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制药工艺学习题汇总

生物制药工艺学习题汇总

第三章填空题1. 反应溶剂直接影响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反应方向、反应深度、产品构型等。

2.水、乙醇、乙酸、乙二胺等属于质子溶剂,乙醚、二氯甲烷、丙酮、吡啶等属于非质子溶剂,甲苯、正己烷、环己烷等属于惰性溶剂。

选择题1.可逆反应属于( A )A. 复杂反应B. 平行反应C. 基元反应D. 简单反应3.在溶剂的作用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B )A.使反应分子能够分布均匀、增加分子间碰撞和接触的机会、有利于传热和散热。

B.溶剂必须是易挥发的C.溶剂必须是惰性的,不能与反应物或生成物反应D.溶剂直接影响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反应方向、反应深度、产品构型等简答题单分子反应,双分子反应,一级反应,二级反应之间的关系?答:在某基元反应过程中若只有一分子参与反应则称为单分子反应。

多数的一级反应为单分子反应。

当相同或不同的两分子碰撞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反应称为双子反应,即为二级反应。

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化学合成药物工艺研究的主要内容有7个:配料比、溶剂、温度和压力、催化剂、反应时间及其监控、后处理、产品的纯化和检验。

第四章1.简述天然提取法制备手性药物的一般步骤?答:①酶法分析②酶催化的还原反应③酶催化的氧化反映④酶催化的不对称合成反应⑤酶催化的转氨基化作用2.什么是手性药物,其构型与活性的特点是什么?答:具有药理活性的手性化合物就是手性药物。

①两个对映体具有相同的药理作用。

②两个对映体中的一个有药理活性,另一个则无明显作用。

③两个对映体的药理作用不同,上市后用于不同的适应症。

④在消旋体中增加一种对映体的比例可调整临床疗效。

⑤两个对映体中的一个有治疗价值,另一个则有不良作用。

第五章选择题1、氯霉素抗菌谱广,而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D)A、二重感染B、胃肠道反应C、对肝脏严重损害D、对造血系统的毒性E、影响骨、牙生长2、与氯霉素特点不符的是(A)A、口服难吸收B、易透过血脑屏障C、适用于伤寒的治疗D、骨髓毒性明显E、对早产儿、新生儿可引起灰婴综合症3、氯霉素的下述不良反应中,哪项是与剂量和疗程无关的严重反应?(A)A、不可逆的再生障碍性贫血B、灰婴综合征C、可逆的各类血细胞减少D、溶血性贫血E、出血现象4、可能拮抗氯霉素抗菌作用的药物是(C)A、磺胺类B、庆大霉素C、红霉素D、四环素E、多黏菌素填空题1、氯霉素有 2 个手性中心, 4 个光学异构体.2、利用氯霉素生产工艺中副产物可以生产除草剂-杀草铵.邻硝基乙苯简答题1、对硝其-α-溴代苯乙酮的制备中水含量有何影响?为什么?答:水分存在时与溴化氢反应,诱导其延长或基本不起反应,因此对硝基苯乙酮溴代反应时,水分存在不利于反应,必段严格控制溶剂的水份第六章选择题:1.具有明显抗癌作用的紫杉醇来源于。

(B)A松属植物 B红豆杉属植物 C三尖杉属植物 D银杏属植物2、水解得到的紫杉醇粗品可以用(A)方法进行纯化:A柱色谱、重结晶 B过滤 C蒸馏 D 渗析3、紫杉醇难溶于(A)A水 B甲醇 C二氯甲烷D乙腈4、紫杉醇有独特的抗癌机制,其作用的靶点是(D)和细胞周期中至关重要的微管蛋白。

A减数分裂 B 无丝分裂 C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 D有丝分裂5、下列与紫杉醇有相同作用机制的是AA多烯紫杉醇 B氯霉素 C青霉素D头孢菌素6、不同的侧链原料出发,可以有多条半合成紫杉醇的路线,其中,以()为最优。

Aβ-内酰胺型侧链前体为原料B双链不对称氧化法C醛醇反应法D顺式肉桂酸乙酯为原料7、紫杉醇有复杂的化学结构,属于AA三环二萜类化合物B二环三萜类C三环三萜类D二环二萜类8、在紫杉醇的制备过程中,由于溶剂四氢呋喃很容易吸收水分,故将四元环溶入时必须在(C)保护下操作。

