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知识
一,汉字的性质与发展
⒈性质:
表意文字,字形与字义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牛()水()。
⒉起源:
①结绳说:
《易》:“上古结绳而治,后世易之以书契。
”
②八卦说:
③仓颉造字说:
《韩非子》:“古者苍颉之作书也。
自环者谓之厶(),背厶谓之公()。
”
⒊发展:
甲骨文(殷墟文字、甲骨卜辞)→金文(钟鼎文、铭文)↗古文(东方六国文字)(至:)
↘大篆(籀文)→小篆(至:)→隶书(秦隶→汉隶)楷书
二,传统文字学分析汉字的理论方法。
⒈“六书”理论
“六书”首见《周礼》:
《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以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
班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郑众: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许慎: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今用许慎之名、班固之序
许慎:最早对“六书”理论系统阐述并用来研究汉字结构的人。
四体二用:
四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造字)
六书↗
↘二用:转注、假借(用字)
三,汉字结构分析
㈠象形:
①许氏定义: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
()是也。
②定义:
通过勾画事物轮廓特征造字。
如:
人()、羊()、犬()、
虎
()、止
()、眉
()、
州()
、斤()、马()、口()、齿()、自()、
耳(
)、雨()、鸟(
)女(
)、又()牢
()
㈡指事:
①许氏定义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②定义
给象形字增加指示性符号或单纯用指示性符
号造字。
增加指示符号:
本():树根
末():树梢
立():站立之():到,前往
甘():味美
曰():说话
刃():刀刃
寸():寸口
单纯用指示符号造字:
一()
、二(
)
、三()、
亖
()、上
(
)下
(
)
中(
)
㈢会意
①许氏定义:
会意者,比类(事物)合谊(意义),以见指撝(意
义)
,武(
)、信是也。
②定义
合数字成新字,合数义成新义。
莫():从日在茻中,傍晚
字():从宀从子,生子
休:从人从木,休息
相:从木从目,看、审看
逐():从豕从辵,追逐
牧():从牛从攴,放牧
林:从二木,树林
光():从火从卩,明亮,光亮
㈣形声
①许氏定义: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②定义
合数字成新字,一字表义,称义符或形符;一
字表音,称声符,如:“柱”“铜”。
⑶形声字的类型
第一,增加声符造新字,如:
齒:→
第二,增加义符造新字,如:
止:止()→趾
⑷形声字字形字音的几个问题:
第一,形体问题:
①字形变化大
朝():从倝gàn舟声,早上
责():从贝朿cì声,求取,索取
贾():从贝襾yà声,做买卖。
②结构特殊
形在一角:
修、脩、條、倏
修:从彡shān攸声,修饰,装饰
脩:从肉攸声,干肉
條:从木攸声,枝条
倏:从犬攸声,奔跑
腾、勝、裁、戴、栽、颖、侫、赖、疆、雜腾:从马朕声
勝:从力朕声,能承担,禁得起
裁:从衣声
戴:从異()声,用头顶
栽:从木声
颖:从禾顷声,禾芒
侫:从女仁声,敏捷
赖:从贝剌声,依赖
疆:从土彊声,边疆
雜:从衣集声,杂色
声在一角:
旗、施、徒、徙
旗:从方人yǎn其声,旗帜
施:从方人也声,旗帜飘动貌徒:从辵土声,徒步行走
徙:从辵止声,迁徙
声或形居中:
衮、哀、衷、裹、裏
哀:从口衣声
衮:从衣公声,衮服
