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1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1


和谐不是一把尺子, 硬生生地丈量万物, 和谐不是一把尺子 , 硬生生地丈量万物 , 用同一个标准 命令世间万物达成量的一致;和谐是一位总揽全局的决策者, 命令世间万物达成量的一致 ; 和谐是一位总揽全局的决策者 , 抑或说是指挥家, 让万事万物各就其位, 抑或说是指挥家 , 让万事万物各就其位 , 让它们演绎真实的 自己,成就真正的和谐。 自己,成就真正的和谐。 千年之前, 千年之前 , 春秋战国的战乱年代里却上演了空前而惊世 的文化盛宴,诸子百家的争鸣之声穿透史册 、 书卷 , 穿越时 的文化盛宴 , 诸子百家的争鸣之声穿透史册、 书卷, 空仍然在耳畔掷地有声;千年之后, 蔡元培先生的“ 空仍然在耳畔掷地有声 ; 千年之后 , 蔡元培先生的 “ 不以自 己思想来束缚他人,亦不以他人之思想来束缚自己” 己思想来束缚他人 , 亦不以他人之思想来束缚自己 ” 这一名 言震醒了求索中的多少中国人, 学术自由, 兼容并包” 言震醒了求索中的多少中国人 , 而 “ 学术自由 , 兼容并包 ” 的思想又延续至今,令人感佩。 的思想又延续至今,令人感佩。
所以, 请尊重不同的看法, 不同的选择; 所以 , 请尊重不同的看法 , 不同的选择 ; 请用心去领会 并呵护真正的和谐; 各个民族的不同风俗习惯,请给予保护; 并呵护真正的和谐 ; 各个民族的不同风俗习惯 , 请给予保护 ; 各个地区的不同生活习性, 请给予宽容; 各个地区的不同生活习性 , 请给予宽容 ; 尊重商店里买不同 饮料的人, 饮料的人 , 尊重音像店里买古典音乐或是流行摇滚音乐的顾 客 ……正是每个人的不同特性构成这变幻的多彩的大千世界, 正是每个人的不同特性构成这变幻的多彩的大千世界, 正是每个人的不同特性构成这变幻的多彩的大千世界 没有不同就没有真正的和谐。 没有不同就没有真正的和谐。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问苍茫大地 ——缤纷的色彩。 缤纷的色彩。 缤纷的色彩 ——为何? 为何? 为何 ——缤纷成就和谐! 缤纷成就和谐! 缤纷成就和谐
写完后, 他把诗篇整理好, 投进另外一个锦囊里。 写完后 , 他把诗篇整理好 , 投进另外一个锦囊里 。 就这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 少年一直坚持着四处游历, 样 ,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 , 少年一直坚持着四处游历 , 采诗 写诗, 从不间断。 他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写诗 , 从不间断 。 他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 淳朴的风土 民情, 以及自己的雄心壮志都投注到了笔端, 民情 , 以及自己的雄心壮志都投注到了笔端 , 化成了脍炙人 口的诗句。 口的诗句。 从一个锦囊到另一个锦囊, 他的诗越写越妙 , 越积越多 , 从一个锦囊到另一个锦囊 , 他的诗越写越妙, 越积越多, 美名渐渐传开, 越传越广, 美名渐渐传开 , 越传越广 , 当时的文章巨公韩愈闻听了他的 大名, 亲自登门来拜访他, 这个少年, 大名 , 亲自登门来拜访他 , 这个少年 , 就是唐朝杰出的诗 李贺。 人——李贺。 李贺
