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PPT
11
教材 使用
一、第三学 段课标内容
解读
第二部分
二、教材编 排特点
课标要 求与内 容解读
12
LOG O
三、“统计与 概率”教材编排的主线教材LOG
使用 一、课标内容 第三学段 O
(一)抽样与数据分析 • 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了解数
据处理的过程;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数据。 • 2、体会抽样的必要性,通过实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 • 3、会制作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
各章都安排实践性较强的“课题学习”,都结 合现代社会生活中丰富的实例,发挥典型案例 的引导作用,避免脱离实际例子的讲述概念与 计算。
探究
交流
提高
教师 活动
设置探究 问题,激 发学习动 机、探究 动机
提出启发 性问题, 提高学习 策略指导
提供认知工 具,监控学 生的学习过 程,适时提 供资源、方 法的指导
9
提供协作、 问题解决的 工具,协作 策略指导, 组织并参与 讨论
总结、点评、 出示拓展迁 移的问题或 情境,促使 学生提高
教材
LOG
使用 五步教学环节
O
1. 2. 创启 设发 情思 境考
3.自主 学习或
自主 (或小 组)探
究
4.
5.
协
总
作
结
交
提
流
高
分层次的递推逻辑思路
10
教材 使用
LOG O
活动1:邻居交流
形式:和右手边或者 左手边同学结成伙伴,相 互说相互听,抽查其中一 人。
任务:交流过去20分 钟时间里,你学到的最为 重要的一点(可以直接用 于工作的一点)是什么?
6
教材
LOG
使用
O
探究可分为:
1. 科学探究 探究式教学
2.科学教育探究 探究性学习
3.实践探究
4.社会探究
7
教材
LOG
使用
O
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
是与接受式相对应的一种教学方式
探究性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实现社会 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 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 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 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 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 感与态度的发展 .
LOG O
基于探究法在初中数学“统 计与概率”中 的“教材使用”
炎山镇中学1 廖朝顺
教材
LOG
使用
提纲
O
第一 部分
探究法及其实施环节
第二 部分
课标要求与内容解读
第三 如何使用探究法对“统计 部分 与概率”内容进行处理
2
教材
LOG
使用
引言
O
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 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
数据。 • 4、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计算中位数、众数、加权平
均数,了解它们是数据集中趋势的描述。 • 5、体会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意义,会计算简单数据的
方差。
13
教材
LOG
使用 一、课标内容 第三学段 O
• 6、通过实例,了解频数和频数分布的意义, 能画频数直方图,能利用频数直方图解释数据 中蕴含的信息。
• 7、体会样本与总体的关系,知道可以通过样 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推断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方 差。
• 8、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 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 9、通过表格、折线图、趋势图等,感受随机 现象的变化趋势。
14
教材
LOG
使用 一、课标内容 第三学段 O
(二)事件的概率
• 1、能通过列表、画树状图等方法列出简单 随机事件所有可能的结果,以及指定事件 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了解事件的概率。
试验者
棣莫弗 布丰 费勒
皮尔逊 皮尔逊
抛掷次数 n
2 048 4 040 10 000 12 000 24 000
“正面向上” 的次数 m
1 061 2 048 4 979 6 019 12 012
“正面向上” 的频率 m n
0.518 0.506 9 0.497 9 0.501 6 0.500 5
——叶圣陶
3
教材
LOG
使用
第一部分
O
探究 法及 其实 施环
节
1.对“探究” 的探究
2.五步教学 环节
4
教材
LOG
使用 1. 对“探究”的探究 O
《辞海》(1989年版)
研究:用科学的方法探求事物的 本质和规律
探究:深入探讨,反复研究
5
教材
LOG
使用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O
“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 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 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 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 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 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 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 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
编写教材时,改变了以往处理这部分内容
时过于偏重计算的做法,而特别注意体现
“通过统计数据探究规律”的归纳思想,
重视反映统计与概率之间的联系,通过频
率来估计事件的概率,通过样本的有关数
据对总体的可能性作出估计等。
19
教材 使用
案例1:
LOG O
历史上,有些人曾做过成千上万次抛掷硬币的试 验,其中一些试验结果见下表:
• 2、知道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可以用频率 来估计概率。
15
教材
LOG
使用
O
二、人教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中 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教材编排特点
16
教材
LOG
使用
O
活动2:趣味测验
•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对教材 十分熟悉。请大家拿出纸笔, 尝试回忆“统计与概率”各 章节内容,越详细越好,最 好能把教师用书中建议的教 学时数也默写出来。
8
教材 使用
学生
进入学习情 境,形成学
活动 习的心理准 备
探究式教学模式
分析问题, 思考初步 方案,形 成行动计 划
收集、分
析、加工、 评价信息
讨论、共享 资源、信息, 解决问题, 内化知识和 方法,意义 建构
LOG O
讨论、反 思、自评、 互评、拓 展、迁移
教学 创设
启发
自主
协作
总结
过程 情境
思考
17
教材
LOG
使用 (一)统计与概率
O
第10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七下)(10)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第20章 数据的分析(八下)(12) 课题学习:体检后的数据分析
第25章 概率初步 (九上)(12)
在编写时,教材注意突出以下特点:
18
教材
LOG
使用
O
(1)侧重于统计和概率中蕴涵的基本思想。
20
教材
LOG
使用 归纳方法
O
对一般的随机事件,在做大量重复试验时,随着试 验次数的增加,一个事件出现的频率,总是在一个固定 数的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
用频率估计概率.
雅各布·伯努利
21
(1654-1705)
教材
LOG
使用
O
(2)注重实际,发挥案例的典型性。
这部分的三章都注意加强探究性和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