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死应该合法化(四辩)
谢谢主席
今天对方辩友的答辩很精彩,但可惜的是论证过程漏洞百出,下面我将指出今天对方辩友出现的几点漏洞:
第一,缺乏人文关怀,对方辩友提出安乐死的合法化会导致医学发展的止步,且不论安乐死对医学发展究竟有多大阻碍,只是那把垂死之人,痛苦之人当做医学实验的小白鼠,为了医学发展而发展医学的行为,就着实让人胆寒。
难道他们就应该为医学进步而在痛苦的地狱中挣扎吗?而且病人选择了安乐死,对于该种病的研究就终止了吗?对方辩友把科研想得太简单了。
什
第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对方辩友讨论的被安乐死的问题,以及安乐死应用中的不规范情况,事实上这些情况仅仅只是安乐死合法化之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并不能决定安乐死本身的合法性。
就像正当防卫很容易就防卫过当,但是能说正当防卫不合法吗?此外,安乐死的合法化始终是建立在制度对其的监督和规范的基础上,只有将安乐死合法化,才能更好的将其规范化,这会大大降低恶性犯罪发生的可能性,然而要是连基本的法律条文都缺失,安乐死只会因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规范,导致实践中的混乱。
一棍子打死了所有出于对亲人或病患病痛怜惜而对病患使用安乐死的病人家属和医生,然而相当一部分人悄悄地选择安乐死而结束生命,参与者一般是亲人和可信赖的医生,这已不是么秘密了。
这也是生活提出的要求,人们需要安乐死。
不立法遏制了这种合理的需求。
第三,对方辩友强调,医生的基本义务是治病救人而不是终结生命,但是医生救死扶伤,难道不应该为病人减轻痛苦吗?试想,一方面是法律的空白或禁止,另一方面是患者的苦苦哀求,医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人深陷痛苦而良心不安,或是希望帮助患者结束痛苦,却因为程序和责任不明而束手无策,这时的他们将更加被动。
第四,对方辩友告诉我们,因为生命神圣,所以采用人为干预的手段终结生命是违背道德的行为。
实际上我方一再强调,安乐死的合法化,必须建立在患者理性的自主的选择的基础上。
患者的意愿是经过理性思考的决定,那么就应当得到尊重,他们的自主选择权也必须得到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不尊重患者的选择才是真正的违背道德,违背法律。
而且我方认为,与其让生命在病痛折磨中屈辱地苟延残喘,不如尊重患者的选择,用成熟而明智的法律引导他们凛然并庄严地获得解脱。
这对患者、对生命的尊严都是相当有益的行为。
此外,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据中国法院调查,百分之八十二的中国公民支持安乐死合法化,每年的人大上,都会提出安乐死合法化的提案,这是不是说使用安乐死已经成为一种符合道德的行为了准则了呢?
第五,对方辩友过于相信科学的力量,认为医学的发展会将患者带离苦海。
但是我要告诉对方辩友的是,现代医学连普通的感冒都难以完全征服,更何谈将患者从不治之症的折磨中解救出来。
科学不是万能的,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会是;诚然医学的发展将会让我们的生命质量不断提高,但这必然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远水解不了近渴,如今失去生命希望的人们不应该成为医学进步的牺牲品。
以无法预期的希望为借口反对安乐死,不仅是虚伪的自欺欺人,更是延长患者痛苦的不人道行为。
第六,认为人是社会人,出于义务不应该自私的选择安乐死的观点有失偏颇。
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难道在为社会慷慨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之后,在痛苦的生命最后时光,还不能平静的死去,还要为他人着想吗?您持此观点是不是太残忍了呢?
