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

第2章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

资源外用(Outsourcing)
非核心业务都采取外包的方式分散给业务伙伴,与
业务伙伴结成战略联盟关系
合作性竞争
过去的竞争对手相互结盟,共同开发新技术,成果
共享;将过去由本企业生产的非核心零部件外包给 供应商,双方合作共同参与竞争。
供应链管理
以顾客满意度为目标的服务化管理
对下游企业来讲,供应链上游企业的功能不是简单的提供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战略: 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对供应链进行全局性规划,
他确定原材料的获取和运输,产品的制造或 服务的提供,以及产品配送和售后服务的方 式与特点。 供应链战略突破了企业的界限,通过对整个 供应链进行规划,实现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 的目的。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战略的基本特征:
1、供应链战略是一种互补性企业联盟战略; 2、供应链战略是一种企业核心能力强化战略; 3、供应链战略是实现关系营销的重要方面和 关键环节。
企业可以将在内部运行效率不高的业务职能外包,以
解决企业在这方面的管理问题。
供应链管理
4)、使用企业不拥有的资源
如果企业没有有效完成业务所需的资源(包括所
需现金、技术、设备),而且不能盈利时,企业 也会将业务外包。
5)、降低和控制成本,节约资本资金
许多外部资源配置服务提供者都拥有能比本企业
同时评估企业实现这种过渡的现实条件。
根据优先级安排上述计划,并且承诺相应的资源。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
构建供应链 :
明确自己在供应链中的定位 建立物流、配送网络
广泛采用信息技术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
(三)我国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策略
进行大力宣传,提高全员对供应链管理的全面认识 再造传统的企业业务流程,建立适合供应链管理的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主体要素
1、战略管理
2、信息管理
3、客户管理
4、库存管理
5、关系管理 6、风险管理 …………
供应链管理
1、战略管理
什么是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是指对企业战略的管理,包括战略制定/形成
(Strategy Formulation)与战略实施Strategy Implementation)两个部分。
供应链管理
三、供应链管理的作用
降低库存量
改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实现供需有机结合
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 实现信息共享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
四、供应链管理主体要素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OSU) 的Lambert教授及其研究小组提出供应链管理具有三个基本 构成要素:
立夫(Keith Oliver)和麦考尔· 威波尔(Michael D. Webber)在《观察》上发表“供应链管理:物 流的更新战略”,首次提出了“供应链管理”。然 而,尽管经历了20多年的不断探索,人们对供应链
管理概念的理解还没有统一,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对供应链管理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网络结构:包括工厂选址与优化,物流中心选址与优
化,供应链网络结构设计与优化。
供应链业务流程:包括客户关系管理,客户服务管理,需求
管理,订单配送管理,制造流程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产 品开发与商业化,反向物流管理。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元素:包括运作的计划与控制,工 作结构设计(指明企业如何完成工作任务), 组织结构,产品流的形成结构(基于供应链的 采购、制造、配送的整体流程结构),信息流 及其平台结构,权利和领导结构,供应链的风 险分担和利益共享,文化与态度 。
改造供应 链流程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
制定供应链管理实施计划:
将企业的业务目标同现有能力及业绩进行比较,
首先发现现有供应链的显著弱点,以便经过改善, 迅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同关键客户和供应商一起探讨、评估全球化、新
技术和竞争局势,建立供应链的远景目标。
制定从现实过渡到理想供应链目标的行动计划,
势、降低交易成本的有效途径,这种途 径就是通过协调供应链各成员之间的关 系,加强与合作伙伴的联系,在协调的 合作关系的基础上进行交易,为供应链 的全局最优化而努力,从而有效地降低 供应链整体的交易成本,使供应链各方 的利益获得同步的增加。
供应链管理
6、风险管理
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合作,会因为信息不对称、
信息扭曲、市场不确定性以及其它政治、经济、 法律等因素的变化,而导致各种风险的存在。 为了使供应链上的企业都能从合作中获得满意结 果,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规避供应链运行中的风 险,如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共享性、优化合同模式、 建立监督控制机制等,尤其是必须在企业合作的 各个阶段通过激励机制的运行,采用各种手段实 施激励,以使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有效。
企业业务流程
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建立起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信息在供应链各成
员之间的共享
根据产品的市场需求的性质,采用不同的供应链
管理模式
循序渐进,分步实施 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系统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
六、供应链管理下的业务外包
更有效、更便宜的完成业务的技术和知识。 企业可以通过外向资源配置避免在设备、技术、 研究开发上的大额投资。
供应链管理
2、业务外包的方式
1)、研发外包 研发外包是利用外部资源弥补自己开发能力的不足。 即使实现“外包”的企业,也应该设有自己的研发部 门和保持相当的研发力量。因为外包企业要保持其技 术优势,必须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如:企业于高校 合作) 2)、生产外包 生产外包一般是企业将生产环节安排到劳动力水平较 低的国家,以提高生产环节的效率。(如:耐克) 大企业将自己的资源专注在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和销 售上,而将生产及生产过程的相关研究“外包”给其 他的合同生产企业。
第2章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
一、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二、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 三、供应链管理的作用 四、供应链管理主体要素 五、供应链管理的实施 六、供应链管理下的业务外包 七、供应链管理倡导的理念 八、物流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供应链管理
一、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82年。开思· 奥
(二)供应链管理的范围
供应链运作计划与控制

