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2019-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I)卷

苏教版2019-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I)卷

苏教版2019-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I)卷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下列对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 “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B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 . 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D . 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2. (2分) (2019七下·桐乡期中)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B . 《黄河颂》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

C . 小说《红岩》刻画了一批意志坚定,形象高大的共产党人形象,如江姐,许云峰、梁生宝、余新江、刘思洋等。

D .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主要是为了歌颂了帼国英雄花木兰的英勇善战。

二、对比阅读 (共1题;共6分)3. (6分) (2019九上·龙湖月考)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________)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________)③树林阴翳(_______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②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 本文第一段由峰而山,由山而泉,由泉而亭,由亭而人,由人而酒,由酒而醉翁,再由“醉翁之意不在酒”引出“山水之乐”这一全文的核心命意。

B . 文中多用陈述句,二十一个“也”和二十五个“而”字运用也恰到好处,节奏富于变化,文章舒缓从容,不显得呆板。

C . 文章一开始写道:“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但太守又“名之者谁”暂按不表,埋下伏笔,催人卒读。

直到文章刹尾处,才端示:“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奏到首尾相照之效。

D . 文章结尾处,作者为了突出“太守之乐”,用层层烘托的笔法。

用禽鸟之乐,反衬众人之乐,再用众人之乐,反衬出太守之乐。

三、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4. (6分) (2018九上·紫金期中)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读书不妨多一些“慢阅读”①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让读书活动成为更多人的精神爱好,品味到读书的快乐和雅趣,不妨多一些“慢阅读”的意识。

②所谓“慢阅读”,是指虽然当下进入了“加急时代”、“超音速发展时代”,读书,却仍需要优哉游战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

因为只有在“慢”中,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才能和书香琴韵达成自然衔接,读书应该完成的精神活动,“体验”、“思考”、“质疑”、“沉淀”才能完成得从容不迫、饱满自在。

最重要的是,只有“慢”,兼收并蓄才能得到充分实现,让厚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件。

人因为爱书,所以智慧不断提高,书因为有了人的青睐赏爱,而陡增诸多妙趣。

③其实,从思维发展规律方面认识慢阅读,也是很有科学性的。

思维是活生生的精神活动,是一种灵感的产物,所以,就需要给予它足够的时间积蓄、思考余地和宽松环境。

④遗憾的是,电子阅读提高了阅读效率,也陷入了不少误区。

其一,读书速成化,不论看什么书籍,都喜欢速战速决,蜻蜒点水,错过了“品味”的好时机。

其二,就是俗浅化,满足于走马观花,比如很多人热衷于读图和漫画,宁愿让幽默化的图画牵着“思维鼻子”,也不愿主动探究、提出质疑和深度思考。

其三,就是功利化。

对有用的图书非常着迷,而对于那些所谓的名著和闲书置之不理,正如读书推广大使白岩松所言,“走到新华书店,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啊。

这个社会都在倡导有用,什么叫有用呢?跟钱、权、名利有关,就有用!”⑤上述读书看似有成就,轰轰烈烈,其实不然。

因为思考不够深入,印象不够深刻,往往会成为“速朽”,陷入“快速、快感、快扔”的读书模式中。

⑥这种阅读倾向更容易让人们的精神气质变得非常浮躁和极端功利化,而将最应该坚守的情趣、品格和高尚人格忘掉一边;干什么事情都喜欢急于求成,不愿意等待和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

很多中学生“无心读名著”,不正是这种浮躁心态的表现吗?⑦因此,人读书的时候,应该多一些慢阅读。

注重心灵和图书的微妙互动,多培养恬淡闲适、从容独立、质疑探索、自由发展的读书性格,从高品质文字中寻觅乐趣和意义,真正闻得到书香,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精神愉悦、发展进步!(《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4月24日,略有改动)(1)结合全文,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①段由“世界读书日”引出论题“慢阅读”。

B . 第④段作者从正面展开论证,与上文形成对比,突出了“慢阅读”的好处,论证了中心论点。

C . 文中④到⑥段从电子阅读的误区和危害两个方面对电子阅读进行了分析。

D . 第⑦段总结全文,再次提倡慢阅读,并列举了慢阅读的诸多好处。

(2)下列与本文所说的“慢阅读”含义不相符的一项是()A . “慢阅读”中的“慢”在文中的意思是读书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

B . “慢阅读”能够达成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和书香琴韵的自然衔接,从容不迫、饱满自在地完成“体验”、“思考”、“质疑”、“沉淀”等精神活动。

