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料试车方案(模板)
1.1.1工艺流程
本装置按流程分为3个部分:烟气系统、洗涤吸收系统和废水处理系统。
烟气系统:
烟气从重油催化裂化装置CO锅炉后已有烟道接出经进口蝶阀,通过新建烟道进入吸收塔(C1201),在靠近原烟囱的原烟道上(以下称旁路烟道)也设置蝶阀。
当进入脱硫装置的烟气温度过高或烟气脱硫装置故障停运时,旁路烟道上的蝶阀打开,烟气旁路烟道进入原烟囱排放;反之,进入脱硫装置的烟气正常或脱硫装置装置故障排除后,此时脱硫装置进口蝶阀打开,旁路烟道上的蝶阀关闭,脱硫装置进入正常运行状态,脱硫后的烟气从吸收塔(C1201)上方的烟囱排放。
4、对装置各系统进行试车,以消除装置设计和基本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同时考核工艺技术、机械设备、电器设施、仪表等方面能否达到设计要求,并针对试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采用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为以后的安、稳、长、满、优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4、试车期间要同时考核装置的生产能力、物耗、能耗能否达到设计指标,产品及副产品的质量及工艺指标是否达到设计指标。
吸收液循环
脱硫系统的吸收液是由三台吸收塔浆液循环泵(P1202A/B/C)(两用一备)完成循环的,吸收液储存在吸收塔(C1201)底部,由吸收塔浆液循环泵(P1202A/B/C)分别送到喷淋激冷区和喷淋吸收区的喷嘴,循环过程中监测液体的压力和pH 值。
吸收塔(C1201)排液
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应控制循环吸收液中SS、氯离子、TDS含量,若经测定,上述指标超指标时,循环系统需要排放部分吸收液,保证脱硫的效率,排放液通过吸收塔浆液循环泵(P1202A/B/C)送到废水处理系统的澄清器(D1301),排放量是根据工艺的需要手动设置的,并由阀门来控制排放量。为优化工艺操作,排放量需要监测并进行记录。
操作弹性:50%~110%。
废水处理
设计规模:31m3/h
操作弹性:50%~110%。
运行时数:装置年开工时数按8000小时计。
1.1.3工艺技术特点:
(1)烟气系统
烟气系统设计有与吸收塔(C1201)温度连锁装置,当温度超标时,打开进入原烟囱烟道上的蝶阀,关闭进入脱硫系统的蝶阀,能保证重油催化裂化装置CO 锅炉装置、脱硫装置可靠运行。
吸收塔(C1201)浆池的 pH 值通过 NaOH 注入来控制,最佳在 7 左右。
(3)废水处理系统
新建污水处理系统对脱硫系统产生的脱硫废水进行处理。废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澄清器(D1301)和氧化罐(R1301A/B)两个处理单元,沉淀污泥采用过滤箱(S1301A/B/C)进行处理,过滤后形成的滤渣随过滤箱定期外运。
*****公司300万吨/年****项目投料试车方案**石化公司ຫໍສະໝຸດ 二○○九年七月第一章
1.1 装置概述
根据国家环保局《全国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规划》(2005年5月),到2010年,全国SO2排放总量比2005年减少 10%,控制在 2295万吨以内;甘肃省SO2排放总量控制在54.9万吨以内。对于石油石化等非电力行业的企业,允许的SO2排放总量以污染源SO2排放标准对应的值确定许可量。目前兰州石化公司已具有105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但随着原油加工量的增大、原油硫含量增加以及国家环保标准的进一步严格,目前SO2排放总量已超过国家及甘肃省所分配给兰州石化公司的允许SO2排放总量7500吨/年要求。而且随着加工高硫原油比例的增加,SO2排放量还将呈上升趋势。降低SO2排放总量已成为解决制约兰州石化公司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兰州石化公司SO2最大污染源就是动力锅炉的烟气和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再生烟气。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再生烟气SO2排放量约占兰州石化公司SO2排放总量的40%,而且其SO2排放浓度已远高于GB16297-1996 中的550mg/m3要求。因此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公司新建一套规模为44.4×104Nm3/h的催化烟气脱硫装置,对3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再生烟气进行治理。
2
2.1.1 职责
2.1.1.1 全面负责3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装置烟气脱硫项目工程试车的组织领导工作。
2.1.1.2 组织解决试车中出现的各类重要问题。
2.1.1.3 组织领导做好试车前的安全检查和确认工作,实现一次开车成功。
1.2
1、指导思想:“坚持安全第一、环保优先的原则,一切服从于安全,不能确保安全坚决不开工,确保试车全过程操作受控”。
2、施工进程与试车进程统筹安排,密切配合,形成工程建设一体化的管理网络。
3、试车工作要坚持“管道、设备检查要细,单机试车要早,联动试车要全,试运行要稳,经济效益要好”的原则。要以试运行促工程收尾,以工程收尾保试运行。要坚持做到安全第一,按试车程序高标准试车,确保试运行一次成功,实现安全平稳运行。
