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山东省实验中学级第三次诊断性测试

最新山东省实验中学级第三次诊断性测试

山东省实验中学级第三次诊断性测试山东省实验中学2008级第三次诊断性测试 2011山东省实验中学2008级第三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2011.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0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并根据要求涂黑相应内容。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3.第II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4.第II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㈠㈡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5.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和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脑壳/金蝉脱壳蹊跷/别开蹊径出塞/敷衍塞责藤蔓/顺蔓摸瓜B.轧帐/暗中倾轧龟裂/龟玉毁椟血肉/碧血丹心隽秀/含义隽永C.湖泊/漂泊无定禅让/参禅悟道扁平/一叶扁舟呱唧/呱呱坠地D.婢女/无裨于事尧舜/跪地求饶疑窦/买椟还珠猝死/人文荟萃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涅盘笑眯眯神采奕奕犄角之势B.班配啦啦队寻章摘句山青水秀C.陨石毛坯房难辞其咎轻歌曼舞D.倾泻笔杆子班师回朝不记前嫌3.下列句子的横线上依次所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医学专家说,肥胖是一种臃肿的体态,更是一种病态,它能导致糖尿病、高血压和癌症等诸多疾病,还会使人产生自卑心理。

②2010书香中国,以"今天,你读了吗"为口号倡导大众阅读,讲述中国人的阅读故事,通过各个层面中国人今天的阅读风貌。

③中国冰壶队要想在温哥华夺取第一枚冬奥会金牌,成为中国体育史上第一支夺取冬奥会集体项目金牌的队伍,真的很难。

A.不止显示从而B.不只展示从而C.不止展示进而D.不只显示进而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才疏学浅而好高骛远,急功近利而当仁不让,还有慵懒、怯弱、自满自足、自以为是…这些人性的弱点,我们都必须加以克服。

B.一些重大玩忽职守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惨剧,其后果惊世骇俗,教训十分惨痛。

C.俗话说得好:知错就改不算错,犯而不校错中错。

我是你的朋友,你做错了事可以对我说,让藏在心灵深处的心事,也出来晒晒太阳。

D.美国作家欧·亨利具有超群的才华和丰富的想象力,其小说的结尾往往别出心裁,匪夷所思。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2011年元旦到来之际,胡锦涛冒着严寒,在北京市实地考察保障和改善民生,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年的祝福。

B.2010年11月16日,中国申报的项目"中医针灸"正式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C.上海"11·15"高层住宅火灾是过去15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据说此次灾难的直接原因是由无证电焊工违规操作引起。

D.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老人生活的赡养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出现了大量的"空巢"家庭。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世博会,倾听人类文明进步的足音每届世博会都留给我们非凡的惊喜。

翻阅l50多年的世博史,犹如品读一部经济史、文化史、科技史,人类文明进步的足音清晰传来…150多年来,美国曾先后l3次举办世博会。

"举办世博会的过程,几乎就是美国实现工业化并成为世界强国的过程。

"上海世博美国馆副总代表俞天睦表示,"l893年芝加哥世博会被认为是'改变了美国的一届世博会',美国从此走上了世界强国路。

"而1933年的芝加哥世博会对于世界经济来说,也具有历史意义,它被称为一届"希望的盛会"。

从福特、克莱斯勒等灵活的筹资参展方式,到中国、捷克斯洛伐克众多国家争设独立展馆,无一不显示出"越是艰难时刻,越显合作珍贵"。

回望历史,俞天睦感慨地说:"l876年的费城世博会,正是美国建国l00周年,那是世博会第一次在欧洲之外举办。

当时美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而今,世博在发展中国家举办,无疑对未来发展具有历史意义。

"作为世博会的发源地,英国用一朵盛开的蒲公英,向世界诉说一个老工业国对未来、自然、城市的探寻。

1851年的伦敦世博会曾给世界带来太多震撼,人们在"水晶宫"里目瞪口呆地看着各种机器和工业品:高效的农业机械、印刷机械、自动链式精纺机、大功率蒸汽机…决定举办这一盛事的维多利亚女王在日记中按捺不住骄傲和自豪:"每个人会热爱这一切…把地球上所有国家的工业联合了起来,确实让人感动,永远值得纪念。

