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关系客体公众PPT课件

公共关系客体公众PPT课件


.
14
训练与练习
1.如何理解公众的涵义。 2.举例说明公众的特征。 3.举例说明公众的划分。
.
15
3.2内部公众
内部公众即组织的全体成员,包括组织员工、股东、董事会、 顾问、员工家属等等,社会组织与这些公众所发生的关系, 便称为员工关系、股东关系等
搞好组织内部公共关系的重要意义: (1)做好内部公众的工作,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有利于吸
.
9
3.根据关系的重要程度分类,可区分为首要公众和次 要公众两类
首要公众即关系到组织生死存亡、决定组织成败的那部 分公众对象。例如,以一个企业来讲,员工、用户和新 闻界等都是首要的公众,是组织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 力来维持和改善与他们之间关系的公众。
次要公众是对组织的生存发展有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的 公众。但次要公众也不应完全被放弃,在保证首要公众 的前提下也应兼顾,因为次要公众也可能转化为首要公 众。
教学重点
①公众的含义与分类。 ②搞好员工关系的方法。 ③媒介关系的处理。
教学难点
基本目标公众分析及其公关工作特点。
.
3
第3章 公共关系客体——公众
案例导入:
肯德基餐厅顾客争座事件
问题引入:
1.这家肯德基餐厅的员工是否具有公共关系意 识?为什么? 2.组织与公众的关系是什么?如何赢得公众?
.
4
稳定公众即具有稳定结构和稳定关系的公众。比如老主 顾、常客、社区人士等。
.
11
5.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分类,可以划分为 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边缘公众三类
顺意公众指那些对组织的政策、行为和产品持 赞成意向和支持态度的公众对象。
逆意公众指对组织的政策、行为或产品持否定 意向和反对态度的公众对象。
3.1公众的涵义、特征及分类
1.公众的涵义 2.公众的特征 3.公众的分类
.
5
1.公众的涵义
所谓公众,即指与特定的社会组织发生联 系,并对其生存与发展具有影响的个人、群体 或组织的总和,是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的总称。
.
6
2.公众的特征
1.共同性 2.可变性 3.多样性 4.整体性 5.相关性
知晓公众是潜在公众逻辑发展的结果,即公众已经知晓自己的处 境,明确意识到自己面临的问题与特定组织有关,迫切需要进一 步了解与该问题有关的所有信息,甚至开始向组织提出有关的权 益要求。
行动公众自然就是知晓公众发展的结果。在这个阶段,公众已不 仅仅表达意见,而是采取实际行动,对组织构成压力,迫使组织 必须采取相应的行动。
.
7
3.公众的分类
1.根据组织公关活动的内外对象分类, 组织的公众可划分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两 类
内部公众即组织内部的成员群体,如管理 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辅助人员以 及股东公众等。
外部公众即组织的外部沟通对象群体,如 消费者、协作者、竞争者、记者、名流、 政府官员、社区居民等等。
.
8
2.按公众的组织结构,公众可以区分为个体公众和 组织公众两类 个体公众是形式上分散、以个人作为意见、态度和行 为的表达者,以个体形式与公关主体发生联系的公众 对象。如竞选过程中面对的选民,酒店或商场中的散 客等。 组织公众是以一定的组织或团体形式出现,以组织团 体作为意见、态度和行为的表达者,并与公关主体相 互交往的公众对象集团。如竞选过程中面对的各种助 选团体,工商企业面对的集团消费者、订购者等。
.
10
4.根据关系的稳定程度分类,可区分为临时公众、周 期公众和稳定公众三类
临时公众是因某一临时因素、偶发事件或专题活动而形 成的公众。比如因为飞机航班误点而滞留机场的旅客、 足球场闹事的球迷、上街游行示威的队伍等等。
周期公众是指按一定规律和周期出现的公众。比如逢节 假日出现的游客,招生时节的考生及家长。
第3章 公共关系客体——公众
学完本单元,你应该掌握的:
知识
1.掌握公众的概念和特征 2.理解和把握公众分类的方法 3.理解和掌握组织与不同公众关系的处理
能力
理解和掌握组织与不同公众关系处理的方法与技

.
1
讲授与训练内容
3.1公众的涵义、特征及分类 3.2内部公众 3.3外部公众
.
2
第3章 公共关系客体——公众
引和留住人才形成相对稳定的员工队伍,使他们充分发挥自 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 (2)有效的内部公共关系工作,可以在组织内部上下、左右 之间建立更好的信息沟通,加强组织成员的协作意识,全局 意识,有助于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3)使内部公众树立公共关系意识,开展全员公共关系,是 组织对外做好公共关系工作的根本保证。 (4)内部公共关系能倡导平等、合理、亲密、富有活力的组 织文化和精神,并使之逐步完善、稳定,形成组织的风格、 特色和优良传统,以此来影响、熏陶和造就一批又一批优秀 的组织成员,为组织的长盛不衰提供内在的动力。
边缘公众则是指对组织持中间态度,观点和意 向不明朗的公众对象。
.
12
6.根据组织的价值取向,可以划分为受欢迎 的公众、不受欢迎的公众
受欢迎的公众的完全迎合组织的需要并主动对 组织表示兴趣和交往意向的公众。
不受欢迎的公众指违背组织的利益和意愿,对 组织构成潜在或现实威胁的公众。
.
13
7.根据公众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将公众划分为四类:非 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行动公众. Nhomakorabea16
1.员工关系
员工包括全体职员、工人、管理干部,员工是企业内部公 众,是内部团结的首要对象。建立良好员工关系的目的, 是培养组织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
搞好员工关系的方法
(1)重视员工的物质需求。包括工资、资金、福利及工作 环境和休假。
(2)重视员工的精神需求。精神需求,包括赞扬、尊重、 情感交流、晋升及参与决策管理等。
非公众是公共关系学的特殊概念,社会学中没有这个概念。非公 众指出在某组织的影响范围之中,但却与该组织无关。其观点、 态度和行为不受该组织的影响,也不对该组织产生作用的公众。
潜在公众主要指由于潜在的公共关系问题而形成的潜伏公众、隐 患公众、隐蔽公众和未来公众。即某一社会群体面临着组织行为 或环境引起的某个潜在问题,由于这个潜在问题尚未充分显露, 这些公众本身还未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因此他们与组织个关系尚 处于潜伏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