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長編第一冊李常生整理9/28/2013提要《續資治通鑒長編》五百二十卷,宋李燾撰。
燾有《說文解字五音韻譜》,已著錄。
燾博極群書,尤究心掌故。
以當時學士大夫各信所傳,不考諸實錄札史,家自為說。
因踵司馬光《通鑒》之例,備采一祖八宗事蹟,薈稡討論,作為此書。
以光修《通鑒》時先成《長編》,燾謙不敢言《續通鑒》,故但謂之《續資治通鑒長編》。
《文獻通考》載其《進書狀》四篇。
一在隆興元年知榮州時,先以建隆迄開寶年事一十七卷上進;一在乾道四年為禮部郎時,以整齊建隆元年至治平四年閏三月五朝事蹟共一百八卷上進;一在淳熙元年知瀘州時,以治平後至靖康凡二百八十卷上進;一在淳熙元年知遂甯府時,重別寫呈,並《舉要》、《目錄》計一千六十三卷、六百八十七冊上進。
故周密《癸辛雜識》稱,韓彥古盜寫其書,至盈二廚。
然《文獻通考》所載,僅《長編》一百六十八卷、《舉要》六十八卷,與《進狀》多寡迥殊。
考陳振孫《書錄解題》,稱其卷數雖如此,而冊數至逾三百,蓋逐卷又分子卷,或至十餘云云。
則所稱一千六十三卷者,乃統子卷而計之,故其數較多矣。
又據燾《進狀》,其書實止於欽宗。
而王明清《玉照新志》稱紹興元年胡彥修疏,在《長編》一百五十九卷注後,則似乎兼及高宗。
或以事相連屬,著其歸宿,附於注末,如《左傳》後經終事之例歟。
《癸辛雜識》又稱“燾為《長編》,以木廚十枚,每廚抽替匣二十枚,每替以甲子志之。
凡本年之事有所聞,必歸此匣。
分日月先後次第之,井然有條”云云,則其用力之專且久,可概見矣,其書卷帙最多,當時艱於傳寫,書坊所刻本及蜀中舊本已有詳略之不同。
又神、哲、徽、欽四朝之書,乾道中只降秘書省依《通鑒》紙樣繕寫一部,未經鏤版,流播日稀。
自元以來,世鮮傳本。
本朝康熙初,昆山徐乾學始獲其本於泰興季氏,凡一百七十五卷。
嘗具疏進之於朝。
副帙流傳,無不珍為秘乘。
然所載僅至英宗治平而止,神宗以後仍屬闕如。
檢《永樂大典》宋字韻中,備錄斯編,以與徐氏本相較,其前五朝雖大概相合,而分注考異,往往加詳。
至熙甯迄元符三十餘年事蹟,徐氏所闕而朱彝尊以為失傳者,今皆粲然具存,首尾完善,實從來海內所未有。
惟徽、欽二紀原本不載,又佚去熙寧、紹聖間七年之事,頗為可惜。
然自哲宗以上,年經月緯,遂已詳備無遺。
以數百年來名儒碩學所欲見而不得者,一旦頓還舊物,視現行諸本增多幾四五倍。
斯亦藝林之钜觀矣。
昔明成化中詔商輅等續修《通鑒綱目》,時《永樂大典》庋藏內府,外庭無自而窺。
竟不知燾之舊文全載卷內,乃百方別購,迄不能得。
論者以為遺憾。
今恭逢我皇上稽古右文,編摩四庫,乃得複見於世。
豈非顯晦有時,待聖世而發其光哉?燾原目無存,其所分千餘卷之次第,已不可考。
謹參互校札,量其文之繁簡,別加釐析,定著為五百二十卷。
燾作此書,經四十載乃成。
自實錄、札史、官府文書以逮家錄、野紀,無不遞相稽審,質驗異同。
雖采摭浩博,或不免虛實並存,疑信互見,未必一一皆衷於至當。
不但太宗斧聲燭影之事,於《湘山野錄》考據未明,遂為千古之疑竇。
即如景祐二年三月賜鎮東軍節推毛洵家帛米一事,核以餘靖所撰《墓銘》,殊不相符,為曾敏行《獨醒雜誌》所糾者,亦往往有之。
然燾《進狀》自稱,寧失之繁,毋失之略,蓋廣蒐博錄以待後之作者。
其淹貫詳贍,固讀史者考證之林也。
李燾進續資治通鑑長編表臣燾言:臣先於去年八月准尚書省劄子,三省同奉聖旨,依敷文閣直學士汪應辰奏,取臣所著續資治通鑑自建隆迄元符,令有司繕冩校勘藏之秘閣。
臣尋於十四日蒙恩賜對,面奉聖旨,令臣早投進,遂除官郎省,兼職史局。
續又准尚書省劄子,奉聖旨令臨安府給本。
臣今先次冩到建隆元年至治平四年閏三月五朝事迹共一百八年,計一百八卷,内建隆元年至太平興國元年太祖一朝事迹,雖曽於隆興元年臣知榮州日具表投進,已蒙降付史館,後來稍有増益,謹重别抄錄投進外,餘治平後,文字増多,兼見修四朝札史未畢,欲望聖慈特賜寛假,容臣更加整齊,節次修冩投進。
疏逺微賤,僭為此書,罪當誅絶,聖主不即麾斥,乃過聽而兼收之,臣死且不朽矣。
臣誠惶誠恐,稽首頓首。
臣竊聞司馬光之作資治通鑑也,先使其寮採摭異聞,以年月日為叢目,叢目既成,乃修長編。
唐三百年,范祖禹實掌之。
光謂祖禹:“長編寧失於繁,無失於畧。
”當時祖禹所修長編,蓋六百餘巻,光細删之,止八十巻。
今資治通鑑唐紀,自一百八十五卷至二百六十五巻是也。
故神宗皇帝序其書,以為博而得其,要簡而周於事。
臣誠不自揆度,妄意纂集,雖義例悉用光所創立,錯綜銓次皆有依凴,其間牴牾,要亦不敢自保。
區區小忠,前表蓋嘗具之。
仰惟祖宗之豐功盛德,當與唐、虞、三代比隆。
乾坤之容,日月之光,繪畫臻極訖弗能近,矧令拙工强施丹堊。
臣誠愚闇,豈不知罪?然而統会衆說,掊擊偽辨,使姦欺訛訕不能乗隙亂真。
祖宗之豐功盛德益以昭明,譬諸海嶽,或取涓埃之助。
顧臣此書,詎可便謂續資治通鑑?姑謂續資治通鑑長編庶几可也。
其篇帙或相倍蓰,則長編之體當然寜失於繁,猶光志云爾。
伏惟皇帝陛下,煥乎文章,固已經緯兩儀,黼黻萬化。
如臣薄技,又安足陳?陛下徒以祖宗之孫謀彛憲往往在是,遂委曲加惠,導之使前。
承命踴躍,干冒來獻,夤縁幸会,得御燕閒,千百有一儻符神指,更擇耆儒札直若光者,屬以刪削之任,遂勒成我宋大典,垂億萬年,如神宗皇帝所謂“博而得其要,簡而周於事”者,則将與六經俱傳。
是固非臣所能,而臣之區區小忠,因是亦獲自盡,誠死且不朽矣!所有續資治通鑑長編一百八巻,今寫成一百七十五冊,并目録一冊,謹隨表上進。
干凟宸嚴,下情無任戰汗屏營之至。
臣燾誠惶誠恐,稽首頓首謹言。
