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

口服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和地高辛是常 用药,普罗帕酮可作为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预防AVNRT复 发的二线药物。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1.5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
1.5.1隐匿性旁道 旁道只有逆向传导功能。
AVRT以房室结前向传 导,旁道逆传。
治疗:同AVNRT治疗。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1.3.2多源性房速 是一种不规律的房速,其特点是P波形态多变,
频率不一、节律不整,有时不易与房扑鉴别。 最常见的原因是肺部疾病,其次是代谢或电
解质紊乱和洋地黄过量所致。 治疗: (1)一般针对原发的肺部疾病或纠正电解质紊乱。 (2)慢性期治疗可选用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1)用于控制房颤和房扑的心室率,减慢窦
速。口服80-120mg q8h,可增加到160mg q8h, 最大剂量480mg/d, 老年人酌情减量。 (2)静注用于终止室上速和某些特殊类型的 室速。剂量5-10mg/5-10min静注,如无效, 15min后可重复5mg/5min。
(2)三磷酸腺苷:10mg, 2s内注射,2min内不中止可再以 15mg, 2s内注射。一次静注>15mg, 副作用发生率增高。
优点:这两药半衰期极短,起效快,1-2min内效果消失,无 负性肌力,可用于心力衰竭和低血压患者。
副作用:常有颜面潮红、头痛、恶心、呕吐、咳嗽、胸闷和 胸痛等副作用。严重的副作用有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 故对有窦房结和房室结传导功能障碍的患者不适用。在哮 喘患者禁用,严重冠心病患者慎用。
律失常药物, (2)如症状十分明显者可考虑使用β-受体阻
滞剂。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1.3房性心动过速 1.3.1局灶性房速
指起源于心房某一局灶部 位的规律性心动过速。
心房激动由该起源点向心 房其它部位呈离心性传导。
心房率通常在100-250次/ 分,很少达到300次/分。可以 呈短阵,阵发持续性或无休止 性。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1.5.2显性旁道治疗 (1)射频消融术为一线治疗。
(2)对已知有预激的心动过速患者,不选用腺苷, 因为腺苷有诱发房颤(1-15%)的可能。不选用 维拉帕米,因为维拉帕米会诱导房室结逆传。
(3)经旁道前向传导的宽QRS波心动过速,选用普 罗帕酮或胺碘酮,不用仅影响房室结传导的药物: 腺苷、β-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和洋 地黄。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2.3地尔硫卓 (1)用于控制房颤和房扑的心室率,减慢窦
速。静注负荷量:15-25mg(0.25mg/kg), 随后5-15mg/h静滴。如首剂负荷量心室率 控制不满意,15min后再给负荷量。静注时 需监测血压。 (2)口服起始剂量30mg q6h, 平均有效剂量 90-360mg/d。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2.4普罗帕酮:适用于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 (1) 口服初始剂量150mg q8h。如需要,3-4d后
加量到200mg q8h。最大剂量200mg q6h。如原 有QRS波增宽者,剂量不得>150mg q8h。 (2)静注可用1-2mg/kg,以10mg/min静注,单次最 大剂量不超过140mg。 (3)副作用为室内传导障碍加重,出现负性肌力作 用,诱发或加重心衰,造成低心排血量状态,进 而室速恶化。因此,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和室 内传导障碍相对禁忌或慎用。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张进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1.1窦性快速心律失常 (1)生理性窦速 (2)不适当的窦速 (3)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治疗 (1)生理性窦速首先去除病因。 (2)药物治疗首选β-受体阻滞剂,其次可选用维拉
帕米或地尔硫卓。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1.2房性期前收缩 见于器质性和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治疗 (1)去除或控制诱发因素后一般不需用抗心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1.8 妊娠并发室上性心律失常
• 几乎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均可不同程度地穿透胎盘屏障,
因此必须考虑药物对胎儿的不良作用。
• 对于房室结依赖性心动过速的急性转复,先用迷走刺激法,
如无效可用腺苷治疗,通常是安全的。
