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页第三章牙及牙槽外科[题目答案分离版] 字体:大中小一、A11、干槽症的诊断标准不包括以下哪项A.拔牙后1~2d有剧烈疼痛B.可向耳颞部,下颌下区或头顶部放射C.拔牙窝内空虚D.拔牙窝内有腐败坏死的血凝块E.口腔内可有臭味【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干槽症病因:①创伤学说,认为创伤和感染为主要病因;②纤维蛋白溶解学说,认为创伤或感染可引起纤维蛋白溶解,从而血凝块被破坏,激肽形成,产生剧烈疼痛。
临床上可分为腐败型与非腐败型两类,前者更严重而多见。
主要症状发生在术后3~4天后的持续性疼痛,可向耳颞部放射。
检查时,腐败型者可见拔牙窝空虚,牙槽骨壁表面有灰白色假膜覆盖,创内有腐败坏死物质,有明显臭味;骨壁有明显触痛,创口周围牙龈略红肿;局部淋巴结可有肿大,压痛。
偶有发生张口受限、低热、全身不适等症状者。
治疗原则:清创,隔离外界刺激,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该题针对“干槽症”知识点进行考核】二、A21、女性,56岁,拔除右上后牙后伤口愈合良好,无明显炎症。
半个月后常感伤口疼痛不适,尤其触碰伤口颊侧时有明显疼痛,X线片检查无异常,常见的原因是A.伤口内有残根B.伤口内有肉芽C.干槽症D.骨尖E.神经损伤【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此题是专业知识理解与分析试题,测试考生对拔牙后并发症及其鉴别点的理解。
此题正确答案是骨尖。
拔牙后伤口出现疼痛。
最常见伤口内有残根、肉芽、干槽症、骨尖。
其鉴别点是伤口内有残根或残留的炎性肉芽组织时,患者感觉伤口轻度疼痛不适,主要表现为局部伤口愈合不良,前者X线片有遗留残根,后者局部有炎性肉芽组织增生。
干槽症有持续性剧烈疼痛,并可向耳颞部放射,拔牙创空虚,创腔内有腐败坏死物,有明显臭味。
骨尖表现为伤口愈合良好,无明显炎症,有骨尖处触痛明显。
【该题针对“第三单元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2、某老年患者全口无牙颌进行义齿修复时发现左侧颊系带附着于牙槽嵴顶,影响将来义齿固位,应该采用的治疗措施是A.颊系带矫正术B.牙槽突修整术C.牙槽嵴加高术D.不作处理,改变修复方法E.不作处理,将来通过调磨义齿,进行缓冲【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舌、唇、颊系带过短或附着过低,影响舌及唇颊运动,并伴发音等功能障碍或影响义齿修复,需行手术矫正。
题目明确左侧颊系带附着于牙槽嵴顶,应进行手术矫正。
【该题针对“某老年患者全口无牙颌进行义齿修复时发现”知识点进行考核】3、某患者局麻下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残根,拔牙过程顺利。
但4天后出现发热,右咽侧肿痛明显,后出现张口受限。
白细胞计数11.0×109/L,最可能的原因是A.拔牙创感染B.嚼肌痉挛C.翼颌间隙感染D.咬肌间隙感染E.颊间隙感染【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翼下颌间隙位于下颌支内侧骨壁与翼内肌外侧面之间。
前界为颞肌及颊肌;后为腮腺鞘;上为翼外肌的下缘;下为翼内肌附着于下颌支处;呈底在上、尖向下的三角形。
此间隙中有从颅底卵圆孔出颅之下颌神经分支及下牙槽动、静脉穿过,借蜂窝组织与相邻的颞下、颞、颊、下颌下、舌下、咽旁、咬肌诸间隙相通,经颅底血管、神经还可通入颅内。
1.感染来源常见为下颌智牙冠周炎及下颌磨牙尖周炎症扩散所致;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时消毒不严也可引起翼下颌间隙感染;此外,相邻间隙,如颞下间隙、咽旁间隙炎症也可波及。
2.临床特点常是先有牙痛史,继之出现张口受限,咀嚼、吞咽疼痛。
口腔检查见翼下颌皱襞处黏膜水肿,下颌支后缘稍内侧可有轻度肿胀、深压痛。
由于翼下颌间隙的位置深在,即使脓肿已形成,亦难由临床直接触及波动,常需穿刺方可确定,因而常易延误诊断,致使炎症向邻近间隙扩散,形成颞下、咽旁、下颌下、颌后等多间隙感染,导致病情复杂化。
