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50MW机组冷态启动操作票

350MW机组冷态启动操作票

16
检查恢复给水系统,检查前置泵及电泵系统正常,电源送好。
17
通知化学值班员检查氢气量满足,氢气储存罐压力在2.5MPa以上,投入发电机密封油系统运行正常,进行发电机氢气置换工作。
18
发变组恢复冷备状态
19
循环水系统投运正常后,启动真空泵,凝汽器抽真空,待真空大于50KPa时,投入汽机轴封系统和小汽轮机轴封系统(若小汽轮机检修工作结束)
10
变频启动甲、乙一次风机,电流分别为( )A、( )A,检查温度、振动正常
调平两侧一次风机出力。
11
启动( )密封风机,将( )密封风机投入联锁备用。
12
对C(D)磨暖风器进行通汽、疏水暖管,投入()磨入口一次风暖风器。
13
检查( )磨各燃烧器的中心风门开启,一次风温达150℃以上时按程序要求对等离子拉弧,投入等离子模式,调整等离子电流正常。( )磨煤机出口温度稳定在70℃~75℃左右,启动( )磨运行,控制煤量15t/h,锅炉进行升温升压。
四、锅炉点火、升温升压

锅炉进行吹扫前的准备工作
1
锅炉点火前必须确认锅炉所有主保护均已投入。
2
确认机组清管已经完成,水质合格。
3
确认汽泵运行正常,调节给水流量至241.5t/h-287.5 t/h之间,储水罐水位控制正常。
4
确认所有吹灰器均在“退出”位,空预器吹灰器、脱硝吹灰器具备投运条件。
5
投入炉膛出口烟温检测装置。
5
关闭所有充氮阀:
6
储水罐水位调节阀处于关闭状态;
7
确认凝结水系统清洗合格。
8
通知化学专业,锅炉准备上水。
9
除氧器出水含铁量小于200μg/L后,启动前置泵或电泵打再循环,投除氧器水箱加热,控制给水温升率<5℃/min,除氧器压力<0.147MPa,注意除氧器振动情况,给除氧器加药;
10
上水温度一般控制在20~70℃。通过给水旁路调节阀控制上水速度,上水速度不应太快,一般不大于5%BMCR。以免造成受热不均。上水时间:夏季不少于2小时,冬季不少于4小时。
12
燃烧系统检查:各风门挡板完整,标志齐全正确,燃烧器保温良好,风道风箱上无积粉。
13
控制室检查:控制室所有设备齐全完好,照明正常,操作盘、站正常,设备状态显示与时间相符,电气设备送电,机组启动相关人员已到位。
14
炉膛烟温探针退出,处于备用状态,炉膛火焰电视摄像镜头完好,冷却风投入。
15
脱硫系统具备投运条件。
三、锅炉上水冷态清洗
1
对锅炉本体和管道膨胀指示进行一次记录。
2
上水前需要确认满足下列条件时才允许向锅炉上水:
1锅炉省煤器和水冷壁疏放水门全关
1.1省煤器进口管路疏水阀;
1.2.水冷壁进口集箱疏水阀;
1.3.螺旋水冷壁出口左右混合集箱疏水阀;
1.4.水平烟道水冷壁入口管路疏水阀;
3
1所有锅炉排空气门全开:
16
检查脱硝系统具备投运条件。
17
炉底干式排渣系统具备投入条件。
18
确认输煤系统具备上煤条件,煤仓上煤至正常煤位。
19
等离子点火装置符合投用条件;
20
按系统启动检查卡全面检查确认锅炉各系统和有关设备完好,符合启动条件。
二、辅助系统投运
1
确认锅炉汽水系统检查正常。
2
确认工业水系统投入正常。
3
确认开式冷却水系统投运正常。
6
确认锅炉二次风箱各档板开关正常,将二次风挡板均调节至吹扫位。
7
启动空气预热器甲、乙主电机,检查启动正常,投入空预器辅电机联锁。
8
检查甲、乙空预器进口烟气挡板、出口热风挡板开启。
9
启动( )引风机,检查( )引风机电流( )A、温度正常、振动正常。
10
启动( )送风机,检查( )送风机电流( )A、温度正常、振动正常。
10
设备外部检查:各平台楼梯、通道应畅通,栏杆完整无杂物,各处照明良好,消防器材完全;炉墙及各部保温良好,支吊架完整牢固,各部防爆门完整无损,无防碍防爆门动作的障碍物;吹灰器在退出位;各部位膨胀指示器位完整,指示正确。
锅炉各吹灰器全部退出炉外,防止点火后烧坏吹灰器。
11
汽、水、系统检查:各管道及阀门完整,标志齐全正确,阀门门杆不应有弯曲生锈现象,盘根完好,手柄完整。各安全门完整良好,储水罐水位计完好,汽水门开关灵活。
14
点火后加强对储水罐水位的监视和调整,维持水位正常;
15
投入空预器连续吹灰。
防止空预器积粉发生二次燃烧。
锅炉升温升压
1
锅炉点火后,逐渐增加燃料,按规定的升温升压率进行升温升压,开启旁路。
2
在升压开始阶段,饱和温度在100℃以下时,升速率不得超过1.1℃/min。在汽轮机冲转前,饱和温度升高速率不得超过1.5℃/min。
8
