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TOF监测肌松效应在胸外伤开胸手术中的应用

TOF监测肌松效应在胸外伤开胸手术中的应用

TOF监测肌松效应在胸外伤开胸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运用TOF监测肌松效应在胸外伤开胸手术中的应用临床可行性和效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9月,ASAI~II级胸外伤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采用TOF监测肌松效应,B 组根据临床经验,手术医师感觉,如以上两条没有需要则在理论代谢时间到时追加肌松药。

结果B组患者肌松药使用量高于A组,复苏时间比A组长。

结论TOF监测肌松效应在胸外伤开胸手术中的应用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推广。

标签:TOF监测;肌松效应;胸外伤;手术
胸外伤开胸手术常需要完善的肌松,以满足手术操作的要求。

全身麻醉期间通过使用肌松剂使腹肌松弛,但大剂量应用肌松剂会增加残余肌松和术后肺部并发症等风险。

我们于2011年3月至2014年9月探讨全麻下,胸外伤开胸手术TOF(train of four)监测肌松程度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9月,ASAI~II级胸外伤开胸手术患者54例。

随机分为A、B组。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体重统计学无意义。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两组患者均密切监测心率、血压、SpO2,采用芬太尼(0.002mg/kg),丙泊酚(2mg/kg),顺式阿曲库铵(0.1mg/kg)诱导,术中维持丙泊酚血浆靶浓度
2.5μg/ml,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 5 ng/ml。

A组采用TOF监测肌松效应,术中TOF值为1时追加首次量的1/3,B组根据临床经验,手术医师感觉,如以上两条没有需要则在理论代谢时间到时追加首次量的1/3。

记录AB两组患者肌松药用量、手术患者复苏时间。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及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B组患者肌松药使用量和复苏时间与A组患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B组患者肌松药使用量高于A组,复苏时间比A组长。

讨论
TOF是监测肌松程度的有效指标[1],因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维持可提供有效的镇静和镇痛作用,与七氟醚麻醉相比对肌松药无明显影响[2],所以本研究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复合顺式阿曲库铵作为复合全麻用药。

胸外伤开胸手术对麻醉肌松水平要求高,常规麻醉方法下为了减少肌松残留的影响采用顺式阿曲库铵,顺式阿曲库铵主要是通过生理ph值及体温下发生的Hofmann清除,其代謝产物不具有神经阻滞作用。

但是胸外伤开胸手术患者往往由于疾病本身特点而影响生理ph值及体温,更有观点认为[3]:粗略的给予Hofmann代谢肌松药,对部分患者仍造成较大影响。

本研究中也发现在使用相同麻醉药的前提下,根据经验调整肌松药用量对患者复苏的影响还是明显的,TOF 监测减少了肌松药的用量,保证了手术需要的肌松环境,缩短了患者复苏的时间。

综上所述,TOF监测肌松效应在胸外伤开胸手术中的应用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Claudius C,Viby -Mogensen J.Acceleromyography for use in scientific and clinical practice: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vidence.Anesthesiology,2008,108:1117-1140.
[2]Vanacker BF,Vermeyen KM,Struys MM,et al.Reversal of rocuroniuminduced neuromuscular block with the novel drug sugammadex is equally effective under maintenance anesthesia with propofol or sevoflurane.Anesth Analg,2007,104:563-568.
[3]岳云等主译摩根临床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 200-2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