【该题针对“第三单元牙及牙槽外科”知识点进行考核】4、男性患者,28岁,经去骨、劈开挺出右下近中阻生智齿,4天后出现持续性剧痛,并向耳颞部放散,检查见拔牙窝空虚,牙槽骨壁表面有灰白色假膜覆盖,最可能的诊断是A.牙槽突骨折B.拔牙后肿胀反应C.干槽症D.邻牙在拔牙时受到损伤E.邻牙急性根尖炎【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干槽症病因:①创伤学说,认为创伤和感染为主要病因;②纤维蛋白溶解学说,认为创伤或感染可引起纤维蛋白溶解,从而血凝块被破坏,激肽形成,产生剧烈疼痛。
临床上可分为腐败型与非腐败型两类,前者更严重而多见。
主要症状发生在术后3~4天后的持续性疼痛,可向耳颞部放射。
检查时,腐败型者可见拔牙窝空虚,牙槽骨壁表面有灰白色假膜覆盖,创内有腐败坏死物质,有明显臭味;骨壁有明显触痛,创口周围牙龈略红肿;局部淋巴结可有肿大,压痛。
偶有发生张口受限、低热、全身不适等症状者。
治疗原则:清创,隔离外界刺激,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该题针对“第三单元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5、男,25岁。
左下颌智齿反复冠周炎。
检查见该牙垂直位,大部牙冠被牙龈覆盖,咬合面较下颌第二磨牙略低,分析其拔除阻力主要是A.邻牙阻力B.牙根部骨阻力C.牙冠部骨阻力D.软组织阻力E.外斜线处骨阻力【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大部牙冠被牙龈覆盖。
可以推断拔除阻力有软组织阻力。
垂直位不考虑邻牙阻力。
如需确定硬组织阻力需拍X线片确定具体情况。
【该题针对“第三单元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6、男性,50岁,拔除下颌第一磨牙后,新鲜血液充盈牙槽窝,但不能淹没牙根间隔,正确的处理是A.缝合拔牙创口B.咬除根间隔C.碘仿纱布覆盖D.明胶海绵覆盖E.任其吸收【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拔牙术中拔牙创的处理既很关键,又是容易被忽略的步骤。
牙槽间隔过高的处理办法,只有咬除之,否则会影响拔牙创的愈合过程。
其他备选答案都于事无补。
【该题针对“第三单元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7、女性,62岁,拔16腭侧断根时,牙根阻力突然消失,拔牙窝空虚,捏鼻鼓气时拔牙窝无气体溢出,可能为A.牙根进入腭部黏膜下B.牙根进入鼻腔黏膜上C.牙根进入上颌窦D.牙根进入上颌窦黏膜下E.牙根进入颊侧黏膜下【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此题是专业知识理解与分析试题,测试考生对牙拔除术中并发症的了解。
此题正确答案是牙根进入上颌窦黏膜下,C选项(牙根进入上颌窦)有一定迷惑性。
由于上颌磨牙的牙根与上颌窦底邻近,因此拔牙时,尤其是在去除断根时易引起上颌窦穿孔,如拔除16腭侧断根时,牙根阻力突然消失,拔牙窝空虚,此时断根可能进入上颌窦或上颌窦黏膜下。
这两者区别在于如进入上颌窦黏膜下捏鼻鼓气时拔牙窝无气体溢出,如果进入上颌窦气体可以从牙槽窝内冲出。
部分考生对断根是进入上颌窦还是在上颌窦黏膜下区别掌握不佳。
【该题针对“第三单元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三、A3/A41、男性,30岁。
右下智牙近中位阻生,反复发生冠周炎,现无明显症状要求拔除。
右下第二磨牙远中探诊可疑龋坏。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该题针对“第三单元牙及牙槽外科”知识点进行考核】<1>、在拔除右下智牙前进行的检查内容中最重要的是A.右下智牙冠周的牙龈有无炎症B.右下智牙和第二磨牙的龋坏程度,有无叩痛C.拍摄右下智牙X线片进行阻力分析D.检查患者开口度及关节情况E.询问患者有无麻醉药物过敏【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严格来说,阻生智牙的拔除就是对其脱位阻力的解脱过程。
因此,全面正确地分析阻力是能否成功拔除的关键。
X线片是临床最直观有效的阻力分析工具。
其他选项在智牙拔除之前亦应考虑,但首选应当是阻力分析。
通过X线片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牙阻生情况、牙根形态、周围骨质的密度,有助于阻力的分析。
X线片可显示下牙槽管与牙根的关系和距离。