2.选取素材时应注意哪几个标准? .选取素材时应注意哪几个标准? (1)主题标准 主题标准 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来决定材料的取舍、 主次和详略。 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来决定材料的取舍 、 主次和详略 。 能 够表现、突出主题的录用,与主题无关的,无论多新鲜都要舍弃。 够表现、突出主题的录用,与主题无关的,无论多新鲜都要舍弃。 (2)真实标准 真实标准 真实的材料就是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真实的材料就是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 反映客观生活的本质 和主流的材料。真实有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 和主流的材料。真实有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符合生活逻辑 或客观规律的经过艺术加工后,虚构的材料也能反映生活的本质, 或客观规律的经过艺术加工后,虚构的材料也能反映生活的本质, 也属真实的材料。写作反对脱离实际,扭曲生活,胡编乱造。 也属真实的材料。写作反对脱离实际,扭曲生活,胡编乱造。
作者信手拈来课本中学过的古诗、 名篇、作家、 作者信手拈来课本中学过的古诗 、 名篇 、 作家 、 历史等 有关知识,有理、 有据地论证“缤纷成就和谐” 这一主题, 有关知识 , 有理 、 有据地论证 “ 缤纷成就和谐 ” 这一主题 , 显示了深厚的文学素养以及扎实的基本功。 显示了深厚的文学素养以及扎实的基本功。
3.把素材转化为题材时应注意什么? .把素材转化为题材时应注意什么? 在素材转化为写作内容时应注意: 在素材转化为写作内容时应注意: (1)要抓住素材给你感觉最强烈的那部分 要抓住素材给你感觉最强烈的那部分——中心印象, 中心印象, 要抓住素材给你感觉最强烈的那部分 中心印象 以此为切入点对素材进行提炼和强化, 以此为切入点对素材进行提炼和强化 , 即把素材转化为写作 内容——题材。 题材。 内容 题材 素材是题材的基础。 例如魏巍在《 我怎样写〈 素材是题材的基础 。 例如魏巍在 《 我怎样写 〈 谁是最可 爱的人〉》 的创作体会中谈过 爱的人 〉》的创作体会中谈过 , 他在朝鲜战场搜集了一百多 〉》 的创作体会中谈过, 个战斗故事, 这就是他积累的生活素材; 个战斗故事 , 这就是他积累的生活素材 ; 而经过他的选择和 提炼,最后写进《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去的“松骨峰战 ”“马玉祥三次扑进火窟救儿童 ”“志愿军战士在防空洞 马玉祥三次扑进火窟救儿童”“ 斗 ”“ 马玉祥三次扑进火窟救儿童 ”“ 志愿军战士在防空洞 的日常生活”三个典型事件,就成为这篇通讯的题材。 的日常生活”三个典型事件,就成为这篇通讯的题材。
学生用书P30) 知 识 梳 理(学生用书 学生用书 1.什么是素材? 什么是素材? 什么是素材 一般认为, 素材就是文学、 艺术的原始材料, 一般认为 , 素材就是文学 、 艺术的原始材料 , 就是未经 总结和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 素材” 总结和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 。 “ 素材 ” 一旦进入文章之后就 成为“ 题材” 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 成为 “ 题材 ” , 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 。 从作者得到素 材的不同途径来看,素材又可分为直接的事象材料(如生活中 材的不同途径来看 ,素材又可分为直接的事象材料 如生活中 的现象)和间接的符号材料 如图文材料)。 广义的素材可以泛 的现象 和间接的符号材料(如图文材料 。 和间接的符号材料 如图文材料 指大千世界的一切事象, 真可称得上“ 取之不尽, 指大千世界的一切事象 , 真可称得上 “ 取之不尽 , 用之不 竭”。
(2)素材可从“ 杂取种种 ,合成一个 ” , 即可需要,几个素材整合在一起, 需要 , 几个素材整合在一起 , 表达相同的主旨或表现一个典 型人物。 型人物。