所有就地测量装置一、二次检查:打开检查孔,检查燃烧室、风烟道、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预热器、冷渣斗、制粉系统等处,确认内部无人工作,无工具遗留,受热面清洁无杂物,脚手架拆除,各人孔门、看火孔、检查孔开关灵活,检查后关闭严密;冷渣斗无积渣。
检修后启动必须与检修人员共同确认,防止人身事故发生。
1
汽机挂闸,高压缸第一级缸温低于150℃,开启高压缸预暖阀和#2高压主汽门,投高压缸预暖和高压调门室阀预暖。待高压缸第一级缸温温度升至150℃后,高压缸预暖和高压调门室阀预暖结束后,关闭#2高压主汽门。
2
调整旁路开度和加大( )磨煤量,调整等离子功率,主、再热蒸汽温度至少有50℃以上的过热度,和锅炉燃烧,逐步升温升压达到汽机冷态冲转参数:主汽压力8.73 MPa,主蒸汽温度360℃-380℃,再热汽压力1.1 MPa, 再热蒸汽温度340℃-360℃;两侧主汽温偏差不超过14℃,主蒸汽过热度≥56℃,凝汽器真空大于80kPa。润滑油温在38-45℃。润滑油压在0.14~0.18MPa 。检查DEH操作画面正常,TSI系统和报警指示正常。
5
当主汽压力达0.5MPa时,关闭锅炉主、再热蒸汽疏水阀:
1.顶棚过热器出口集箱疏水阀;
2.包墙出口混合集箱疏水阀;
3.屏过进口管道疏水阀;
4.屏过出口集箱疏水阀;
5.高过入口集箱疏水阀;
6.高过出口集箱及出口管道疏水阀;
7.低再进口管道疏水阀;
8.高再出口管道疏水阀。
9.高再出口集箱疏水阀
6
锅炉点火后,压力在0.5-0.7MPa时储水罐水位会因汽水膨胀突然升高,应注意储水罐溢流阀能正常控制水位,防止分离器储水罐满水,在汽水膨胀结束前应限制高压旁路的开度,防止膨胀量过大。
11
启动( )引风机,检查( )引风机电流( )A、温度正常、振动正常。
如果采用单侧引风机启动,根据负压变化及时启动另一台引风机。
12
根据需要启动( )送风机,检查( )送风机电流( )A、温度正常、振动正常。
如果采用单侧送风机启动,及时启动另一侧送风机。
13
调整送、引风机出力,维持炉膛负压稳定,投入炉膛负压自动,检查负压自动控制正常。
3
确认无禁止机组启动的条件存在。
4
确认机组相关保护投入正常。
5
机组启动专用工具、仪器、仪表及各种记录表纸、启动用操作票等已准备齐全;人员已安排好,各岗位通讯联系畅通。
6
根据机组状态,确定机组启动方式,并根据所确定的方式准备好所需的启动曲线、检查卡和操作卡,备好机组启动用工器具、各种记录表纸。
7
各种有关的操作电源、控制电源、仪表电源等均应送上且正常。
4.屏过出口集箱疏水阀;
5.高过入口集箱疏水阀;
6.高过出口集箱及出口管道疏水阀;
7.低再进口管道疏水阀;
8.高再出口集箱疏水阀;
9.高再出口管道疏水阀;
8
检查等离子点火隔离变已送电,等离子控制装置电源已投入。
9
启动( )等离子冷却水泵,( )等离子冷却水泵投入联锁备用;检查各角冷却水压力正常,投入等离子点火压缩空气系统,调整压缩空气压力和冷却水压力正常。启动( )等离子火检冷却风机,( )等离子火检风机投入联锁备用。
4
启动循环水系统运行,检查间冷系统阀门位置正常,无泄漏,检查百叶窗开关正常,依据环境温度及循环水温度确定间冷系统运行方式。
5
确认闭式冷却水系统投运正常。
6
投运机组压缩空气系统,压缩空气压力在0.60~0.8Mpa。
7
点火前30分钟,投入炉底干式排渣系统。
8
汽机润滑油系统正常,油质合格,油温21℃以上,启动交流润滑油泵,顶轴油泵运行,确认大轴顶起,手动盘动大轴轻快,投入汽机盘车运行,检查汽机偏心( ),轴向位移( ),振动最大( ),轴承温度最大( ),缸胀( ),冲转前汽机连续盘车时间不小于4小时。启动EH油系统运行。
7
汽水膨胀结束,继续升温升压。
8
检查锅炉各受热面升温正常,确认锅炉分离器、过热器出口联箱温度未超限,炉膛出口烟温<540℃。(红外线测温装置)
热态清洗
1
控制饱和温度升温率不大于1.5℃/min,使启动分离器入口温度上升到190℃,停止升温,并保持启动分离器入口温度在190℃进行热态冲洗。
2
热态冲洗:
2
确认过热器出口PCV阀具备投运条件。
3
确认等离子装置电源均已正常投入。
4
检查制粉系统润滑油和液压油投入正常。
5
检查除渣设备已按启动要求投入运行。
6
在锅炉满足点火条件后,由值长发令,锅炉点火。
7
点火前开启锅炉汽水系统各疏水门。
1.顶棚过热器出口集箱疏水阀;
2.包墙出口混合集箱疏水阀;
3.屏过进口管道疏水阀;
1)热态清洗在汽水膨胀结束后进行,当分离器入口汽温达到190℃时进行热态清洗,清洗水回收至凝汽器,热态清洗时,控制分离器出口压力和出口温度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