• 直流电复律在妊娠各阶段都是安全的,必要时可运用。 • 预防性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地高辛或β-受体阻滞剂为一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1.7 房扑 又称为大折返性 房速,沿三尖瓣环 逆钟向折返最常 见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1.7.1 对房扑复律有效的药物: (1)伊布利特成功率为38-76%,转复时间平均为
30min。 (2)普罗帕酮成功率为40%,普罗帕酮必须与β-受
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合用,因为普 罗帕酮会减慢房扑频率,引起1:1房室传导。 (3)索他洛尔成功率为19%。 (4)电转复的成功率95-100%。 1.7.2 房扑心室率的控制:β-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 或地尔硫卓优于洋地黄、胺碘酮。
(4)预激并房颤首选电复律治疗。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1.6交界性心动过速 1.6.1局灶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起源于房室结或His束,心房和心室均不参与。心电 图特征为:心率110-250次/分,窄QRS波或典型束支阻滞 图形,常存在房室分离,但也可看到1:1逆传现象。电生 理检查每次心室除极前均有H波。这是一种非常少见的心 律失常,带有原发或先天的性质。 治疗:
1.5.2显性旁道 旁道有前向传导功能,在心
电图上表现为有预激图形。如 AVRT以房室结前向传导,旁道 逆传,表现为窄QRS波心动过 速;如AVRT以旁道前向传导, 房室结或另一旁道逆传,表现 为宽QRS波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1.5.2显性旁道
图19B S1S2S3法诱发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的心律规整,频率214bpm。QRS波宽大,起始部粗钝,宽 大畸形的QRS波群与诱发前窦性心律相同,呈现完全B型预激图形。为逆 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2.5洋地黄类:用于终止室上速或控制房颤心室率。 西地兰0.4-0.7mg稀释后静注,可以再追加,24h 内不应>1.2mg, 或地高辛0.125-0.25mg/d口服。
洋地黄类特别适用于心功能不全患者,不足之处 为起效慢,对体力活动等交感神经兴奋时的心室 率控制不满意,必要时与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 剂或钙离子拮抗剂同用。
1.4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 适当的房早出现诱发AVNRT
• 快径前向传导阻滞
• 传导沿慢径前传,再沿快径
回传,形成折返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1.4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治疗: (1)射频消融术为一线治疗。 (2)迷走神经刺激。 (3)急性期药物治疗
首选:腺苷或三磷酸腺苷,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其次:普罗帕酮, 西地兰和胺碘酮也可考虑使用,但起效慢。 (4)预防性药物治疗
在成年人,局灶性房速多 见于基础心脏病患者,也可见 于正常心脏。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1.3.1局灶性房速治疗 1.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电复律 2.血流动力学稳定:腺苷、β-受体阻滞剂、维拉帕
米、地尔硫卓、普罗帕酮、胺碘酮和索他洛尔复 律 3.室率控制(排除洋地黄中毒):首选β-受体阻滞 剂、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 4.预防性治疗:β-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或地尔硫 卓。
线药物,洋地黄类可安全用于孕妇,但疗效不确切。普萘 洛尔和美托洛尔通常是安全的,但最好不要在头3个月内 使用,有报道称可引起子宫内生长迟缓等不良作用。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2.常用抗室上性心律失常药物用法
2.1腺苷和三磷酸腺苷:适用于终止室上速。
(1)腺苷:3-6mg, 2s内注射,2min内不中止可再以612mg, 2s内注射。
这种心律失常多与运动或应激有关,一般对β-受体阻 滞剂有一定效果。导管射频消融可根治。
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1.6.2 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它是一种良性心律失常,但起源是病
理性的,提示存在严重的病理状态,如洋 地黄中毒、低血钾、心肌缺血、心脏手术 后、还可出现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伴低氧血 症和炎症性心肌炎。心率70-110次/分,常 有1:1的房室关系。 治疗:主要是纠正基础病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