义
隐梦:梦境深处不为当事人所了解的部分
3、梦的内容的变化
简缩
转移
象征:女研究生的例子
再修正
4、对释梦理论的评价:以偏概全;梦的多元性
5、梦的来源
1)梦是潜意识中欲望冲突的表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