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学教育研究方法ppt第十章 研究数据统计分析
小学教育研究方法ppt第十章 研究数据统计分析
录
Contents
01 常用统计学概念 02 常用统计学方法
学习目标
运用自己的语言解释 随机变量、概率、集 中量数、差异量数与 正态分布
在SPSS软件中运用多 种方法整理原始数据
确定变量类型,将数 据录入SPSS软件中
运用相关分析、差异 分析和回归分析处理 数据
第一节
常用统计学概念
不同类型的随机变量所使用的统计方法也不相同。
二、 概率
概率是与频数、频率有关的一个统计学概念。概率是对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
三、 统计量与参数
统计量是指根据观察或实验所获得的数据计算出来的一些量数,用于描述样本数据的基本情况。 参数又叫总体参数,是描述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一)集中 量数
• 1、平均数 • 2、中数 • 3、众数
(二)差异 量数
• 方差 • 标准差 • 标准分数
四、 正态分布
概率分布是指随机变量数据的概率分布情况。总体内所有个体数据的频数结构叫作总体分布,所取样本在总体 中的频数分布结构叫作样本分布。连续变量的概率分布被称为连续分布,教育统计中最常用的连续变量分布为正态 分布;离散变量的概率分布被称为离散分布,教育统计中最常用的离散分布为二项分布。样本统计量的概率分布被 称为抽样分布。
教育学和心理学中大量的现象都是正态分布,因此正态分布是连续随机变量分布中最常见的。
第二节
常用统计学方法
一、数据处理
(一)数 据采集
• 无论是问卷调查还是学业测 验,结果都会有许多数据, 这些原始数据是分散的,需 要研究者去整理和分类,赋 予其含义和代表性,然后输 入spss软件中进行处理。
数据录 入
一、 随机现象与随机变量
许多教育研究工作需要通过调查或实验来进行,运用观 察或测量等方式得出研究结果,并用一定的数据来表示。如 果观察或测量的结果准确,这些数据可以反映研究对象的某 些特征或属性。由于教育研究对象通常是人或某种现象,常 常具有随机性,且研究收集到的结果是一个一个分散的数据, 所以,即使运用同一研究工具对同一对象测量多次,得出的 结果也有可能不完全相同。但是如果增加测量次数,就会发 现这些数据总是在一定范围内,围绕着一定的值上下波动。
表,试分析四种泳姿学习有无差异。(具体图表参照课本p212题4) 5. 试分析以下成绩与性别是否相关:
性别:男 女 男 女 女 男 女 男 男 男 女 女 女 男 男 成绩:87 96 83 85 91 82 86 84 82 85 88 93 90 81 80 6. 20名小学生的体重与肺活量对应关系如下图,试求肺活量与体重的回归方案。
1.描述随机事件的基本性质 2.比较随机事件之间的差异 3.随机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4.随机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一)描述统计
描述统计主要是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反映一个事件性质,主要包括数据的集中情况和离散情况,例如平均数, 中数、众数、标准差、标准分数等。
(二)推断统计
推断统计是通过样本信息来推测总体情况而进行的统计分析,是统计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常用假设检验、方 差分析和回归分析。
思考与练习
1. 什么是随机变量、概率与正态分布?请结合例子说明。 2. 说说平均数差异分析与方差分析有何区别。 3. 对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进行分析,比较哪个班级的成绩差异比较大。(具体图表参照课本p212题3) 4. 在小学四年级游泳教学中随机选取36位零基础学生尝试学习四种泳姿:蛙泳、自由泳、蝶泳和仰泳,成绩如下
谢谢欣赏
增加测量次数,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一个观察或实验, 得出的结果不止一个,且观察或实验前无法确定会出现哪个 结果,这样的现象叫作随机现象。
由于随机现象的结果数值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我们把这 种结果称为变量。
随机变量按照是否有相等单位和绝对零,可以分为定比 变量、定距变量和定序变量。
随机变量按照数据是否连续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 量。
1.变量输 入
(二)数 据录入
• 对原始数据进行变量赋值后, 就可以打开计算机spss软件 系统进行数据录入。
2.数据输 入
(三)数 据整理
•原始数据输入完 毕后还需对原始 数据进行整理。
数据整 理
1.重新编 码
2.缺失值 替换
3.计算变 量
二、数据分析
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后,将得到一份完整数据,对此后续可根据研究者的需要进行各种统计分析。按照统计方 法的功能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大类。按照统计分析内容一般可归纳为以下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