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发明与革新
综合。
总结: 1.技术的创新性
技术发明 技术创新
(技术发展的灵魂) 技术革新
2.技术的综合性
技术是综合知识的结晶
任何一项技术都是多学科知识 的综合
集成电路的发明
集成电路的发明,促进了计算机的支新换 代,同时对航空、航天、通信以及家用电 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20世纪 60年代以后,全球技术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 化,都离不开集成电路。
莱特兄弟和第一架飞机
电话的发明者是 贝尔
USB键盘吸尘器
苹果均分器
包饺子器
平板夜读灯
鼻梁增高器 挺鼻器 美鼻夹
仔细分析上面的两个案例,我们
可以发现,这两种技术革新有一 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本身并不 是发明,而是在别人的技术发明 (现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进 行某些改进,使其逐步完善、提 高,以适应各种新的需求。
小结:
上述两类技术革新都是立足于
对原有技术加以改造和提高, 是技术创新的良好形式和途径。
第二节 技术的发明与革新
---技术的创新性
一、技术创新是技术发展的灵魂
技术创新是技术发展的灵魂,是技
术发展的核心所在,在人类历史的 长河中,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 新的结果。
技术创新表现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技术发明; 一种是技术革新;
发明指的是创造发明自然界原来没
有的事物。
革新指的是对原有技术加以改造和
与技术发明一样,技术革新也
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技术的不断革新是通向技术发展
之路的重要机制。 例如:自行车的更新换代
手机的更新换代 --5G
大哥大个产品往往要经历 漫长的进化过程,需要不断的更 新换代。技术的不断革新是通向 技术发展之路的重要机制。
美国硅谷是微电子工业的发祥地和中心,轰动世界 的集成电路,最早就是在这里发明的。美国贝尔实 验室经过精心研究,发现了半导体的电流放大原理, 并发明了可代替电子管的晶体管。1958年,硅谷的 一家公司发明并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块用半导体硅 制成的集成电路。此后,许多科技人员进行了无数 次应用技术实验、研制出了从装有1000个以上晶体 管的集成电路到自身具有完整功能单元的大规模集 成电路,再到装有10万~100万个晶体管的集成度更 高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 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轨迹,其实就是 一个技术不断创新的过程。
袖珍手动缝纫机
㈡ 日本的技术革新
从1945年到1970年,日本采取 “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 技术政策,从欧美国家引进了大 量先进技术,然后加以改造、提 高。日本生产的微型数码照相机、 微型化(掌上)摄像机(图17)、超薄型电视机、小型化汽 车、微型家用洗衣机等,无一不 是技术革新的成果。它们并不是 新的发明,而是对原有某项成熟 技术的改进。然而,正是这些新 颖、实用、技术含量颇高的产品。 迅速占领了全球市场。
提高。 发明和革新是技术的源泉
二、技术发明
人类历史无数的技术发明,勾绘出了技术
创新的轨迹。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社会,技术发展的灵魂
是创新,技术发明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
动力。
造 纸 术 的 发 明
造纸术的发明
蔡伦, 字敬仲, 桂阳(今湖南桂阳 县)人。公元88年 ( 东汉永和九年 ) 发明了造纸术。 一次偶然在郊外看见茂密的 树再度触发了他造纸的灵感。他 命人剥取大量树皮, 磨成浆粉,经 高温蒸煮, 然后以固定尺度木模, 造成纸型, 再曝晒、风干, 终于造 出了纸。
三、技术革新
技术革新是技术创新的另一种形式。
那么,技术革新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呢?
㈠ 多功能缝纫机的诞生
近年来,家电产品的热销势 头有增无减,而缝纫机则处于 滞销状态。一家公司的设计师 深入市场调研后发现,缝纫机 的单一功能已经很难满足现代 人的需要。于是,他们借鉴西 欧流行的一机多用的特色,设 计出了一种带电脑的多功能通 用机。这种通用机既能缝纫, 又能进行文字处理和设计多种 几何图案花纹;同时,它的造 型美观,操作简便。投放市场 后,迅速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比较: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
相同点:
都是新的事物取代陈旧落后的事物;
都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意义或 作用)。 不同点: 技术发明: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技术革新: 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 进
四、技术是综合知识的结晶
(技术的综合性)
实例:
杂交水稻技术包含植物学、作
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土壤肥 料学、植物保护学等学科知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