A乙醇B盐酸 C惰性气体D氮气9、半合成的紫杉醇的侧链大致分为A非手性侧链B手性侧链C侧链前体物D。

ABC10、对于β-内酰胺侧链合成的过程,环加成的产物为(C)A单一顺式结构体B单一反式结构体C单一顺式或反式结构体D不单一顺式结构体二、填空题1、紫杉醇难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二氯甲烷和乙腈等有机溶剂。

2、紫杉醇的生产工艺路线主要有天然提取工艺路线和生物合成工艺。

3、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作用,其作用靶点是有丝分裂和细胞周期中至关重要的微管蛋白。

4、紫杉醇是红豆杉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存在红豆杉属植物的树皮和针叶中。

5、紫杉醇分子由一个二萜母环和一个苯基异丝氨酸侧链组成,因此半合成紫杉醇原料分为母环和侧链两部分。

6、半合成紫杉醇的侧链大致分为非手性侧链、手性侧链和侧链前体物三大类。

7、合成手性紫杉醇侧链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有双键不对称氧化法和醛醇反应法两种。

8、半合成紫杉醇时使用的手性侧链是 2R,3S -苯基异丝氨酸衍生物。

简答题:1、紫杉醇半合成路线的策略是什么?答:研究发现,红豆杉植物中除紫杉醇外,还有大量母环结构与紫杉醇类似的化合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巴卡亭III和10-去乙酰基巴卡亭III(10-DAB).紫杉醇的半合成过程的基本策略,就是以天然存在的紫杉醇母环结构类似物巴卡亭III和10-DAB为基本原料,在其C-13位接上化学合成的侧链,以此制备紫杉醇的方法。

2、简述紫杉醇的作用机制:答:紫杉醇属有丝分裂中的微管抑制剂,紫杉醇具有聚合和稳定细胞内微管的作用,致使快速分裂的肿瘤细胞在有丝分裂阶段被牢牢固定,使微管不再分开,可阻断细胞于细胞周期之G2与M期,使癌细胞复制受阻断而死亡3、简述紫杉醇分离纯化工艺过程:由石油醚固-液萃取、碱洗、己烷沉淀、一次层析、一次结晶、溴加成、二次层析和二次结晶8道工序构成。

第七章选择题1关于头孢菌素C的说法错误的是 DA头孢菌素C分子中存在两个羧基,一个氨基 B在中性或偏酸性环境中显酸性,带负电荷C头孢菌素C钠盐含2个结晶水 D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2、发酵培养基成分除了碳源和氮源,还需要硫源。

头孢菌素C的产量与(A)的量成正比A蛋氨酸与硫酸盐B丝氨酸与硫酸盐C蛋氨酸与碳酸盐D谷氨酸与硫酸盐3、顶头孢菌素在深层培养条件下有(B)种类型:A菌丝型、萌芽型、节孢子型B菌丝型、节孢子型、萌芽型和分生孢子型C节孢子型、萌芽型和分生孢子型D球形、萌芽型、分生孢子型和节孢子型4、由7-ACA半合成头孢菌素发展迅速,主要有几个位点:DA1 B2 C3 D45、7-氨基头孢烷酸的生产过程:AA酯化-氯化-醚化-水解 B氯化-醚化-水解-酯化C醚化-水解-酯化-氯化 D水解-酯化-氯化-醚化6、微生物的酶酰化路线的生产工艺,多采用(A)技术A固相酶B液相酶C气相酶D液相梅与固相酶7、头孢氨为白色粉末,不溶于DA水B乙醇C氯仿D B和C8、7-氨基头孢烷酸的工艺流程广泛利用的是BA酶水解法B化学裂解法 CA和B D发酵9、下面不属于半合成抗生素的是BA头孢菌素B 青霉素C舒巴坦D阿奇霉素10、头孢菌素与青霉素比较,过敏反应发生率AA较低 B较高 C一样高 D一样低填空题1、头孢菌素分子中,可供改造的部位有四个。

即7-酰胺基部分、7-氢原子、环中的硫原子和3-位取代基。

2、头孢菌素与青霉素是两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环是该类抗生素发挥生物活性的必须基团,可以开环、发生酰化作用,干扰细菌的转肽酶,阻断其交联反应,使细菌不能合成细胞壁而破裂死亡,最终抑制细菌生长。

