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 供应链管理要素与运行机制

第2章 供应链管理要素与运行机制

2017/9/9 18
5、运输管理 运输管理的功能,是通过供应链物理链路—物 流网络,借助于运输工具把产品/物料快递、高校 送到客户手中,如图4所示,一旦物理链路中断, 整个供应链系统就会瘫痪,因此运输管理对供应
链十分重要。
2017/9/9
19
பைடு நூலகம் 供应商
制造商
分销商
顾客
运输链路
运输链路
运输链路
图4 运输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
2017/9/9
13
供应链信息与其他关键要素的关系结构
客户服务管理
库存管理
风险防范机制
运输管理
供应链 计划
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
设施选址决策
企业组织结构
合作关系管理
2017/9/9
14
3、客户服务管理
为了提高“客户满意度”,企业必须将潜在客户和
现有客户作为管理的中心,将企业的供应链运营围绕着客 户进行,因此,企业必须完全掌握客户信息,把握客户动 态,快速响应个性化需求,提供便捷的购买渠道、良好的 售后服务与客户关怀等,始终提供优质可靠的服务。
10% 平均预测误差幅度 选择的重点是依据成本和质量 1%-2% 平均缺货率 产品设计战略 绩效最大、成本最小 平均季末降价比率 几乎为0 MTO产品的提前期 6个月到1年
功能性产品 效率型供应链 响应型供应链 匹配 不匹配
2017/9/9 23
9、供应链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
供应链激励的目标主要是通过某些激励手段,调动合 作双方的积极性,兼顾合作双方的共同利益,消除由于信
息不对称和败德行为带来的风险,使供应链的运作更加顺
畅,实现供应链企业共赢的目标。 如果机制设置不当将会造成系统无法正确判断供应链运 行状况,以及不利于各成员合作关系的协调。
2017/9/9
20
6、设施选址决策
设施,指生产和运作过程得以进行的硬件手段,通常是由 工厂、车间、设备、仓库、配送中心等物质实体所构成。
设施选址是指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确定设施的数量、地理
位置、规模,并分配各设施所服务的市场范围,使之与供 应链的整体经营运作系统有机结合,以实现有效、经济的 供应链运作。 保证设施选址决策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是供应链运行的前提。
供应链的类型
特定供应链在特定时间段内,在 相对稳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条件下,由所有节点企业形成一 定的设备容量和生产能力。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供应链可分为以下 类型:
1、根据市场环境特点,分为稳定的供应链和动态的 供应链(市场需求是稳定VS变化、单一VS复杂) 2、根据供应链综合能力与用户需求的关系,分为平 衡的供应链和失衡的供应链(失衡使得企业职能恶化) 3、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及其市场表现特点,分为效 率型供应链(efficient)和响应型供应链(responsive) 4、从供应和需求两个不确定性方向对供应链运作管 理的影响出发,敏捷性供应链(agile)
2017/9/9
9
信息流
消费者/最 终用户
第二层 供应商
第一层 供应商
制造商
采购 生产 R&D
用户
营销 财务
产品流
物流
客户关系管理 供 应 链 业 务 流 程 客户服务管理 需求管理 订单配送管理 制造流程管理 供应商关系管理 产品开发与商品化管理 回收物流管理 图2 供应链管理流程结构
2017/9/9 10
2017/9/9
24
10、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防范机制
供应链管理的实践中,存在很多导致供应链运行中断
的风险,如911恐怖袭击事件、非典、地震等。 供应链的风险防范机制功能相当于微机安装的防火墙软 件,不时的对系统的数据进行备份和拦截外界病毒的袭击, 使系统良好运行。 供应链管理通过该机制,能快速应付无法预测的风险 的发生,以最低成本、最有效地保证供应链依然能正常运
2017/9/9
27
3、供应链结构分类
供应链是一个网链结构,由围绕核心企业的供 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和用户、用户的用户组成, 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主要的特征是:
复杂性:多层、多级、多类
动态性:节点企业动态更新
响应性: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交叉性:节点企业的多重身份
2017/9/9
28
供应链全程物流管理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全球信息网络 各种技术支持
图1 供应链管理涉及的领域
2017/9/9 7
供应链管理细分为基本职能领域和辅助职能领域. 前者包括:产品开发、产品技术保证、采购、 制造、生产控制、库存控制、仓储管理、分销管理、 市场营销等; 后者包括客户服务、设计工程、会计核算、人 力资源等。
国际化、专注核心企业、选择优秀合作伙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2017/9/9 5
2.2、 供应链管理要素及结构体系框架
一、供应链管理体系组成要素 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六个主要领域:
需求管理(demand management) 计划(planning) 订单交付(fulfillment)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 供应(sourcing/supply) 回流(return/reverse logistics)。
悖反关系 (Trade-off)
