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校本作业-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校本作业-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一课时)
一、课堂回顾: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声现象,通过探究,我们知道了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___停止,其发声也就停止。

2.声音靠_______传播的,______、______、______都是能传播声音的介质,由于_______中什么都没有,所以它不能传声。

二、巩固训练:
1、下列关于声音产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C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D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小纸片会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盒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风吹树叶哗哗响,
D
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
B
C
C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叮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11、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
①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 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
②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说话,如果用细铜金属丝连接,则比
尼龙琴弦连接时听到的声音要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
③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外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琴弦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另一方就不能听到了,这是由于_______.
14.为了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小丽同学用如图甲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索.用竖直悬挂
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 ;如图乙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能在_________ 中传播.(2)用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她听到的闹钟声音逐渐_________ ,最终消失.这种现象表明声音不能在_________ 传播.1.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由鼓面的而产生的,并经传入人耳。

15.有四个实验现象: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B、吹响笛子,手指按住不同的孔,发出不同的声音;C、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水平拖过,纸上出现弯曲的图象;D、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能够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实验是:_________ .
16.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的_________ 产生的,并通过_________ 传到人的耳朵.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___ .
17.如图,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会逐渐_________ ,
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声音会逐渐_________ ,可见声音的传播需要
_________ .宇航员在太空中_________ (“能”“不能”)直接面对面交谈,需要通过
_________ 进行交流.
18.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

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19.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 产生的,平时我们听到声音主要是通过_________ 传入我们耳朵里面的;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用牙齿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的琴声,他靠的是_________ .
20、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_________ 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_________ .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二课时
1、(2014•菏泽)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声音
C.振动的物体一定会发出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2.根据声音传播速度和效果的知识,在下列横线上写出对应的原因:
(1)夜晚,进行侦察的侦察员为了及早发现情况,常Array将耳朵贴在大地上倾听远处敌人的人踏地声和车辆的
轰鸣声,其原因是_________ 的缘故
(2)夜晚,把手表放在枕头下睡觉,隔着枕头能清楚
地听到手表的“嘀嗒”声,若把枕头拿掉,反而听不到
这种声音,这是因为_________ 的缘故.
3、右上表格是声在几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v/(m.s﹣1),据以上数据,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至少写2条.
(1)_________ ;(2)_________ .
(2)请你根据所作图象找出温度为15℃时声速为 _________ m/s .
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声速计算问题分类:
一、声与光的问题
这一类题型的计算,关键是抓住声与光运动的路程相同,所用的时间不
同,但由于光速远远大于声速,且日常问题涉及的路程不长。

因此,光
传播所用的时间常可忽略不计,故声传播所用时间近似等于看到光后与
听到声音的时间间隔即∆t S v =/声
例1. (河北)某人看见闪电经过5s 才听到雷声,那么,打雷处到这个人的距离约为___________m 。

例2. (江西)百米赛跑时,起跑点的枪声需要经_______s 时间才能传给终点的计时员。

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问题
此类计算,我们首先要明确声音在两种不同介质中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不同,声音在介质I 中传播快(设速度v 1),所用时间(t 1)少,声音在介质II 中传播慢(设速度v 2),所用时间(t 2)多,两次听到的时间间隔∆t t t =-21,即 ∆t S v S v =-21
例3. 为了测定声音在钢中的传播速度,取一长L =664米的钢轨,在其一端用铁锤沿钢轨方向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记录指出两次响声相隔时间t =1.87s ,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 m s 空=332/,求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

三、回声问题的计算: S v t
=声2
例4. (新疆)人对着山崖喊话,经过t=2s 后听到回声,喊话人到山崖的直线距离是( )
A. 680m
B. 340m
C. 170m
D. 17m
例5、汽车以36km/h 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大山,汽车鸣笛后2s 司机听到回声,求(1)听到回声时汽车可距离高山多远?(2)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
练习6、一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S 1=700m 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S 2=40m 后,司机刚好听到笛声的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

7、汽车匀速驶向一座大山,汽车鸣笛4s 后司机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离大山540m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汽车行驶的速度(2)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
8、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20m 处鸣笛后,继续向前行驶40m 时,司机刚好听到了回声,求司机行驶的速度。

9、汽车以36km/h 的速度匀速驶离一座大山,汽车鸣笛后2s 司机听到回声,求(1)听到回声时汽车可距离高山多远?(2)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
10.打靶时,人在距离靶340m 处开枪,1.5s 后听到子弹击中靶的声音,求子弹离开枪膛的速度是多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