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轴向拉(压)杆截面上的应力

轴向拉(压)杆截面上的应力

图5-6
轴向拉(压)杆截面上的应力
【解】(1)内力分析。取结点D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图如图56(b)所示,求各杆轴力:
∑Fy=0,FNBD·cos 45°-F=0,FNBD=2F=31.4 kN ∑Fx=0,-FNCD-FNBD·sin 45°=0,FNCD=-F=-22.2 kN可见, BD杆受拉,CD杆受压。 (2)求各杆的应力。 根据公式(5-2)可得
工程力学
Hale Waihona Puke 轴向拉(压)杆截面上的应力
1.1 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
在已知轴向拉压杆横截面轴力的情况 下,确定该横截面的应力,必须要首先了 解横截面上应力的分布规律。由于应力分 布与构件变形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物理关系, 因此可以从杆件的变形特点上着手,分析 应力在横截面上的变化规律。
轴向拉(压)杆截面上的应力
现以拉杆为例,杆的横截面积为A,受轴向拉力F的作
用,如图5-7(a)所示。为了研究任意斜截面上的应力,用
一个与横截面夹角为α的斜截面m—m,将杆分成两部分
[见图5-7(b)]。用Aα表示斜截面面积,用pα表示斜截面 上的应力,Fα表示斜截面上分布内力的合力。按照研究横截 面上应力分布情况的方法,同样可以得到斜截面上各点处的
轴向拉(压)杆截面上的应力
【例5-3】
工程力学
首先取一等直杆,在其表面等间距地刻画出与杆轴线平行的 纵向线和垂直轴线的横向线,如图5-5(a)所示。当杆受到拉力 F作用时,观察变形后的杆件,发现:纵向线仍为直线,且仍与 轴线平行;横向线仍为直线,且仍与轴线垂直;横向线的间距增 加,纵向线的间距减小,变形前横向线和纵向线间相交得到的一 系列正方形都沿轴向伸长,横向缩短,变成一系列矩形,如图55(b)所示。根据观察到的变形现象和材料的连续性假设,可以 由表及里地对杆件内部变形做出如下假设:变形前为平面的横截 面,在变形后仍然保持为平面,并且垂直于轴线,只是各横截面 沿杆轴线间距增加,此即为平面假设。
轴向拉(压)杆截面上的应力
由内力、应力的概念可知,横截面上应力的合力即 为横截面上的轴力FN,由于轴力垂直于横截面,可知拉压 杆横截面上只有垂直于截面的正应力σ,因此有
即 (5-2)
式中,A为横截面面积。正应力的正负号随轴力的正 负号而定,即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
轴向拉(压)杆截面上的应力
【例5-2】
其中,BD杆承受拉应力,CD杆承受压应力。
轴向拉(压)杆截面上的应力
1.2 轴向拉压杆斜截面上的应力
前面分析了等直杆拉伸或压缩时横截 面上的应力。但实验表明,铸铁试件受压 时,并不是沿着横截面方向发生破坏,而 是沿着斜截面方向破坏。所以需要研究拉 (压)杆在任意斜截面上的应力情况。
轴向拉(压)杆截面上的应力
应力pα相等的结论。再由左段的平衡条件[见图5-7(b)] 可知
F=Fα
(a) (b)
轴向拉(压)杆截面上的应力
图5-7
轴向拉(压)杆截面上的应力
轴向拉(压)杆截面上的应力
可见,轴向拉伸(压缩)时,在杆件 的横截面上,正应力为最大值;在与杆件 轴线成45°的斜截面上,即α=45°时,切 应力为最大值,且τmax=σ2。此外,当α= 90°时,σα=τα=0,这表示在平行于杆件 轴线的纵向截面上无任何应力。
轴向拉(压)杆截面上的应力
图5-5
轴向拉(压)杆截面上的应力
由于杆件的连续性假设,可假想杆件是 由许多纵向纤维所组成的,由平面假设可以 推断,两任意横截面间的纵向纤维具有相同 的伸长变形。由于材料是均匀的,不难想象, 各纵向纤维变形相同,受力也应相同,由此 可以推断横截面上各点处的应力均匀分布, 如图5-5(c)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