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
依托网络技术,围绕需求管理、供应、生产作业、物流、订单交付来 实施的,旨在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和降低总的交易成本。
2017/9/9 6
集成化供应链管理
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
供应
生产作业
订单交付
需求管理 回流
2017/9/9
26
(3)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是对所有相关企业采用集成的管理思想和
方法,而不仅仅是把各个节点企业简单的连接起来,或将业务
外包出去。
(4)供应链管理强调在企业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提高相互 信任程度和合作关系水平,提高整个供应链对客户的服务水平。 (5)建立供应链管理协调与激励机制是最具挑战性的任务,如果 没有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协调运作,以上所提出的供应链管理的 目标都是很难实现的。传统企业管理不曾遇到这样的问题。
2017/9/9
4
传统企业管理与运作模式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生产与经营系统的设计没有考虑供应链的影响; 供、产、销系统没有形成“链”,相互脱节; 部门主义障碍;信息共享性差; 库存管理系统满足不了供应链管理的要求; 没有市场响应、用户服务、供应链管理方面的评价标准与激 励机制; 系统协调性差;没有建立对不确定性变化的跟踪与管理系统, 整个系统的风险较大; 没有建立有效的用户服务评价系统;与供应商和经销商都缺 乏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意识,且往往从短期效益出发,挑起 供应商之间的价格竞争,失去了供应商的信任与合作基础。
5、供应链管理运营机制
2017/9/9
3
2.1、传统企业运作模式及其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今世界各种技术和管理问题日益复杂化和多维化,这种 变化促使人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也发生了变 化。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横向思维正成为国际管理学界和企业
界的热门话题和新的追求,供应链管理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代表。
第二章 供应链管 理基础理论
2017/9/9
1
第2章 供应链管理基础理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全 球制造的出现,供应链管理逐渐打破企业间的隔 墙,形成了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企业群的风险共
担、利益共享、信息透明的联盟式运营模式。
2017/9/9
2
本章主要内容
1、传统企业运作模式及其管理思想存在的问题 2、供应链管理要素及结构体系框架 3、供应链结构分类 4、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
2017/9/9
8
供应链管理注重总成本与用户服务水平之间的关系,
为此要把供应链各项职能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最
大限度地发挥出供应链整体的力量,达到供应链企业群体 获益的目的。 图2所示是一个涵盖了供应链的网络结构、供应链业 务流程和供应链业务流程和供应链管理元素管理中的各种 业务流程框架模型。
11
1、供应链计划
处于整个系统的中心位置,是连接所有相关的供应链企业制造系统与
外部市场的枢纽,是供应链管理中最重要的关键要素之一,整个供应 链都按照它发出的指令运行。 优化整个供应链,全过程管理。
1、定义供应链 2、规划供应链:供应链企业对客户订货的承诺能力、多 供应商物料计划、分销需求计划、集中与分散交货计划、 主要功能
2017/9/9 21
7、合作关系管理
为了降低供应链总成本、降低供应链上的库存水
平、增强信息共享水平、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
保持战略伙伴之间操作的一贯性,必须着重构建
供应链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关系。
只有供应链整体竞争力提高了,每个企业才能在
从中获得成长。
2017/9/9 22
8、供应链企业的组织结构
图3 库存在供应链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2017/9/9
17
企业为了提高客户订单准时交付率,常常要维持 足够的库存量,这样即使供应链上的企业出现问 题,也不至于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服务水平,然而,
增加库存水平必然导致成本上升,也会削弱供应
链的竞争力。
如何控制好供应链中的库存水平,是供应链管理
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组织创新是企业的核心能力构成要素之一,是提高企业的 组织效率、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的有效措施。
供应链组织创新是企业组织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这
种优化超越了企业的边界,联结起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 致力于形成一种现代的、能够支持整个供应链管理的全新 组织体系,不但对提高供应链的竞争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 作用,而且创造了新的组织管理理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