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朗诵诗歌的兴趣;
2、提高学生朗诵水平;
3、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诗歌朗诵技巧。
教学难点:学生朗诵练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步骤及过程:
一、导入。
听音频《我爱这土地》感受朗诵的艺术。
二、新授。
学习诗歌,朗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技巧。
那么朗诵有哪些技巧呢?(学生初测回答)
(一)展示朗诵技巧。
一、了解作品,注意感情,贴近作者心情。
二、停顿和连贯。
三、重音。
四、语速。
五、语调。
六、登台与声音技巧的结合。
(二)细解技巧。
作品及作者介绍。
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了解,能够体会作者创作诗歌时的心境。
在诗歌的“意象”中,往往饱含诗人的喜怒哀乐,蕴含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停顿是朗诵一种非常有效的表达艺术.朗诵中运用了停顿艺术, 能使整个演讲抑扬顿挫、起伏跌宕、连贯畅通,让听众享受到一种语言的节奏美。
连贯是朗诵过程中,思想情感一直处于积极的运动状态,在意思延续或激情澎湃的地方,必须一气呵成,这就需要用语流连贯的表达技巧。
重音是指那些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的字、词或短语在朗诵时要加以强调的技巧。
重音是通过声音的强调来突出意义的,能给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词增加分量。
(三)小试牛刀。
朗诵《乡愁》先听范读,再分组活动比赛朗诵,过程中渗透技巧点评,最后老师范读。
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四)继续讲解其他技巧。
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
松。
说话的语速是由说话人的感情决定的。
一般来说,热烈、欢
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
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
语调分四种。
1.升调。
前低后高,语势上升。
表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
(真的吗?)
2.降调。
前高后低,语势渐降。
表肯定、坚决、赞美、祝
福等感情。
(的确如此!)
3.平调。
语势平稳舒缓,用于陈述说明,表庄严、悲痛、
冷淡等感情。
4.曲调。
语调弯曲,常用表示讽刺、厌恶、反语、言外之意
等语气。
(有意义吗?)
朗诵练习《囚歌》师生分句体会语调。
《囚歌》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平调,冷眼旁观)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平调)
一个声音高叫着:(↗曲调,嘲讽)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曲调,诱惑)
我渴望自由,(→平调,庄严)
但我深深知道——(→平调)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升调,蔑视,愤慨,反击)
我希望有一天——(→平调)
地下的烈火,(稍加上扬,语意未完)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降调,毫不犹豫)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降调,沉着、坚毅、充满自
信)
最后,如果需要登台需要注意什么呢?
眼神:做到目视前方,用眼神传达感情。
面部表情:不可表情过火,矫揉造作。
手势和动作:少而清楚,限于胸前,如果太远便会缺乏力量,腰部
以下不有动作,身体不能经常移动。
台风仪态:优雅自然,行动不急不缓,修饰仪表,端正态度。
自信最重要!
(五)作业:诗歌朗诵练习,带感情朗诵《囚歌》。
(六)听《祖国啊亲爱的祖国》音频,整体体会今天所学的朗诵技巧。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