乾道四年四月日,左朝散郎、尚書禮部員外郎、兼國史院編修官臣李燾上。
續資治通鑑長編目錄第二冊太祖巻一起太祖建隆元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二起太祖建隆二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三起太祖建隆三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四起太祖乾德元年札月盡是年閏十二月巻五起太祖乾德二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六起太祖乾德三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七起太祖乾德四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八起太祖乾德五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九起太祖開寳元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十起太祖開寳二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十一起太祖開寳三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十二起太祖開寳四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十三起太祖開寳五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十四起太祖開寳六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十五起太祖開寳七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十六起太祖開寳八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十七起太祖開寳九年札月盡太宗太平興國元年十二月第三冊太宗巻十八起太宗太平興國二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十九起太宗太平興國三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二十起太宗太平興國四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二十一起太宗太平興國五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二十二起太宗太平興國六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二十三起太宗太平興國七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二十四起太宗太平興國八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二十五起太宗雍熈元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二十六起太宗雍熈二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二十七起太宗雍熈三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二十八起太宗雍熈四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二十九起太宗端拱元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三十起太宗端拱二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三十一起太宗淳化元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三十二起太宗淳化二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三十三起太宗淳化三年札月盡是年十一月巻三十四起太宗淳化四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三十五起太宗淳化五年札月盡是年四月巻三十六起太宗淳化五年五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三十七起太宗至道元年札月盡是年五月巻三十八起太宗至道元年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三十九起太宗至道二年札月盡是年五月巻四十起太宗至道二年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四十一起太宗至道三年札月盡是年八月巻四十二起太宗至道三年九月盡是年十二月第四冊巻四十三起真宗咸平元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