C . “慢阅读”需要读一些有用的书,如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等。

D . “慢阅读”让兼收并蓄得到充分实现,厚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件(3)结合第⑦段并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举一名著为例,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开展名著阅读。

5. (6分)(2019·北流模拟) 阅读下面的一篇作文,完成下面小题阳光地看待遗憾吧,朋友①世上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不完美①,都会有遗憾。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学会用阳光的心态去面对遗憾,以平常的心态去面对不完美,这样,我们或许可以收获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②含羞草娇小有趣,但它却弱不禁风(A);百合花花香袭人,可它却头重脚轻;而牡丹花国色天姿,但它又却没有那沁人心脾的芬芳;月季花色香俱佳,可它又却浑身尖刺……(B)这些美丽的鲜花虽然各有短处,但它们同样用自己的长处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而对于我们来说,也应该正确地看待自身和别人的短处,不要因为一点遗憾而失去阳光的自我。

要相信,你的这些遗憾会使你像鲜花一样别具匠心(C)。

③花如此,人呢?我们身边不是还有许多虽然有遗憾但却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吗?(D)著名的科学家霍金因一种怪病而全身瘫痪,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②他却在病魔面前顽强拼搏,以阳光的心态去拥抱生命中的第一天,为宇宙学做出了重大贡献;法国的一位编辑在车祸中一根血管破裂,全身除了左眼皮以外均不受自身控制,但在这样的灾难面前,他却凭借着顽强的毅力与合作伙伴坚持完成了《潜水铜人与蝴蝶》这本书。

此书一发表便得到了广大读者的支持,而他也从中获得了巨大成功。

④其实,由于身体残疾带来的遗憾,并不是真正的遗憾,真正的遗憾是在遗憾面前畏惧,而被遗憾所压倒。

细细回味,生活中,我们的身边,③不是也有着许多“美丽的遗憾”吗?奶奶一头白发是遗憾,而这遗憾里却饱含着辛勤的汗水;爷爷一脸皱纹是遗憾,而这遗憾里却包裹这那些历经风霜的岁月;老师那疲倦的双眼是遗憾,可这遗憾里却凝聚了无尽的园丁情;父母那粗糙的双手更是遗憾,可那遗憾中却握紧了我们成长中的点点滴滴。

⑤朋友,请你细细地品味遗憾里那深情的回眸,请你驻足于回首中那一幕幕温暖的瞬间,敞开心扉,学会用真诚和阳光去拥抱生命给予我们的每一天,④用感恩和勤奋去书写我们人生的美丽画卷,即使那画中有不完美的地方,也一定请你相信,那些不完美更加映衬出生活本来的真实和幸福。

(1)文中加方框的标点和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弱不禁风B . ……C . 别具匠心D . ?(2)下列对文中划横线句子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第①句,在句末加上宾语中心语“的地方”。

B . 第②句,在句首加上“但”。

C . 第③句,把“美丽的遗憾”改为“幸福的遗憾”。

D . 第④句,把“美丽”与“人生”调换。

(3)下列对文章的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阳光的看待遗憾,不因遗憾而失去自我”。

作者视觉独特,新见选出,颠覆了我们平时的认知,但又是如此自然合理,实属难得,让人感觉耳目一新。

B . 文章在论证过程中,用名人霍金及法国一位编辑的事例,例子合理恰当,说服力强;然后结合生活中存在的美丽遗憾现象说理,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C . 从谋篇布局上看,文章思路清晰,但结构不够合理,文章没有结尾,应增加“朋友,金无足赤,阳光的看待遗憾吧!”作结尾段。

D . 第③段段首句“花如此,人呢?”一句多余,可删除。

6. (15分) (2018九上·杭州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眼球追踪让你有“特异功能”①也许你已经看到身边的科技迷有了神奇的“特异功能”:动动眼珠,屏幕就会翻页;眨一下眼,手机就能拍照;开车时犯困眼皮耷拉,马上就会响起语音提示……这可不是因为他们的眼睛被改造了,而是因为他们使用的设备搭载了一项名为“眼球追踪”的技术。

②眼球追踪技术的原理并不复杂:当人的眼睛看向不同方向时,眼部会有细微的变化,这些变化会产生可以提取的特征,计算机可以通过图像捕捉或扫描提取这些特征,从而实时追踪眼睛的变化,预测用户的状态和需求,并进行响应,达到用眼睛控制设备的目的。

③现阶段所采用的主要设备包括红外设备和图像采集设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