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灌肠禁忌症
胎膜已破、胎头未入盆、胎位异常、胎儿窘迫、有 阴道流血史、有剖宫产史、中重度妊高征、血压偏高、 内科合并征、经产妇宫口扩张 ﹥ 3cm ,初产妇宫口扩 张 5-6cm 、胎头较低,在短时间内分娩的、先兆早产、 会阴陈旧性Ⅲ裂伤。
肛查图
(二)第二产程 宫缩紧而强 排便感
胎头拨露
胎头着冠
胎 头 外 旋 转
LOA分娩机制
七、胎儿娩出:
胎头完成外旋转后,下压胎头,使前肩在耻骨弓下先娩出, 然后上托胎头,使后肩从会阴前缘娩出,随即胎儿肢体顺势娩出。
胎肩娩出
先兆临产
1.假临产 2.轻松感 3.见红 见红是分娩即将开始的一个比较可 靠的征象
临产的诊断
临产开始的标志: ①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 30秒或以上,间歇5~6分钟左右, ②伴随进行性子宫颈管消失 ③子宫颈口扩张 ④先露部下降
胎儿娩出
拨露:宫缩时抬头露出于阴道口,露出部分不断增大, 在宫缩间歇期,抬头又缩回阴道内 着冠: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宫缩间歇时胎头不再 回缩
第二产程的护理
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开3-4cm,送入产房
1. 2. 3. 4. 5.
安置体位 观察宫缩、胎心 指导屏气用力 会阴清洁消毒、铺巾 助产接生:会阴切开术
轻松感:又称胎儿下降感。随着胎先露部下降进入骨盆 入口,子宫底也随之下降。孕妇感到腹上部较前舒适, 进食量较前增多,呼吸较前轻快,同时可伴有尿频症状。 见红:大多数孕妇在临产前 24~48小时(少数一周), 因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该处的子宫壁剥离,毛细血管 破裂致少量出血并与宫颈管内的粘液栓混合,经阴道排 出,称见红。 它是分娩即将开始比较可靠的征象。若阴道流血量较多, 超出平时月经量,不应认为见红,而应该考虑妊娠晚期 出血,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
第三章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护理学院 廖雅婷
学习目标
1、掌握分娩期妇女各产程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2、熟悉决定分娩的因素、护理诊断及护理评价。 3、了解分娩机制。 4、能对产妇的产程进行整体护理。 5、对产妇充满关爱。
分娩delivery
妊娠 28 周以后,胎儿及其附属物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 程,称为分娩
第一产程的护理
(一)一般护理
1. 2. 3. 4.
入院护理,清洁备皮 饮食护理 二便护理 心理护理
(二)产程观察 1、宫缩:助产士将手掌放于产妇腹壁上观察,宫缩时 宫体部隆起变硬,间歇期松弛变软 持续时间、强度、规律性、间歇时间
2、胎心
利用四部触诊法找到听胎心音最清楚的地方 听胎心音 注意胎心音的正常值
“导乐”在产前会对待产的准妈妈进行自我介绍,并了解 产妇的心理状态,向产妇介绍分娩知识,及时告诉产妇分 娩进行到哪一步了,让产妇心中有数,看到希望。“导乐” 还会回答产妇和其家属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对产妇 进行生活护理(包括喂饭、擦汗等)。此外“导乐”还会 向产妇讲解分娩的生理过程,为产妇进行心理疏导,让她 对分娩树立信心,消除顾虑及恐惧,降低对疼痛的感觉。 同时“导乐”在产妇生产过程中指导产妇在阵痛宫缩时如 何深呼吸,或帮助产妇按摩子宫、腰骶部等,帮助产妇缓 解疼痛感。
儿
脑 积 水
胎 儿 畸 形
产妇的心理精神状态
妊娠和分娩是妇女一生中的两件大事,随着分娩的临近, 大多数产妇会担心自己能否顺利分娩。 英国产科医生Read提出:要自然分娩须先消除恐惧、 紧张与疼痛综合征。
“导乐”分娩
在产妇分娩的全过程中,由一位富有爱心,态度和蔼, 善解人意,精通妇产科知识的女性始终陪伴在她身边, 这位陪伴女性即为“导乐”。“导乐”在整个产程中给 分娩妈妈以持续的心理、生理及感情上的支持,帮助分 娩妈妈渡过生产难关。
(3)胎头下降:随着宫缩和宫颈的扩张,胎儿先露部也逐 渐下降。胎头下降程度是决定胎儿能否经阴道分娩的重要 观察指标。
通过肛查或阴道检查能准确判断胎头下降程度,能明确胎 头颅骨最低点的位置,同时能协助判断胎方位。
(4)胎膜破裂:简称破膜。当胎先露部下降衔接时,将羊 水阻断为前后两部,在胎先露部前面的羊水约 100ml ,称 前羊水。形成羊膜囊。宫缩时,前羊膜囊嵌入子宫颈管内, 有助于扩张宫口。随着宫缩逐渐增强,羊膜腔内压力逐渐 增高,当羊膜腔内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胎膜自然破裂。破 膜处多发生在宫口近开全时。
内旋转
胎头内旋转
LOA分娩机制 五、仰伸extention
胎头枕骨位于耻骨联合下缘,以耻骨弓为支点,使胎 头逐渐仰伸,胎头的顶、额、面相继娩出。此时,胎儿双肩 径沿左斜径进入骨盆入口。
胎 头
仰
伸
LOA分娩机制 六、复位及外旋转:
