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人类学纪录片
人类学纪录片 表现对象
人类学纪录片表现的对象 同人类学一致,是人类的 文化和“向属于一种文化 的人们解释属于另一种文 化的人们的行为”。
人类学纪录片 作用
❖当事件过于复杂,速度过 快或太小,以至于人用肉眼 或文字书写无法把握的时候 ,它们作为记录事件的工具 而存在。 ❖由于人们的很多行为即将 消逝,或者理论所涉及的事 物已不复存在的时侯,它也 作为抢救人类文化的工具而 存在 ❖用于共时性跨文化的对比 和历史性的文化变迁研究。
本特森和米德于1936年—1939年《巴厘跳神与舞蹈》、《巴厘与新几内亚的儿 童竞争》、《一个巴厘人的家庭》、《一个新几内亚婴儿的出生》等6部纪录片
《在黑林山开垦地》——火烧开垦土地并平整、 《在巴登外勒榨油》——300年前的水动榨油机结构 《布勒特璃的金线刺绣》 《符腾堡的土法烧炭》 《水力锻造作坊》 《镰刀割黑麦》 《抄网冰上捕鱼》 《纷法诺人戴头饰》
Hale Waihona Puke Thanks人类学纪录片 未来发展
人类学纪录片也作为抢救人类文化的工具而存在,即前边所提到的不 加任何评论的“民族志纪录片”,世界正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社会经济文化急速变革,大量传统文化形式来不及保存下来,更来不 及仔细研究,转眼便消失。文化的消失具有不可复得的特征,人们急 切地感到,如果不采取措施使之得以保存,人类将失去大批宝贵财富 ,同样对发展新文化也十分不利。这种紧迫的形势给人类学纪录片带 来了发展转机。因为形势紧迫,许多从前不关注,甚至不愿意使用影 视手段进行人类学研究的学者,也注意到影视手段具有许多为传统研 究手段所不具备的长处:它能够在比传统的笔录方式短得多的时间内 收集到比笔录多得多的原始资料,而且这样的资料生动、形象,真实 可信,并且可以重复放映,反复观察研究。他们意识到把电影电视这 种现代化手段与传统手段结合起来,对于人类学研究大有裨益,于是 ,把眼光投向人类学纪录片,用影视手段来“抢救”人类即将消失的 文化。 对于民族志纪录片,著名的人类学家保罗·基奥齐指出:“为 那些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文化留下可以看得见的证据并不是要刺激 人们回归到以往时代,而是应当把这些证据视为一种可以促进对人类 本身的认识的信息资料。”此外,人类学家利用人类学纪录片的直观 可视形象性,将它用于横向的同时性跨文化对比,或纵向的历史性的 文化变迁研究。
具式也 。或就
观是 察说 方, 式当 无人 法类 把学 握家 时所 ,研 它究 是的 人对 类象 学, 家使 辅用 助常 记规 录记 的录 工方
我国人类学纪录片
“人类学”和“人类学纪录片”都是从西方引入我国的。“人类学”在 本世纪初就已传入我国 ,而“人类学纪录片”就很晚了,直到“1985年,当时担任国际影视人类学委员会主席的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埃森·巴列克西教授(Asen Balikci)来我国访问,这个片种才被 介绍到我国”。
人类学纪录片
人类学纪录片是科学成果与艺术形式的完 善结合,是纪录片手段用于人类学研究, 其纪录片是外在的表现形式,人类学是内 在的表述内容,是人类学家研究成果的产 物,也是纪录片中的一类特殊类型
“人类学纪录片”顾名思义,它显然包括两个方面——人类学和纪录片,两 者密不可分。但它既不等于人类学的传统文字表达方式,也不等同于人们日 常熟悉的纪录片。就内容而言,人类学纪录片是人类学的、理性的,属学术 成果,在这个意义上,与人类学书面著作等同,而与一般纪录片有异。
从表述形式来看,人类学纪录片则又是鲜活的、形象的。人类学 纪录片是科学成果与艺术形式的完善结合,是纪录片手段用于人 类学研究,其纪录片是外在的表现形式,人类学是内在的表述内 容,是人类学家研究成果的产物,也是纪录片中的一类特殊类型 。
人类学纪录片是随着电影的诞生而出现的。 第一个拍摄人类学纪录片的人是瑞格纳特(Felix-louis Regnault),他 于1989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非洲民族学博览会上用电影记录了非洲沃洛夫 妇女制作陶器的过程。 最初,人类学纪录片在人类学界不受重视,它只不 过是作为人类学研究中的附带产物,而并没有作为必不可少的研究工具和 研究成果中用以引用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