3、头孢菌素具有高效、光谱、低毒、耐酶等优点。

4、半合成头孢菌素类与本合成青霉素的生产工艺路线类似,主要有微生物酰化法、化学酰化法和以工业生产的廉价青霉素为原料的青霉素扩环法三种。

5、头孢菌素的合成主要是化学酰化法,大多数都是7位和3位侧链同时改造的产物,。

6、顶孢头孢菌在深层培养条件下有四种类型:菌丝型、萌芽型、节孢子型和分生孢子型。

7、头孢菌素的生产在国内主要有三条工艺路线,苯甘氨酰氯与7-ADCA缩合法、苯甘氨酸无水酰化法和微生物酶酰化法。

8、苯甘氨酸无水酰化路线的生产工艺的原理是,以甘氨酸为原料,进行二次酰基化;将7-ADCA与三甲基氯硅烷反应得到二硅烷基化的产物9、头孢菌素类化学酰化路线中3位取代:3位侧链最有效的改造途径是以亲核取代基取代7-ADCA上的乙酰氧基。

10、头孢菌素C分子中存在两个羧基和一个氨基,在中性和偏酸性的环境里呈现酸性,带负电荷。

简答题1、半合成头孢菌素主要结构改造的位置?化学酰化法和微生物酶酰化各有什么优缺点?答:可何改造的部位有四个,即7-酰氨基部分,7-氢原子,环中的硫原子和3-位取代基;采用化学酰化法酰化具有专属性强,副反就少,反应条件温和,产品纯度高等优点。

2、7-ADCA有几条生产路线?有哪些不同?答:有两条,用头孢菌素C为原料通过两种方法-酶水解法和化学裂解法得到7-ACA,然后再脱乙酰基,便可得到7-ADCA。

酶水解法难度大,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而化学裂解法虽然操作较为复杂,对生产设备要求高,但工艺较为稳定和成熟。

3、在半合成制备头孢菌素过程中,哪些步骤采用化学合成?哪些步骤采用生物合成?答:在化学酰化路线中,7位的酰化和3位的取代采用化学合成。

在酶化法生产路线中,酶进行水解,采用生物合成。

4、苯甘氨酰氯与7-ADCA综合法中加入对甲苯磺酸的作用?答:加入对甲苯硝酸的作用是7-ADCA酯从反应系中分离出来。

5、微生物酶酰化法生产头孢氨苄是否可以工业化?答:可以工业化,酶酰化法专属性强,副反应少,反应条件温和,产品纯度高,随着酶活力与工艺的改进,酶酰化法将进一步发展并逐步工业化第八章填空题1. 氢化可的松又称皮质醇。

2. Oppenauer氧化反应常用的氧化剂为环己酮,催化剂为异丙醇铝。

3. 氢化可的松半合成工艺中最大的副产物是表氢可的松,可转化为可的松、氟氢可的松等加以利用。

4.氢化可的松属于甾体化合物,具有环戊烷并多氢菲母核。

5、孕甾二烯-3β-醇-20-酮-3-醋酸酯的制备三个步骤:将薯芋皂素经裂解,氧化和水解得双烯醇酮醋酸酯6、合成氢化可的松的原料有薯蓣皂素、剑麻皂素、番麻皂素、豆甾醇、胆甾醇(写4个)等。

我国主要以薯蓣皂素为半合成的起始原料。

选择题1. 在我国合成氢化可的松的主要原料为( A )A. 薯蓣皂素B.胆甾醇C. 豆甾醇D. 剑麻皂素2. 关于Oppenauer 氧化叙述错误的是( D )A. 其氧化剂可为环己酮B. 其催化剂为异丙醇铝C. 其可逆反应为Meerwein-Ponndorf还原D. 不需要无水条件下操作3. 氢化可的松半合成工艺中最大的副产物是( B )A. 可的松B.表氢可的松C. 氟氢可的松D.醋酸可的松4. Oppenauer 氧化中的催化剂是( A )A. 异丙醇铝B. 氢氧化铝C. 环己酮D. 丙酮5. Oppenauer 氧化中的氧化剂是(C )A. 异丙醇铝B. 叔丁醇铝C. 环己酮D. 丙醛简答题1.氢化可的松制备过程中为什么先抽真空后加热?答:因为空气中含有水,醋酐遇水容易水解,如果不抽真空,则醋酐会与空气中的水发生反应,抽去空气后,再加热,则醋酐就在无水环境下进行得到好的产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