原材料 在制品

分销 销售点
供应商
采购
制造
分销
消费
最终 用户
信息系统
供应链管理
(三)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集成化供应链管理
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
供应
生产作业
物流
需求 回流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全球信息网络 (信息共享) 各种技术支持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
3、客户管理
在供应链管理中,客户管理是供应链管
理的起点,供应链源于客户需求,同时 也终于客户需求,因此供应链管理是以 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运作的。 由于客户需求千变万化,而且存在个性 差异,因此真实、准确的客户管理是企 业供应链管够实时地掌握客户需求变化的信
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计划(Plan),
而从企业过去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模式 (Pattern)。如果从产业层次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定位 (Position),而从企业层次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观念 (Perspective)。此外,战略也表现为企业在竞争中采用 的一种计谋(Ploy)。——这是关于企业战略比较全面的看 法,即著名的5P模型
供应链管理主要内容包括:
① 供应链的设计(全球节点企业、资源、设备等的
评价、选择和定位)。
② 供应商与客户合作伙伴关系管理。 ③ 供应链产品需求预测与计划。 ④ 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物料供应与需求管理。
⑤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产品设计与制造流程管理、生
产集成化计划、跟踪和控制。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
⑥ 基于供应链的客户服务和物流(运输、库存、包
物料,而是要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服务。
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集成
强调这几个流必须集成起来,只有跨企业流程实现集成化,
才能实现供应链企业协调运作的目标。
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管理目标
这是信息流管理的先决条件
更加关注物流企业的参与
物流的作用特别重要,因为缩短物流周期比缩短制造周期
更关键。
供应链管理
(一)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全球供应链论坛(GSCF)对供应链管理的定义为:“供应 链管理是对从原始供应商到最终用户之间所有关键商业流 程所进行的整合,并被用于为客户及其他参与者提供对他 们有价值的产品,服务及信息。
美国生产与库存控制协会(APICS)定义是:“供应链管理 是计划、组织和控制从最初原材料到最终产品及其消费的 整个业务流程,这些流程链接了从供应商到顾客的所有企 业。”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
综上我们将供应链管理定义如下:
供应链管理是借助信息技术(IT)和管理技术,将 供应链上业务伙伴的业务流程相互集成,从而 有效地管理从原材料采购、产品制造、分销, 到交付给最终用户的全过程,在提高客户满意 度的同时,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提高各企业 的效益。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
装等)管理。
⑦ 企业之间资金流管理(汇率、成本等问题)。
⑧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交互信息管理。
⑨ 反向物流管理。 ⑩ 风险分担与利益共享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