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讲城构成要素及用地规划

第5讲城构成要素及用地规划

/(单位面积荷重*仓库面积利用率)
第五讲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城市道路交通的分类与构成
城市交通是一个系统
? 城市交通不等同于城市道路,它有三个 子系统 。
? 城市运输系统 ? 城市道路系统 ? 城市交通管理系统
城市交通对城市的影响
? 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 决定城市的规模 ? 影响城市的空间布局和空间发展方向
的联系。
?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基本要求
? 道路需与毗邻用地的性质协调、用地规划中要考虑交通的平 衡。
? 作为城市结构的骨架:
? 作为城市景观的骨架。
?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集中是为了提高效率,分散就是增强选 择性。
? 要满足道路网密度和面积率的要求;
– 道路网密度=城市道路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5-8km/km2) – 干道网密度=城市干道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2.5-4km/km2,中心区5-6,
? 行车道宽度:3.5米,快速路3.75-4米 ? 限高
– 普通汽车、铰接车4.5米,无轨电车5米,有轨电车5.5米 – 自行车、人行道2.5米,其它非机动车3.5米。
– 城市公交系统枢钮场站设施分布和用地 – 各种交通方式的运量和运输能力及枢钮系统的布置和用地 – 交通网络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估,交通项目的分期建设排序
第二节 城市对外交通设施规划
? 铁路 –铁路枢钮:在铁路网的交叉点或铁路网尽端,由几个协同 作业的专业车站与线路组成的整体 –用地要求:最大纵坡 1.5-2.5‰ –客运站:接近市区,中小城市可位于市区边缘,与中心区 距离 2-3Km 2 –货运站:市区人口 50万以下可设 1-2个,50-100 万设2-3 个,100-150万设3-5个,200万人以上可设 5个以上 –编组站:一般在市区以外,用地 1.5-5Km 2,用地长度 36Km。 –工业站:靠近大量货流出入口,与编组站有便捷的联系, 与工业企业接线合理,有利于和其它运输方式衔接 –港湾站:一般位于铁路线与港口线路接轨地点,靠近作业 区,避免对城市交通的干扰。
2.仓库用地在城市中的位置
? 1)仓库用地布置的一般原则 ? 用地的一般技术要求 :地势较高,地形平坦,有
一定坡度,利于排水; ? 地下水不宜太高 ? 较高的地基承载力 ? 有利于交通运输 ? 有利建设与经营使用:同类仓库集中布置, ? 有足够用地 ? 沿河布置必须留出岸线(照顾市民生活、游憩
的需要) ? 注意城市环境保护与城市安全
第五讲 城市的组成要素及其 用地规划
城市的组成要素(物质要素)
1)生产性设施:工业、交通运输、仓储
2)生活性设施:居住、公共设施、园林绿地
3)市政公用性设施:道路、给水、排水、供 电、供气、通讯、环保、防灾
城市用地分类
一、城市工业用地及其规划
1 类型
一、城市工业用地及其规划
2 选址条件
工业用地规模:人均10-25㎡ ,比例15-25%
3.仓库用地规模
1)影响仓库用地规模的因素:城市规模与 战略\城市储藏货物的特点\经济发展水平
2)仓库用地规模的估算
近远期仓库货物吞吐量(t) 仓容吨位=年吞吐量/年周转次数 仓库用地面积=(仓容吨位*进仓系数)/
(单位面积荷重*仓库面积利用率*层数*建筑密度) 堆场用地面积=[仓容吨位*(1-进仓系数)]
第一节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任务
? 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 城市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 – 城市交通结构和方式 – 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客货运输设
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 – 实施规划的技术经济措施,交通发展政策
? 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
– 道路交通网络结构,红线、断面、交叉口类型、用地范围、 停车场、桥梁渡口位置及范围
2.城市工业用地布置的基本形式
2.2 工业用地与城市总体布局的关系
2.城市工业用地布置的基本形式
2.1 布局原则
二、仓储用地(物流用地)
1.仓库的分类
1)从卫生安全角度分类 ? 一般性综合仓库 ? 特种仓库 2)从城市使用的角度分类 ? 储备仓库 ? 转运仓库 ? 供应仓库 ? 收购仓库
? 公路
– 公路线与城市的联接
? 以城市为目的地的到达交通,线路直通市区,与 城市干道直接衔接;
? 过境交通 ? 联系市郊各区的交通
? 航空港
– 用地规模
? 小型地方支线机场50-100hm2 ? 中型地方支线机场70-200hm2 ? 大型干线机场或国际机场270-700hm2
– 位置
2)仓库在城市中的布局
? 一般的,布置在城市的边缘,靠近对外 交通便捷,便于集散运输的位置。
? 储备仓库:郊区、远郊水陆交通条件方 便、有专用线路的独立地段
? 转运仓库:城市边缘或郊区,与铁路、 港口等对外交通设备密结合。
? 收购仓库:设在货源来向的郊区入城道 口或水运必经的入口处。
? 供应性仓库或一般性仓库:接近其供应 地区,具有方便的市内交通运输条件
? 城市道路的分类、分级
– 快速路: – 主干路:联系城市中主要的工矿企业、主要交通枢
钮和全市 性公共场所,红线宽度25-40米; – 次干路:主干道之间的辅助交通路线,25-40米 – 支路:街坊之间的联系道路,12-15米 – 生活性道路:解决城市各分区内部生产生活需要 – 交通性:解决各分区之间以及城市与对外交通枢钮
? 净空限制要求
? 噪声:
– 城市建设地区尽量避免布置在机场跑道轴线方向,居住区边 缘与跑道侧面距离最好5Km以上
– 沿主导风向两侧,跑道轴线方向与城市区平行或与城市边缘 相切。
第三节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 城市内部道路交通的特点:
? 根据运输对象分为客运系统和货运系统; ? 流动路线和流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性强; ? 交通工具不同,对道路子系统的要求也不同 ? 人流\车流的交叉组织是道路子系统规划的重点; ? 静态系统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区4,边缘3) – 道路网面积率:曼哈顿35%,华盛顿43%,伦敦23%,北京、巴黎25%
? 要便于交通分流
? 便于交通组织与管理(交叉口道路不超过5条,交角(60-120) ? 与对外交通设施的联系
? 满足城市环境要求
? 道路断面及道路宽度、净空要求 ? 断面
– 一块板 – 两块板 – 三块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