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精选)城市的组成要素及其用地规划
(精选)城市的组成要素及其用地规划
10
三、城市对外交通体系的规划布局
1.对外交通体系布局的基本原则 1)合理组织城市对外交通综合运输 2)尽量满足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自身的技术
经济要求 3)尽量减少对城市交通、环境等方面的干
扰,尽量为城市的生产与生活创造便利 条件 4)留有发展的余地 5)旧城改建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原有设备, 节约用地和投资
7
2.仓库用地在城市中的位置
• 1)仓库用地布置的一般原则 • 用地的一般技术要求 • 有利于交通运输 • 有利建设 • 有足够用地 • 沿河布置必须留出岸线(照顾市民生活、
游憩的需要) • 注意城市环境保护与城市安全
8
2)仓库在城市中的布局
• 一般的,布置在城市的边缘,靠近对外 交通便捷,便于集散运输的位置。
5
4.工业用地布局对城市用地形态的影响 1)工业地带(城市集聚区) 2)组合城市(母城+工业卫星城镇) 3)多功能综合区和带形城市 4)旧城工业布局调整
6
二、仓储用地(物流用地)
1.仓库的分类
1)从城市的卫生安全角度,仓库可按储存货物的 性质及设备特征分类
• 一般性综合仓库 • 特种仓库 2)从城市使用的角度,可按仓库的职能分类 • 储备仓库 • 转运仓库 • 供应仓库 • 收购仓库
• 储备仓库:郊区、远郊水陆交通条件方 便、有专用线路的独立地段
• 转运仓库:城市边缘或郊区,与铁路、 港口等对外交通设备紧密结合。
• 收购仓库:设在货源来向的郊区入城道 口或水运必经的入口处。
• 供应性仓库或一般性仓库:接近其供应 地区,具有方便的市内交通运输条件
9
3.仓库用地规模 估算
3.居住用地的规划布置 1)居住用地的选择
2)居住用地的分布
3)居住用地的组织与规模 • 居住用地组织的原则 • 居住用地的基本构成单元(邻里单位)
15
• 居住用地的组织结构与规模 /一般,
居住小区—居住区 两级结构 /在大城市,
住宅组团—居住小区—居住区 三级结构 居住小区—居住区—居住地区 三级结构
• 人均用地指标:18.0-28.0平方米/人,大 中城市不得低于16.0平方米/人
• 居住用地指标的计算 人均居住用地面积(平方米/人)= 居住面积定额(平方米/人)/[建筑密度
(%) X 层数 X 平面系数(%)] • 平面系数(%)指居住面积与建筑面积之
比(楼房0.5—0.6,平房0.6—0.7) 14
求
2.城市公共设施用地指标
18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第七章 城市的组成要素及其 用地规划
1
城市的组成要素(物质要素)
1)生产性设施:工业、交通运输、仓储 2)生活性设施:居住、公共设施、园林绿地 3)市政公用性设施:道路、给水、排水、供
电、供气、通讯、环保、防灾
2
一、城市工业用地及其规划
1.城市工业用地布置的基本要求 • 用地条件 • 供水条件 • 供电(能源)条件 • 交通运输条件 • 环境保护条件 • 生产协作条件 • 工业区与居住区的位置条件
11
2.铁路运输场站及枢纽在城市中的位置 3.水运港口在城市中的布置 4.航空运输与城市布局 5.公路运输与城市布局 • 公路与城市的关系
12
四、居住用地的规划布局
1.居住用地的组成与分类 1)组成: • 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
绿地 • 2)分类:四类
13
2.用地指标
• 城市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2032%(通常、大城市偏低、小城市偏高)
16
• 我国城市居住用地分级控制规模
分项 户
人口
组团 300-800 1000-3000
分级
小区
居住区
2000-3500 10000-15000
7000-13000 30000-50000
17
五、城市公共设施用地的规划布置
1.布局的基本要求 1)分级成套布局(市、区、街区) 2)合理的服务半径 3)考虑各种公共建筑的特点及其自身的要
3
2.城市工业用地布置的基本形式 • 布置在城市内和居住区内的工业 • 布置在城市边缘的工业区 • 布置在远离城市和与城市保持一定距离的
工业点 • 工业卫星城镇(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等)
4
3.工业用地布局与城市的关系 1)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位置关系 • 平行 • 垂直 • 混合 2)工业用地布局与居住用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