"然而,陶醉于第一次世博会的人还远远不能想象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另一面。

严重污染的河流、日渐减少的绿色让人们从对机器的狂热中清醒,开始反思工业化的弊病。

"从对物的崇拜转向对人的关怀、从征服自然转向尊重自然、从追求增长转向推崇可持续发展",世博带给英国的不仅是工业的突飞猛进,更是一场思想与理念的变革。

1970年3月15日,世博会第一次来到亚洲,并且在日本大阪取得了空前成功。

欧美尖端技术以及时髦的生活方式的披露,让进入"小康"时代的日本国民大开眼界,其中展出的便携式传呼机、无线电话、视像电话、电动轿车、磁悬浮列车以及罐头饮料、快速食品,迅速商业化和普及化,风靡日本。

大阪世博会成功的举办成为日本国家现代化到来的标志。

上海世博会,是世博会首次在中国举办。

它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报名参加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为历届之最,志愿者人数最多,世博会园区面积最大…回望l59年的世博史,中国从"参与者"到成为"东道主",从一个侧面叙述了一个国家与世界的故事。

l894年春,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办世博会的主张;1910年,出版家张元济在参观同年的布鲁塞尔世博会后对中国简陋的展厅陈设、偏僻的展位深表痛心。

回国后,他"掌舵"的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量有关世博会的书籍。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世博梦想一步步走进现实:2002年,中国郑重申办世博会;经过几代中国人的努力,世博东道主之梦终于成真。

当充满中国元素的"东方之冠"中国馆拔地而起时,也将一个中国的富强梦嵌入了世博会新纪元的扉页。

当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中国这个古老而焕发生机的国度,我们坚信:中国在世博历史上将续写新的传奇!(摘自《光明日报》2010年4月21日,有删改)6.关于世博会的解说,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A.世博会起源于英国,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从世博会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类文明的进步。

B.世博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它既展现了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也包含着人类对思想与理念的变革。

C.世博会对每一个举办国来讲,都是一次难得的发展契机,举办国可以借此机会增强本国的实力。

D.世博会移至中国举办,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报名参加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最多,志愿者人数最多,园区面积最大,中国首次参加。

7.关于世博会对世界各国发展的影响,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13次世博会在美国的成功举办,对美国由发展中国家向世界强国迈进具有重要历史作用。

B.伦敦世博会带给英国的不仅是工业的突飞猛进,更是一场思想与理念的变革,它让人们从对机器的狂热中清醒,开始反思工业化的弊病。

C.1970年大阪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让日本国民进入了"小康"时代,它成为日本国家现代化到来的标志。

D.通过举办上海世博会,古老的中国将焕发出生机,并将逐步实现自己的富强之梦。

8.下列各项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1876的美国费城世博会启示我们,世博会在中国举办,无疑将对中国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B.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被称为一届"希望的盛会",它彰显了各国在艰难时刻合作精神的珍贵。

C.早期的中国人曾有过举办世博会的梦想,但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梦想才一步步走进现实。

D.1851年的伦敦世博会给世界带来了工业革命,l933年在芝加哥举办的世博会对当时的世界经济也具有历史意义。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张仪诳楚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于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

"楚王说而许之。

群臣皆贺,陈轸独吊。

王怒曰:"寡人不兴师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对曰:"不然。

以臣观之,商于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

齐、秦合则患必至矣!"王曰:"有说乎?"对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

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于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

是王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

两国之兵必俱至。

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

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

"王曰"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赐之。

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至秦。

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

楚王闻之,曰:"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士宋遗借宋之符,北骂齐王。

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

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

"使者怒,还报楚王。

楚王大怒,欲发兵而攻秦。

陈轸曰:"轸可发口言乎?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

今王已绝于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楚王不听,使屈匄帅师伐秦。

秦亦发兵使庶长章击之。

春,秦师与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屈匄及列侯、执珪七十余人,遂取汉中郡。

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

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

楚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

《孟子》论之曰: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

"(选自《资治通鉴》第三卷)9.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诚:如果B.君臣皆贺,陈轸独吊吊:悼念死者C.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来:使…到来D.楚人闻之,乃引兵归引:率领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B.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C.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久之,能以足音辨人11.下面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陈轸"远见卓识"与楚王"利令智昏"的一组是()A.群臣皆贺,陈轸独吊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B.以臣观之,商于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C.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D.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楚王不听,使屈匄帅师伐秦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秦国主动向楚示好,请求楚国与齐国绝交的提议,陈轸头脑冷静,洞察了其中的阴谋,力排众议,勇敢地向楚王陈述自己的意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