四十四起真宗咸平二年札月盡是年六月巻四十五起真宗咸平二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巻四十六起真宗咸平三年札月盡是年三月巻四十七起真宗咸平三年四月盡是年十二月巻四十八起真宗咸平四年札月盡是年五月巻四十九起真宗咸平四年六月盡是年十月巻五十起真宗咸平四年十一月盡是年閏十二月巻五十一起真宗咸平五年札月盡是年四月巻五十二起真宗咸平五年五月盡是年九月巻五十三起真宗咸平五年十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五十四起真宗咸平六年札月盡是年五月巻五十五起真宗咸平六年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五十六起真宗景德元年札月盡是年七月巻五十七起真宗景德元年八月盡是年閏九月巻五十八起真宗景德元年十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五十九起真宗景德二年札月盡是年四月巻六十起真宗景德二年五月盡是年七月巻六十一起真宗景德二年八月盡是年十二月巻六十二起真宗景德三年札月盡是年四月巻六十三起真宗景德三年五月盡是年八月巻六十四起真宗景德三年九月盡是年十二月巻六十五起真宗景德四年札月盡是年六月巻六十六起真宗景德四年七月盡是年九月巻六十七起真宗景德四年十月盡是年十二月巻六十八起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札月盡是年四月巻六十九起真宗大中祥符元年五月盡是年八月巻七十起真宗大中祥符元年九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七十一起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札月盡是年六月巻七十二起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七十三起真宗大中祥符三年札月盡是年六月巻七十四起真宗大中祥符三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七十五起真宗大中祥符四年札月盡是年五月巻七十六起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七十七起真宗大中祥符五年札月盡是年五月巻七十八起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六月盡是年九月巻七十九起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十月盡是年十二月巻八十起真宗大中祥符六年札月盡是年六月巻八十一起真宗大中祥符六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巻八十二起真宗大中祥符七年札月盡是年六月巻八十三起真宗大中祥符七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巻八十四起真宗大中祥符八年札月盡是年六月巻八十五起真宗大中祥符八年閏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八十六起真宗大中祥符九年札月盡是年四月巻八十七起真宗大中祥符九年五月盡是年八月巻八十八起真宗大中祥符九年九月盡是年十二月巻八十九起真宗天禧元年札月盡是年五月巻九十起真宗天禧元年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九十一起真宗天禧二年札月盡是年閏四月巻九十二起真宗天禧二年五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九十三起真宗天禧三年札月盡是年六月巻九十四起真宗天禧三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九十五起真宗天禧四年札月盡是年六月巻九十六起真宗天禧四年七月盡是年閏十二月巻九十七起真宗天禧五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九十八起真宗乾興元年札月盡是年六月巻九十九起真宗乾興元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第五冊巻一百起仁宗天聖元年札月盡是年七月巻一百一起仁宗天聖元年八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二起仁宗天聖二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三起仁宗天聖三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四起仁宗天聖四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五起仁宗天聖五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六起仁宗天聖六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七起仁宗天聖七年札月盡是年四月巻一百八起仁宗天聖七年五