读片时,要关注邻牙情况,更应注意周围是否存在其他病变,如有可疑之处,必须加拍其他投照位置以明确诊断,切不可贸然拔牙。
<2>、用劈开法拔牙,但因牙冠龋坏未成功充填且患牙出现松动此时应该A.继续再劈B.改用挺出法C.切开去骨D.改用涡轮钻截去近中冠E.延期拔除患牙【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用钻针分牙,多采用横断截开,并可分多块断开取出。
优点在于速度快,震动小。
<3>、出现拔除右下阻生智牙3天后,拔牙窝出现持续性疼痛并向耳颞部放散,检查见拔牙窝内空虚相应的治疗应为A.彻底清创后碘仿纱条填塞隔离刺激B.口服或肌注抗生素防止感染扩散C.拍摄X线片观察右下第二磨牙能否保留,必要时拔除D.探查右下智牙舌侧骨板必要时将之摘除E.局部理疗缓解症状【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主要考查牙拔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干槽症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干槽症主要发生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是由口腔细菌引起的骨创感染。
目前多认为创伤和感染及拔牙窝大是其主要病因。
因此,为了预防干槽症的发生,在拔牙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创伤,拔牙后应尽量缩小拔牙创口,应压迫颊、舌侧骨板,使之复位以缩小创口,并应拉拢缝合牙龈,缝合不可过紧过密,以防术后肿胀;拔牙前后可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干槽症与手术后不打针消炎有关,所以吃东西时候尽量不要用创口处,不要抽烟喝酒。
一旦发生干槽症,治疗原则是彻底清创以及隔离外界对牙齿槽窝的刺激,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
治疗方法是在阻滞麻醉下,用3%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在牙槽窝内放入碘仿纱条。
防止碘仿纱条脱落,还可将牙龈缝合固定一针。
愈合过程为1-2周,8-10天后可取出碘仿纱条,此时牙槽窝骨壁上已有一层肉芽组织覆盖,并可逐渐愈合。
<4>、如患者拔除右下智牙后3天出现疼痛加重,吞咽痛、开口困难、发热,口内检查见右下智牙舌侧黏膜充血、肿胀、压痛明显,最可能的原因为A.术后反应B.咽颊前间隙感染C.干槽症D.舌侧血肿E.舌侧骨板骨折【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咽颊前间隙位于下颌第三磨牙舌侧、翼内肌前缘前方。
咽颊前间隙感染是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又一较常见的并发症,原因是拔牙手术不洁或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时各种原因造成的舌侧骨板骨折。
其主要特点是拔牙后2~3天出现,患者主诉拔牙窝舌侧疼痛,吞咽时明显;局部红肿明显集中于下颌第三磨牙舌侧,无拔牙窝空虚,这一点可与千槽症相鉴别。
【该题针对“第三单元牙及牙槽外科”知识点进行考核】2、男性,33岁,26残冠,根尖病变。
拔除过程中,远中颊根折断,取根时,牙根突然消失,捏鼻鼓气时拔牙窝内有气体溢出。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1>、此时行X线检查首选的投照方法是A.头颅正位片B.上颌侧位体层(磨牙列层)C.头颅侧位片D.全口曲面体层E.华特位片【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发生题目提供的情形时,应首先拍摄X线片,在题中给出的选项中,通过磨牙列的上颌侧位体层片相对适合辅助判断。
<2>、关于牙根进入上颌窦所引起的后果中错误的是A.上颌窦炎B.上颌窦积血C.口腔上颌窦瘘D.邻牙根尖周炎E.牙根排出上颌窦【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口腔上颌窦交通多发生于上颌磨牙取根致牙根移入上颌窦,窦底穿孔;也可因磨牙根尖病变致窦底骨质缺如,搔刮病变时窦底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