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汇率决定基础和变动

汇率决定基础和变动


美国进口100英镑的商品,美国支付英镑, 如果外汇市场汇率为£1= $ 4.9000,美国
有两种选择:
①美国支付490美元; ②美国利用市场把486.65美元变为黄金运 往英国,熔化后制成100 英镑。美国对这
两种选择的费用进行比较,
(490>486.65+3),那么美国会选择第二 种方法输出黄金。
黄金输送点
❖ £1=$4.8665±0.03 ❖ 超过£1=$4.8665+0.03= 4.8965输出黄金 ❖ 低于£1=$4.8665--0.03= 4.8365输入黄金
❖ 美国出口价值100英镑的商品,要收取英镑, 如果外汇市场汇率为£1=$4.7000,美国会 对汇率及费用进行比较①直接用英镑换美元, 美国人收入470美元;②将100英镑变黄金, 运回美国,将黄金再换成美元为486.65美元, 减去运费3美元,仍然得到483.65美元,远比 将英镑带回美国收益大。所以,美国人会选择 第二种方法输入黄金。
第一节 汇率决定的基础
汇率产生以来,它的价值基础经历了不同的 发展阶段
一、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
自1816~1936年的120年时间里,世界 各国普遍实行了金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 ▪ 广义的金本位制包括 金块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
▪ 狭义的金本位制指金币本位制,也称金铸 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
(一)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 汇率波动幅度受黄金点输送点制约。
▪ 黄金点也称黄金输送点,由黄金输出点和黄 金输入点构成。
黄金输入点=铸币平价-黄金运费(汇率波动下限) 黄金输出点=铸币平价+黄金运费(汇率波动上限)
黄金输出点和黄金输入点统称为黄金输送点 外汇市场的汇率以黄金输送点为界限,围 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
❖ 但外汇市场买卖时汇率围绕的铸币平价,价格在 黄金输送点内波动。黄金输送点=铸币平价±运费
▪ 铸币平价是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
▪铸币平价:两个实行金本位制度的国家货币单位的 含金量之比
例如: 十九世纪末期,1英镑金币的重量为123.27格令, 含纯金量为113格令,1美元金币的重量为25.8格令,含纯金量 为23.22格令
即英镑与美元之间的铸币平价为:
113格令 23.22格令
=4.8665
法郎以上方可兑换)
金汇兑本位制的特点:
① 国内不流通金币,只流通银行券。
② 银行券不能兑换黄金。
③ 本国货币和另一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 货币保持固定比价。
▪ 两种本位制的特点决定了各国银行券均有 过量发行的可能,不能稳定地代表一定的 黄金量,因此,两种本位制下汇率均失去 了稳定的基础。
▪ 1936
1936年至今,均为纸本位时期.根 据纸币流通是否代表黄金量,可分为两个 阶段:
(一)货币黄金化时期(布雷顿森林体系)
1、1936年-1945年 ▪ 国际金融发展史上的混乱时期,各国普遍实
行严格的贸易保护和货币保护。
▪ 黄金平价是这一时期汇率决定的价值基础。
▪ 黄金对货币价值的形成仍有决定性的作用。
(二)金块、金汇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 黄金平价是金块、金汇兑本位制度下汇 率决定的基础
▪ 黄金平价是两国货币所代表金量的比
金块本位制的特点:
① 国内不流通金币,只流通银行券。
② 银行券的价值与一定量的黄金保持等值关系。
③ 银行券不能自由兑换金币,但因国际支付或 工业方面需要,可请求兑换一定数量以上的 金块。 (如英国1925年规定在1700英镑以上,法国1928年规定在215000
由此可见,1英镑金币的含金量是1美元金币含金量的4.8665倍, 即1£=4.8665$,其构成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
▪ 由铸币平价所决定的兑换比率,只是两国货 币兑换的基本标准,并不是外汇市场上的汇 率。
▪ 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受外汇供求关系的影响, 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其波动界限是黄金 输送点。
$4.8965 美国购买黄金运往英国
$4.8665
+0.03 -0.03
$4.8365 用英镑购买黄金运回美国
黄金输送点
❖ 以£1=$4.8665为例,假设英美之间运送黄 金的各项费用为$0.03,则汇率应在 $4.8665±0.03之间波动。这是基准汇率,铸 币平价决定的,是由含金量计算出来的,通过 黄金运送可以实现的汇率。
结论: 在两国同种商品的价值量相同的条件下,
通过比较两国纸币购买力或物价水平,即可得 出两国纸币的交换比率——汇率。
强调: 两国纸币购买力比较,必须是同种商品具
有相同价值量。同时参与国际市场交换,具有 国际价值。
购买力平价理论
(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斯塔夫·卡塞尔被认为是购 买力平价的创立者(1916年)。
▪ 纸币流通中所代表的真实价值表现为纸币具 有的购买力。
▪ 两国纸币购买力水平构成汇率决定的价值基 础。
▪ 例如一辆汽车在英国卖10000 £,同样的一辆 汽车在美国卖15000 $,则£1= $1.5
纸币购买力的概念
纸币购买力是指单位纸币购买商品或劳务 的能力。纸币购买力高低,是纸币所代表的价 值和商品价值对比的结果。在商品价值不变的 情况下,单位纸币买回的同种商品越多,说明 该纸币的购买力越高,或者说它所代表的价值 量越大。反之,则说明该纸币的购买力越低, 或者说它所代表的价值量越小。
基本内容:
卡塞尔认为货币价格取决于它对商品的 购买力,两国货币兑换的比率由两国货币 各自具有的购买力的比率所决定。购买力 比率亦即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具有两种形式:
一是绝对形式的购买力平价,主要
说明在某一时点上汇率的决定,即在某一 时点上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取决于两国货 币的购买力之比。由于货币购买力即是物 价水平的倒数,所以绝对形式的购买力平
2、1945年-1973年
▪ 战后世界各国普遍实行了不兑换纸币制度。
▪ 黄金对货币价值的形成仍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 各国通过黄金市场价格以法令的形式规定纸 币代表的黄金量。
▪ 黄金平价是这一时期汇率决定的价值基础。
(二)货币非黄金化时期(不规定纸币含金 量阶段)汇率决定基础:购买力平价
▪ 70年代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黄金不 再作为货币价值的基础,纸币流通非黄金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