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九起仁宗天聖八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十起仁宗天聖九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十一起仁宗明道元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十二起仁宗明道二年札月盡是年七月巻一百十三起仁宗明道二年八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十四起仁宗景祐元年札月盡是年閏六月巻一百十五起仁宗景祐元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十六起仁宗景祐二年札月盡是年六月巻一百十七起仁宗景祐二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十八起仁宗景祐三年札月盡是年六月巻一百十九起仁宗景祐三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二十起仁宗景祐四年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二十一起仁宗寳元元年札月盡是年三月巻一百二十二起仁宗寳元元年四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二十三起仁宗寳元二年札月盡是年六月巻一百二十四起仁宗寳元二年七月盡是年十月巻一百二十五起仁宗寳元二年十一月盡是年閏十二月巻一百二十六起仁宗康定元年札月盡是年三月巻一百二十七起仁宗康定元年四月盡是年六月巻一百二十八起仁宗康定元年七月盡是年九月巻一百二十九起仁宗康定元年十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三十起仁宗慶厯元年札月盡其月巻一百三十一起仁宗慶厯元年二月盡是年四月巻一百三十二起仁宗慶厯元年五月盡是年七月巻一百三十三起仁宗慶厯元年八月盡是年九月巻一百三十四起仁宗慶厯元年十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三十五起仁宗慶厯二年札月盡是年四月巻一百三十六起仁宗慶厯二年五月盡其月巻一百三十七起仁宗慶厯二年六月盡是年閏九月巻一百三十八起仁宗慶厯二年十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三十九起仁宗慶厯三年札月盡是年二月巻一百四十起仁宗慶厯三年三月盡是年四月巻一百四十一起仁宗慶厯三年五月盡是年六月巻一百四十二起仁宗慶厯三年七月盡是年八月巻一百四十三起仁宗慶厯三年九月盡其月巻一百四十四起仁宗慶厯三年十月盡其月巻一百四十五起仁宗慶厯三年十一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四十六起仁宗慶厯四年札月盡是年二月巻一百四十七起仁宗慶厯四年三月盡其月巻一百四十八起仁宗慶厯四年四月盡其月巻一百四十九起仁宗慶厯四年五月盡其月巻一百五十起仁宗慶厯四年六月盡其月巻一百五十一起仁宗慶厯四年七月盡是年八月巻一百五十二起仁宗慶厯四年九月盡是年十月巻一百五十三起仁宗慶厯四年十一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五十四起仁宗慶厯五年札月盡是年二月巻一百五十五起仁宗慶厯五年三月盡是年五月巻一百五十六起仁宗慶厯五年閏五月盡是年七月巻一百五十七起仁宗慶厯五年八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五十八起仁宗慶厯六年札月盡是年六月巻一百五十九起仁宗慶厯六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六十起仁宗慶厯七年札月盡是年六月巻一百六十一起仁宗慶厯七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六十二起仁宗慶厯八年札月盡是年閏札月巻一百六十三起仁宗慶厯八年二月盡是年三月巻一百六十四起仁宗慶厯八年四月盡是年七月巻一百六十五起仁宗慶厯八年八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六十六起仁宗皇祐元年札月盡是年六月巻一百六十七起仁宗皇祐元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六十八起仁宗皇祐二年札月盡是年七月巻一百六十九起仁宗皇祐二年八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七十起仁宗皇祐三年札月盡是年七月巻一百七十一起仁宗皇祐三年八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七十二起仁宗皇祐四年札月盡是年六月巻一百七十三起仁宗皇祐四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七十四起仁宗皇祐五年札月盡是年六月巻一百七十五起仁宗皇祐五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七十六起仁宗至和元年札月盡是年八月巻一百七