在吸收塔(C1201)进口烟道上设有水封器(T1101),装置正常运转时水封器不装水,停车检修时补充水,防止烟气窜入吸收系统,保证维修人员安全。
当烟气负荷在 50%~110%工况条件下变动,脱硫装置能适应负荷波动,保持正常运行。
(2)洗涤吸收系统
本工程采用美国贝尔哥公司(BELCO®)提供的使用NaOH 溶液作为吸收剂的 EDV®湿法洗涤工艺来处理催化裂化装置的烟气脱硫工艺技术。
紧急冷却水
烟气进入吸收塔(C1201),为防止进入吸收塔(C1201)的烟温过高,在吸收塔(C1201)入口前设置烟气紧急冷却系统,当烟气温度超高时,就会使塔内操作温度升高,使温度控制阀动作,打开紧急冷却水进口阀门,对烟气进行喷水降温。
废水处理系统:
来自吸收塔(C1201)的废水进入废水处理系统前混入一定浓度的絮凝剂,然后进入澄清器(D1301),颗粒物在澄清器(D1301)内沉淀、浓缩,污泥从澄清器(D1301)底部排到过滤箱(S1301A/B/C),经过滤箱(S1301A/B/C)过滤后,含固量约35%的固体物沉积在过滤箱 (S1301A/B/C)内,定期汽运出厂处理,三台过滤箱(S1301A/B/C)相互切换使用,过滤箱(S1301A/B/C)滤液经集水池收集后用滤液泵(P1302)打回澄清器(D1301)进行再处理。澄清器(D1301)排出的上清夜自流进入氧化处理系统,在氧化罐(R1301A/B)内通过氧化风机(B1301A/B)鼓入空气对废水进行氧化,降低其中的假性COD,经氧化处理后,出水自流向催化剂污水系统。外排废水指标:SS<200mg/L;COD<600mg/L。为了加强沉淀效果,采用计量泵(P1301)加入絮凝剂,采用聚合氯化铝,用量约0.08m3/h,10天配制一次。
澄清工艺是利用悬浮层来提高絮凝和固液分离效果并适用于高浊度水处理单元,通过投加絮凝剂,加强去除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的能力,该技术投资省、运行管理简单,出水稳定。
去除污水中 COD 工艺主要采用空气氧化,投资省,运行管理简单,运行成本低。
吸收系统排出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催化剂悬浮固体颗粒物,以及溶解性亚硫酸盐,废水处理系统(澄清与空气氧化)可除去悬浮固体并将亚硫酸盐转化为硫酸盐,降低出水的 SS和 COD指标,出水指标满足 SS:<200mg/L;COD:<600mg/L 的指标,出水自流向催化剂污水系统。
Na2SO3+ H2SO3——NaHSO3
NaHSO3+ NaOH——2Na2SO3+2H2O
Na2SO3+1/2O2——Na2SO4
当然,还有其它反应,如三氧化硫、盐酸、氢氟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形成硫酸钠、氯化钠等混合物。
NaOH + SO3--->Na2SO4+ H2O
NaOH+ 2HCl--->NaCl + 2H2O
NaOH 的脱硫机理与其他脱硫剂的脱硫机理相似,都是碱性物质与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的亚硫酸溶液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并通过调节氢氧化钠的加入量来调节循环液的pH 值。吸收二氧化硫所需的水气比和喷嘴数量的选择是依据二氧化硫的入口浓度、排放的需求和饱和气体的温度来决定。NaOH 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硫酸钠。
首先,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水接触,生成亚硫酸:
SO2+H2O——H2SO3
然后,亚硫酸与 NaOH 反应生成 Na2SO3, Na2SO3与H2SO3进一步反应生成NaHSO3,NaHSO3又与NaOH 反应加速生成亚硫酸钠;生成的亚硫酸钠一部分作为吸收剂循环使用,未使用的另一部分经氧化后,作为无害的硫酸钠水溶液排放。
H2SO3+ NaOH——Na2SO3+ 2H2O
脱硫后的烟气上升进入旋转气液分离器(V1201),烟气经汽液分离后,分离水从气液分离器底部落入塔底部,脱水后的净烟气经上部烟囱(V1202)(塔底至烟囱顶约70米高)排入大气。吸收液的补充和循环部分主要包括补充水、碱液补充、循环液的循环以及吸收液排放等。
补充水
为平衡吸收过程中蒸发和排液损失的液体,洗涤吸收系统需要补充工艺水(本装置使用新鲜水)来满足工艺的要求,吸收塔(C1201)补充水流量为71.8m3/h。为保持吸收塔(C1201)内循环液的液位,通过液位计控制补充水管道上的调节阀,调节进入塔内的补充水的水量。
上清液pH偏低,用pH计监测氧化罐(R1301A/B)出水的pH值,通过碱液管道上的气动调节阀控制加碱量,使出水pH值维持在7左右,18%NaOH碱液由脱硫装置区新建碱液罐(T1201)通过碱液输送泵(P1201A/B)提供。
1.1.2装置建设规模及操作弹性:
⑴烟气脱硫
设计规模:44.4×104Nm3/h (湿基),
该项目实施后,3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SO2排放量可由5400吨/年减少到264吨/年,兰州石化公司SO2排放总量将由9944 吨/年减少到4808吨/年,完全达到“十一五”末国家环保局规定的SO2排放总量减排10%(即6750吨/年)的目标要求。同时可降低催化烟气颗粒物(粉尘)排放浓度,改善兰州城区的的空气质量,大大降低SO2和粉尘等污染物对居民以及企业职工身体健康的危害,具有非常显著的社会效益;也可提高兰州石化公司对加工原油硫含量的适应性,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