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基模型
?Fii
(r 0)
柔度系数
1 2
fij
Er
1
2
Ea
Fii
Ri sj si
实测
理论解
(i j)
z
(i j)
Fii
2a b
ln
b a
b
ln
a
a b
a
2
1
ln 1
b
2 0
H
(b)当压缩层内的两个水平方向都不允许变形时
k
1-v0 E0 1 1 2
H
(c)当压缩层厚度H≤B/2时,基床系数为
k Es / H
(3)按三轴试验或载荷试验得到的变形模量 E0换算:
12
k 0.65
E0 B 4 Eh I
(1
E0
2 0
)
B
1.2
a b
2
1
三、分层地基模型的柔度矩阵
si
n t 1
pit Esit
H it
m
pit ijt i1t i2t ijt i2m j 1
ijt表示Rj在i点基地以下t深度处引起的附加应力
柔度系数: 单位荷载(Rj=1)作用下地基的沉降
j1
k j2 k ji k jj
k
jm
s
j
R
j
k m1
km2
kmi
kmj
k
mm
s
m
Rm
地基刚度矩阵 位移列向量
地基刚度矩阵 [K ] [ f ]1
荷载列向量
A
1 3 d
Kpa
3 pa
n
1
R f 1 sin 1 3
2c cos 2 3 sin
第六节 地基模型的选择
(1)文克勒地基模型 比较简单,计算方便。当上部结构和基础的刚度不是很大(框架结构等)时适 用于:无粘性土地基,基础刚度比较柔;软粘土地基,塑性区开展较大的地 基;薄压缩层地基。
(1
E0
2 0
)
B
Eh,I——分别为基础的弹性模量和惯性矩。
第五节 非线性弹性地基模型
室内三轴试验测得的正常固结粘土和中密砂的应力应变 关系曲线通常为:
1 3
塑性应变 弹性应变
1 O
土体非线性变形特性
邓肯(Duncan)和张(Chang)等人1970提出的非线性弹性模型:
(1 -3)ult
1
3
a
1 b1
1 3
a、b ──均为试验参数。对于确定
Ei
1
的周围应力3=常数
a 1 Ei
b
1
1
3
ult
Ei──初始切线模量
p e
1
1 -3)ult ──偏应力的极限值,即当1→∞时的偏应力值。
切线模量和切线泊桑比
,
Et
1
1
siBiblioteka
f i1
fi2
f ii
fij fim
Ri
s
j
f
j1
f j2
f ji
f jj
f jm
R
3
Ei
1
Rf 1 sin 1 3
2c cos 2 3 sin
2
通过三轴试验,测5个试验参数 K、n,,Rf,c
、 ,
Ei
Kp
a
3
pa
n
t
3 1
G
F
lg
3 pa
1 A2
通过三轴试验,再测3个试验参数G、F、d
Rm
pi =
Ri ab
i
si
柔度系数
1
fii
, kiab
fij 0
(i j)
二、半空间地基模型的柔度矩阵
sj =
Ri (1- n2)
p Er
(r 0)
蝌 ( ) ( ) si = 2
a
22
0
b Ri dz dh 1- n 2 2 ab 0 pE? z 2 h2
= Ri 1- n2 p Ea
zi ──基底下第i分层土的平均附加应力;
n ──压缩层范围内的分层数。
第三节 地基的柔度矩阵和刚度矩阵
地基柔度:单位荷载引起的地基变形。
s1
s2
f11
f
21
f12 f 22
f1i f2i
f1j f2j
f1m f 2m
R1 R2
Esi-第i土体的压缩模量;
Winkler地基模型的参数
Winkler地基模型的参数
一、荷载板试验结果
通常由宽度为300mm的正方形荷载板试验,可得到荷载 p~s沉降曲线
kp
p2 p1 s2 s1
p1, p2—— 基础底面计算压力和土的自重压力;
,
s1, s2——相应的p1, p2的沉降量。
k1 j k2 j
k1m k2m
s1 s2
R1
R2
。
k i1
ki2 kii
kij kim
si
Ri
k
理论解
E ─地基土的模量(kPa)
z
─地基土的泊松比
a b P dd 1 2
在作用点位置(r
=0):
s0
2 2 0
2 2 0
ab
E
2 2
P 1 2 Ea
Fii
Fii
2a b
ln
b a
b a
ln
a
b
j
sm
f
m1
fm2
fmi
fmj
f
mm
Rm
Ri
i
j
si
sj
位移列向量 地基柔度矩阵。 荷载列向量
地基刚度:引起地基的单位变形所需要的荷载大小。
k11 k 21
k12 k22
k1i k2i
i
n
fij
t 1
ijt
Esit
H it
ijt
ijt表示Rj=1在i点基地以下t深度 处引起的附加应力
ijt
j
Rj=1
Rj
H it
Est
第四节 地基模型参数的确定
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的参数:
E- 土体的变形模量; v- 一般取0.2~0.4,若考虑瞬时变形取0.5。
分层地基模型的参数:
一、Winkler地基模型
p
s
表达式
s p
k
k ─地基基床系数,表示产生单位变形所需的压力强度(kN/m3)
p ─地基上任一点所受的压力强度(kPa);
s ─作用点位置上的地基变形(m)。
柔性基础
刚性基础
二、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
s(r,0) P
表达式 s P 1 2 Er
s ─距离作用点距离r位置(M点)上的地基变形(m)
(2) 弹性空间地基模型 有一定刚度的基础,粘性土地基,基底平均反力适中,地基土中应力水平不 高、塑性区开展不大时。
(3)分层地基模型 适合于各种地层条件。特别是当地基土呈明显层状分布、各层之间性质差异 较大时,则必须采用分层地基模型。
最合理的应该采用考虑非线性影响的地基模型,但计算过程复 杂、难度大。
kp—实际应用时,需要依据基础宽度、形状和基础埋深 进行修正 。
二、理论与经验公式
(1)用分层总和法根据土的压缩性指标计算基础若干点 沉降后,取其平均值sm,则 基床系数为
k p sm
(2)对于薄压缩层地基,已知E0和v0,基床系数
(a)当压缩层内有一个水平方向不允许变形时
k E0
1
a
2
1
ln 1
b
a b
2
1
三、分层地基模型
表达式
s
n i1
zi
Esi
Hi
n i1
pi Esi
Hi
H i ──基底下第i分层土的厚度;
E si
~ ── 基底下第i分层土的对应于 p1i p2i 段的压缩模量;
一、文克尔地基模型的柔度矩阵 j
si
1 k
pi
1 kii
Ri ab
得
s1
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