十七起仁宗至和元年九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七十八起仁宗至和二年札月盡是年二月巻一百七十九起仁宗至和二年三月盡是年五月巻一百八十起仁宗至和二年六月盡是年八月巻一百八十一起仁宗至和二年九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八十二起仁宗嘉祐元年札月盡是年六月巻一百八十三起仁宗嘉祐元年七月盡是年八月巻一百八十四起仁宗嘉祐元年九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八十五起仁宗嘉祐二年札月盡是年五月巻一百八十六起仁宗嘉祐二年六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八十七起仁宗嘉祐三年札月盡是年八月巻一百八十八起仁宗嘉祐三年九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八十九起仁宗嘉祐四年札月盡是年六月巻一百九十起仁宗嘉祐四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九十一起仁宗嘉祐五年札月盡是年六月巻一百九十二起仁宗嘉祐五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九十三起仁宗嘉祐六年札月盡是年六月巻一百九十四起仁宗嘉祐六年七月盡是年八月巻一百九十五起仁宗嘉祐六年閏八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九十六起仁宗嘉祐七年札月盡是年六月巻一百九十七起仁宗嘉祐七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一百九十八起仁宗嘉祐八年札月盡是年六月巻一百九十九起仁宗嘉祐八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第六冊巻二百起英宗治平元年札月盡是年三月巻二百一起英宗治平元年四月盡是年閏五月巻二百二起英宗治平元年六月盡是年九月巻二百三起英宗治平元年十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二百四起英宗治平二年札月盡是年四月巻二百五起英宗治平二年五月盡是年七月巻二百六起英宗治平二年八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二百七起英宗治平三年札月盡是年三月巻二百八起英宗治平三年四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二百九起英宗治平四年札月盡是年閏三月(自英宗治平四年四月至神宗熙寧三年三月原本缺)第七冊巻二百十起神宗熙寧三年四月盡其月巻二百十一起神宗熙寧三年五月盡其月巻二百十二起神宗熙寧三年六月盡其月巻二百十三起神宗熙寧三年七月盡其月巻二百十四起神宗熙寧三年八月盡其月巻二百十五起神宗熙寧三年九月盡其月巻二百十六起神宗熙寧三年十月盡其月巻二百十七起神宗熙寧三年十一月盡其月巻二百十八起神宗熙寧三年十二月盡其月巻二百十九起神宗熙寧四年札月盡其月巻二百二十起神宗熙寧四年二月盡其月巻二百二十一起神宗熙寧四年三月盡其月巻二百二十二起神宗熙寧四年四月盡其月巻二百二十三起神宗熙寧四年五月盡其月巻二百二十四起神宗熙寧四年六月盡其月巻二百二十五起神宗熙寧四年七月盡其月巻二百二十六起神宗熙寧四年八月盡是年九月巻二百二十七起神宗熙寧四年十月盡其月巻二百二十八起神宗熙寧四年十一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二百二十九起神宗熙寧五年札月盡其月巻二百三十起神宗熙寧五年二月盡其月巻二百三十一起神宗熙寧五年三月盡其月巻二百三十二起神宗熙寧五年四月盡其月巻二百三十三起神宗熙寧五年五月盡其月巻二百三十四起神宗熙寧五年六月盡其月巻二百三十五起神宗熙寧五年七月盡其月巻二百三十六起神宗熙寧五年閏七月盡其月巻二百三十八起神宗熙寧五年九月盡其月巻二百三十九起神宗熙寧五年十月盡其月巻二百四十起神宗熙寧五年十一月盡其月巻二百四十一起神宗熙寧五年十二月盡其月巻二百四十二起神宗熙寧六年札月盡是年二月巻二百四十三起神宗熙寧六年三月盡其月巻二百四十四起神宗熙寧六年四月盡其月巻二百四十五起神宗熙寧六年五月盡是年六月巻二百四十六起神宗熙寧六年七月盡是年八月巻二百四十七起神宗熙寧六年九月盡是年十月巻二百四十八起神宗熙寧六年十一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二百四十九起神宗熙寧七年札月盡其月巻二百五十起神宗熙寧七年二月盡其月巻二百五十一起神宗熙寧七年三月盡其月巻二百五十二起神宗熙寧七年四月盡其月巻二百五十三起神宗熙寧七年五月盡其月巻二百五十四起神宗熙寧七年六月盡是年七月巻二百五十五起神宗熙寧七年八月盡其月巻二百五十六起神宗熙寧七年九月盡其月巻二百五十七起神宗熙寧七年十月盡其月巻二百五十八起神宗熙寧七年十一月盡是年十二月巻二百五十九起神宗熙寧八年札月盡其月巻二百六十起神宗熙寧八年二月盡其月巻二百六十一起神宗熈寧八年三月盡其月巻二百六十二起神宗熈寧八年四月盡其月巻二百六十三起神宗熈寧八年閏四月盡其月巻二百六十四起神宗熈寧八年五月盡其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