学生用书P 技 法 点 拨(学生用书 30) 学生用书 一、素材的积累 1.从课本中积累 . 学生的学习主要来源于教材, 学生的学习主要来源于教材 , 各科课本和补充材料都可 成为写作素材。 成为写作素材。
(3)典型标准 典型标准 典型材料是某一类材料中最具代表性的, 典型材料是某一类材料中最具代表性的 , 能够深刻揭示 事物的本质, 它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典型材料能以少胜多, 事物的本质 , 它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 典型材料能以少胜多 ,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新颖标准 新颖标准 新颖的材料就是新鲜、生动有趣, 新颖的材料就是新鲜 、 生动有趣 , 鲜为人知或具有时代 精神风貌以及有作者独特认识与感受的材料。 精神风貌以及有作者独特认识与感受的材料。
等到日暮西山, 他们才催赶着毛驴, 等到日暮西山 , 他们才催赶着毛驴 , 蹬蹬地转回那个破 落的小院。这时, 一位端庄的妇人迎上来, 落的小院 。 这时 , 一位端庄的妇人迎上来 , 取过小厮背上的 锦囊, 看见里面满满的一大堆纸条,她不赞叹反而心疼地说: 锦囊 , 看见里面满满的一大堆纸条 , 她不赞叹反而心疼地说 : “孩儿,你真要写到呕心沥血才罢休吗?” 孩儿,你真要写到呕心沥血才罢休吗? 少年只是笑笑, 没有言语, 他开始坐下来吃饭。 少年只是笑笑 , 没有言语 , 他开始坐下来吃饭 。 刚放下 饭碗,他又跑进书斋 , 叫小厮拿出锦囊 , 研好磨 , 然后就对 饭碗 , 他又跑进书斋, 叫小厮拿出锦囊, 研好磨, 着那些纸条沉吟琢磨, 把白天的奇思妙想、 着那些纸条沉吟琢磨 , 把白天的奇思妙想 、 断语残句写成完 整的诗篇。 整的诗篇。
“万紫千红总是春”,本来万物都欣然生长的春日就不是 万紫千红总是春” 万紫千红总是春 由一种色彩来主宰的。 不同的是表象, 和谐的是本质, 由一种色彩来主宰的 。 不同的是表象 , 和谐的是本质 , 缤纷 成就的是多彩的丰富,是真正意义的和谐。 成就的是多彩的丰富,是真正意义的和谐。 轻叩红楼之门, 寻那桩百年来曼远悠长的梦, 你说《 轻叩红楼之门 , 寻那桩百年来曼远悠长的梦 , 你说 《 红 楼梦》 里众相纷纭, 钟灵秀丽的女儿如此之多, 楼梦 》 里众相纷纭 , 钟灵秀丽的女儿如此之多 , 谁是读者的 最爱?从来是众口难调 , 然而亦从来是雅俗共赏 , 轻抚着略 最爱 ? 从来是众口难调,然而亦从来是雅俗共赏, 微卷起的书页, 我们仿佛听到, 我来迟了, 微卷起的书页 , 我们仿佛听到 , 那 “ 我来迟了 , 不曾迎接远 的张扬, 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忧伤, 这个妹妹, 客 ” 的张扬 , 那 “ 花落人亡两不知 ” 的忧伤 , 那 “ 这个妹妹 , 好像哪里见过” 的惊喜, 爱哥哥, 爱哥哥” 的呼唤, 好像哪里见过 ” 的惊喜 , 那 “ 爱哥哥 , 爱哥哥 ” 的呼唤 , 汇 成了一曲和谐的乐章,不绝于耳,味之不尽 成了一曲和谐的乐章,不绝于耳,味之不尽……
例 缤纷成就和谐 三人进商店寻解渴之物, 喜甜者偏爱果汁, 三人进商店寻解渴之物 , 喜甜者偏爱果汁 , 喜淡者选择 矿泉水, 喜欢又苦又甜者买下咖啡, 三种味道不同, 矿泉水 , 喜欢又苦又甜者买下咖啡 , 三种味道不同 , 但却因 不同而和谐——和而不同方为和谐, 若这世上只有一种饮料, 不同而和谐 和而不同方为和谐,若这世上只有一种饮料 , 和而不同方为和谐 则不免单调而索然无味。 则不免单调而索然无味。 缤纷成就和谐, 试看暮春三月, 鹅柳淡烟的嫩黄, 缤纷成就和谐 , 试看暮春三月 , 鹅柳淡烟的嫩黄 , 映阶 碧草的翠绿, 出墙红杏的艳红, 卷云时舒的碧空, 它们的颜 碧草的翠绿, 出墙红杏的艳红 , 卷云时舒的碧空, 色各不相同,但这又有何妨? 色各不相同,但这又有何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