胎头娩出后,胎头顺时针(或向外)旋转45°即复位。 并继续向外旋转45°,使双肩径与出口前后径一致,即外旋 转。保持胎头与胎肩的垂直关系。
一般15秒内遍及整处宫体,
宫缩在宫底最强,向下后逐渐减
弱。
(二)子宫收缩
3、缩复作用
特点
子宫肌纤维每次收缩后 变短变粗,不能恢复至原来 的长度。 作用:使宫腔逐渐变小, 从而使胎儿先露逐渐下降, 宫颈管慢慢展平;产后子宫
复旧。
(二)腹肌 膈肌收缩力 (三)肛提肌收缩力
定义 分类
胎儿从母体自然娩出的通道。
活跃期指宫口开大3cm至宫口开全,约需4小时
3.胎头下降
4.胎膜破裂
时间宫口近开全或开
全时
意义前羊水囊破裂后,
先露下降压迫宫颈, 引起机械性刺激,反 射性增加宫缩,促进 产程进展。
前羊水囊
5、高兴、焦虑
高兴的是快要有自己的孩子 紧张的是担心目前的状况是否属于正常临产,孩子是否 正常,疼痛到底要有多重多长。宫缩时可因为疼痛而有 痛苦面容
臀先露 肩先露
枕先露
胎 心和 胎 位 的关系图
3、宫口扩张
内诊子宫颈口扩张度图
开1指 2cm 开2 指 3.5~4cm 开3 指 5.5~6cm 开 4 指 7 . 5 ~ 8 c m
肛诊:每隔4h查1次,1横指≈1.5cm
阴道检查
4、胎先露下降
绘制产程图
分期
潜伏期 活跃期
始
正式临产 宫口扩张3cm
临产的诊断
临产开始的标志为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 约30秒,间歇5~6分钟,同时伴有进行性宫颈管消失、 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用强镇静药物不能抑制宫缩。
产程分期 总产程:从规律宫缩至胎儿胎盘娩出。
产程分期
(一)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 从规律宫缩开始,到宫口 开全。初产妇约需11~12小时;经产妇约需6~8小时。 (二)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 从子宫颈口开全到胎儿娩 出。初产妇约需 1 ~2 小时,不超过2 小时。经产妇一般 数分钟,不超过1小时者。 (三)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 指从胎儿娩出后到胎盘娩 出。约需5~15分钟,通常不超过30分钟。
0.8~1cm 的子宫狭部至妊娠末 期被拉长至7~10cm
临产后软产道的变化图
软产道在临产后的变化
生理性缩复环: 子宫上下段的肌层厚薄不同,在两者之 间的子宫内面有一环状隆起,称为生理性缩 复环。
软产道
宫颈的变化
主要是宫颈管消失和宫口的 开大 初产妇多是宫颈管先消失, 宫口后扩张。 经产妇则宫颈管消失与宫口 扩张同时进行。
(二)子宫收缩
1、节律性
特点
临产后子宫肌肉节律、阵发性收缩,
并逐渐从弱至强,持续时间从短至长,间
歇时间从长至短。
30s(5-6min)→60s(1-2min) 收缩期 间歇期 收缩期 间歇期 收缩期
(二)子宫收缩
特点
2、对称性和极性
子宫收缩从两侧宫角处开始,
向中传导至宫底处后汇合,再向
下传导至宫颈处;
宫 颈 管 消 失 和 扩 张 步 骤
软产道
阴道、盆底的变化
随着胎先露的下降,阴道粘膜皱襞展平使腔道加宽。
会阴体由未孕时的5cm厚变成2-4mm薄的组织,以利胎儿 通过。但临床上分娩时要注意保护。
胎 儿 胎儿大小
胎头是胎体最大部分
胎头颅骨有: 两顶骨 两额骨 两颞骨及枕骨
胎头囟门
分娩机制
指胎儿先露部为了适应骨盆各平面的不
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转动, 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
以左枕前【LOA】为例LA分娩机制 一、衔接: 胎头双顶径进
入骨盆入口平面,颅骨最低点接 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衔接。 以枕额径衔接。 初产妇多在预产期前1-2周内衔 接,经产妇分娩开始后衔接。
妊12周
早期流产 晚期流产
妊28周
妊37周
妊42周
早产
足月产
过期产
3个月
7个月
9个半月
10个半月
影响分娩的因素
产力
产道
胎儿 产妇的精神心理状态
定义:将胎儿及其辅助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
分类
主力 辅力
子宫收缩,简称宫缩
腹肌和膈肌收缩力 第二产程时,先露下降压迫骨 盆底及直肠,反射性引起肌肉的收缩,导致出现排 便感及屏气。 肛提肌收缩 宫口开全后,帮助完成分娩机转的诸 动作以及胎盘的娩出。
二、第一产程妇女的护理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评估 3.心理-社会支持情况 4.辅助检查
身体评估
(1)规律宫缩:产程开始时,出现伴有疼痛的子宫收缩, 习称“阵痛”。开始时宫缩持续时间较短(约30秒)且弱, 间歇期较长( 5~6 分钟)。随着产程进展,宫缩持续时间 逐渐延长(50~60秒)且强度不断增加,间歇期渐短 (2~3分钟)。当宫口近开全时,宫缩持续时间可长达1分 钟或以上,间歇期仅1~2分钟。 (2)宫口扩张:宫口扩张是临产后规律宫缩的结果,通过 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