衷:从衣中声,内衣
裹:从衣果声
裏:从衣里声,衣服的内层
第二,省形与省声
为了字形匀称和简化笔画,省去形符或声符的一部分。
如:
産:从生彦省声。
弑:从殺省,式声。
書:
第三,有些字的声符不表音,如:
居→古;道→首
四,汉字演变对形体的影响
1笔意与笔势:
笔意:能反映造字意图的字形。
如:
贝()刀()目()
笔势:结构发生变化,不能反映造字意图的形体。
如:
木:→→木
2汉字演变对释义的影响
以形释义必须以笔意为依据,不能以笔势为依据。
如:
①爲(→)
《说文》:母猴也。
其为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为母猴形。
②之(→)
《说文》:出也。
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③出(→)
《说文》:进也。
象艸木益滋,上出达也。
④至(→)
《说文》:鸟飞从高下至也,从一,一犹地也。
象形。
五,古代汉语用字问题
㈠古今字:
⑴定义(教材62页)
张-胀
张:张弓→肚子胀(胀)
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左传.成公十年》)⑵成因:
第一,词义引申
景-影
景:日光→阴影(影)
说-悦
说:解释→喜悦(悦)
第二,文字假借
莫-暮
莫:傍晚(暮)→不定代词、副词
⑶今字与词义的关系
第一,今字表本义
益-溢
益():溢出(溢)→利益、好处、增加州-洲
州:水中可居之地(洲)→行政单位
第二,今字表引申义
没-殁
没:淹没→没有→死(殁)
道-導
道:从辵首声,路→引导、引路(導)
第三,今字表假借义
辟-避
辟():法律→躲避(避)
⑷今字的构造
第一,给古字增加偏旁
然-燃
然():燃烧(燃)→代词、形容词反()-返
反:翻转手→返回(返)
贾-價:
贾:做买卖→价格(價)
第二,改变古字的偏旁
敛-殓
敛:聚敛→装殓(殓)
赴-讣
赴:奔赴→报告死讯(讣)
第三,改变古字形体
不-丕
不():花蒂,花萼→大,显(丕)大-太
大():大→最大(太)
第四,完全脱离古字,另造今字
树-豎:
树():栽种、种植→树立(豎)身-娠:
身():怀孕(娠)→身体
亦-腋:
亦():臂腋(腋)→副词,也
第五,借用它字
何-荷
何:担,扛→疑问代词
荷:荷花
被-披
被:被子→覆盖→披上(披)
披:分开,“披帷西向立”“披荆斩棘”
㈡异体字
㈠定义
音同、义同、用法相同而形体不同,可以互相替换的几个字。
㈡构形差异
⑴结构类型不同,如:
泪-涙;地-坔、埊
⑵结构类型相同,构字部件不同,如:
睹-覩;迹-蹟;暖-煖
⑶结构类型、部件相同,部件位置不同,如:群-羣;雜-襍
㈢类型
异构字、异位字、异写字
①异构字
由不同构字部件构成的异体字,如:
村-邨
②异位字
构件相同、构件位置不同的异体字,如:
秋-秌
③异写字
因笔画、笔型以及笔画结构位置不同而形成
的异体字。
冰-氷、德-徳
㈢假借字
⑴假借和通假:
①本无其字的假借:
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②本有其字的通假:
用表示甲义的甲字去记录音同音近的乙义,甲字叫借字,乙字叫本字。
如:
蚤(借字)-早(本字)
2假借的条件:读音相同或相近
剥pok-攴phok
《诗经》:“八月剥枣”。
㈣繁简字
⑴定义:
笔画多的叫繁体字,笔画少的叫简体字。
⑵类型
①同形字
简化字与古籍中的某个字在形体上偶然相同,但意义、读音没有关系。
如
蟲-虫
蟲():chóng,昆虫,虫子
虫():huǐ,又作“虺”,蝮蛇
厰-厂
厰:chǎng,“工厂”的“厂”
厂():hǎn,山崖
寜-宁
寜:níng,安宁,宁静
宁():zhù,贮藏,“贮”的初文
②同音替代字
简化字与古籍中某个同音字字形相同,但意义没有关系。
裏-里
裏:衣服的内层,“里外”的“里”。
里:从田从土,行政单位,“乡里”的“里”。
榦-乾-幹-干
乾:干燥
榦:树的主杆
幹:才干
干():象形字,盾鬥-斗
鬥():打斗
斗():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