1、(亲朋好友舍不得/百善孝为先/文化背景/养老送终/医生医德等伦理问题问题),我们说传统伦理道德中确然有一部分值得我们去遵守、学习,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只追求生命的长度,无视生命的质量,是愚昧的;儿女们参杂自己的感情因素后去审视病人的需求,父母们凭借自己的主观情感决定病人的意愿,是不能称之为爱的。
另一方面,当一个医生在竭尽全
力医治后,病人仍然徘徊在生死的边缘时,一味的维持生命,看似是救死扶伤,实则是在增加病人的痛苦。
著名医生特鲁多有一条的行医准则:“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所以现代的医生,应该跳出一味延长生命的怪圈,回归减轻病人痛苦的本质,这才是医生的职责。
在这种情况下,法律条文的缺失只会让已经处于临床应用的安乐死,因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规范,产生各种混乱的现状。
试想,一方面是法律的空白,另一方面是患者的苦苦哀求,医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人深陷痛苦,希望帮助患者结束痛苦,却因为程序和责任不明而束手无策,这时的他们将更加被动。
2、所以今天,对方辩友考虑到(被不法分子利用、实施程无法保障等问题),只是环境的局限,不能成为否定的理由,只能作为延缓推行的依据。
合法化始终是建立在制度对安乐死的监督和规范的基础上,只有程序的公正,才能确保结果的合理。
退一步讲任何事情都是利弊相伴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其有不利的一面,就否定它更为有利的价值意义,而是应该在肯定其价值的同时,想办法去制约其消极影响,就如我在之前提到的,立法绝不是单纯的做出认可,而是在保障一部分人选择死的权利的同时,努力排除可能出现的威胁行为,规避可能带来的不好影响,这也就是我方所认为的立法的意思之所在。
3、(最纠结的一个点/没有看清楚的一点)是(病人到底有没有权利决定放弃自己的权利)。
既然我们可以选择生存的方式,那么我们同样也可以选择死亡的方式。
作为一个身患绝症的病人,在当下的医疗水平无法将我治愈,苦苦的等待死亡到来时,只有在多看家人几眼时会带来一丝慰藉。
但是其所默默忍受着心灵与肉体上的双重痛苦与折磨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
所以,当意识清醒的病人发出渴望自由的呼唤时,与其肯定我生命的可贵性,与其强求我为别人而活,不如尊重我的要求,才是对生命最后的敬重。
4、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从86年中国安乐死第一案,到01年孝子杀母案,再到近年罗点点提倡尊严,有数不清的人在讨论安乐死,关注安乐死。
确实我国的技术水平不那么发达,医疗体系不那么完善,所以这个时候的我们,是干干的等着医疗技术迅速发展希望它无病不治,还是巴巴的望着医疗保障体系全面普及给自己分一杯羹?的确,从法律的角度来规制安乐死的问题,会有所局限,甚至如对方辩友所言会在执行的过程中产生一系列问题。
他可能并不完美,但却设身处地的为渴望安乐死的人铺平了最后的道路,填补了法律关于这块生命权的监管空白,用最公正透明的手法规制了这一问题。
5、要知道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不是看路上的汽车跑得有多快,也不是看街上的楼房盖得有多高,而是看这个社会如何对待弱势群体。
而今天讨论安乐死的问题,那些濒死的患者无疑也是弱势群体,我们希望的是社会国家能够放下伦理的姿态,站在弱者的角度,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从第三方的道德视角中走出来,去思考,这些弱者在生命的最后承受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
不再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那些大道理,认认真真的考虑这部分弱者最后要求,考虑一下,在这个弱者生命的最后,能不能把自由的权利还给他!
下面我将再次申明我方认为安乐死应该合法化的原因。
我相信对方辩友无法让每个打针的人都不哭,由此我更相信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这种痛苦。
然而面对这一部分人我们应该予以理解,他们最后安详死去这么一个的心愿我们难道不应该满足他们吗。
我爱生命,但我不想活。
这是多少挣扎在苦痛与绝望的边缘的病患的心声。
要是生,却比死还痛苦;要是活着,却身在地狱;要是有人日日夜夜向往着无法抵达的人间;要是死能够不满面扭曲,而是安详幸福,我们有什么资格阻拦其选择死亡呢?
我方因此坚决认为安乐死应当合法化。
问题:请问对方辩友,被安乐死属不属于谋杀呢既然属于谋杀,还叫做安乐死吗
病人被安乐死的根本原因是安乐死的合法化吗
对方辩友忍心看着一个离死期不远的病人在床上苦苦呻吟,要求安乐死而不能安乐死吗
我们一定要忍者巨大的痛苦而直到死为止吗,这体现出了人道吗
我们说安了死应该合法化并不是说病人一定要选择安乐死,难道安乐死合法化就意味着多了一条恶意杀人的途径吗。
对方辩友认为对亲人及患者来说,是自杀还是安乐死所造成的伤害大呢
若心怀死志的病人想安乐死不成,从而选择跳楼,上吊等方式结束生命,对方辩友认为这样会更好吗
有人利用安乐死进行变相谋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