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基础_以人为本

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基础_以人为本

作者简介:孔冬(1968-),男,江西资溪人,嘉兴学院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管理哲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主要从事管理哲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基础 以人为本孔 冬(嘉兴学院商学院,浙江嘉兴314001)摘要:综观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对人性认识不断深化的历史,怎样认识人性及其本质,是贯串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过程的理念基础。

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认识的深化,以及人性理论在内容上不断丰富、方法上逐步严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模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以人为本!是对以往人性观的丰富和发展,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基础。

关键词:以人为本;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理念中图分类号:C9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08)04-0218-04人性假设理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基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建构和方法的设计,都是以对人性的一定看法为基础的。

综观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人性问题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回避的理论前提,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有赖于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家或管理者对人性的不同假设。

基于 经济人!、 社会人!和 复杂人!等人性假设,其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不同的,基于不同人性假设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其管理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家和管理者对人性问题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一、满足人的需要 人性假设理论的逻辑起点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史中对人性的认识是以假设方式提出的,即以公理方式把人性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既定前提来加以研究。

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不同阶段,主要形成了 经济人!假设、 社会人!假设、 复杂人!假设、 文化人!假设等人性假设理论。

虽然由于时代不同,决定了其对人性假设的逻辑切入点有所不同,但满足人的需要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史中各种人性假设理论的逻辑起点。

经济学家斯密从经济学角度首先提出 经济人!假设,对经济学的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最基本前提。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经济人!假设,自利性是 经济人!假设最基本的规定性。

受经济学有关 经济人!假设的影响,早期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以 经济人!假设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其逻辑起点是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仅仅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报酬。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在其著名的科学管理四原则中,已经有了明显的重视人的思想,但由于其管理的重点是对人的控制,影响了对于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和发挥,因而成为 经济人!假设的最早代表。

著名管理心理学家麦格雷戈在总结泰勒制的基础上,从这种逻辑起点出发,以 经济人!假设为前提提出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其核心观点就是强调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针对 经济人!的需要特点,采取金钱激励与严格控制等管理措施。

社会人!假设是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研究人的需要和行为。

梅奥的霍桑实验提出了关于人性的 社会人!假设,以人的社会心理需要为研究的逻辑起点,认为人除了物质利益的需要之外,还有社会的心理需要和实现其自身社会价值的需要。

自我实现人!假设伴随着马斯洛 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而问世。

所谓自我实现,指的是每个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218才能。

只有个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个人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个人的需要才会得到最大的满足。

复杂人!假设认为人的需要多种多样,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所以对人的激励与管理方式也应不同。

由于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不同,决定了管理手段与方法也应该不同。

洛希和莫尔斯提出的超Y理论!,其基本思想是权变管理思想,认为人是复杂人!,复杂人!参加企业组织是怀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目的,有着不同的需要,因此,不可能有适合一切时代、任何组织和对个人的需要满足普遍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时间、不同场合,选择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以满足复杂人!的不同需要。

20世纪80年代初期,伴随着企业文化的兴起,威廉∀大内的#Z理论∃提出了文化人!假设,认为由于人的行为及价值选择,是由所处的文化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的行为,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要注重满足于人的物质等方面的需要,更应该注重满足人的价值观、道德伦理、群体意识、仪式等文化方面的需要,以扬弃传统形成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从而获得较高的管理效率。

可见,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史中的各种人性假设理论,体现了从表层研究向深层研究过渡,从分析性研究向整体性研究过渡,从静态研究向动态研究过渡的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史中的各种人性假设理论的逻辑起点就是满足人的需要,从这个角度来说,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史中的各种人性假设理论是具有其合理性的。

其合理性表现为内含了以人为本!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因为劳动的内在驱动力,其最深层次的动因就是人的需要!。

%需要,也就是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

∋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史中各种人性假设理论把人本身具有的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的需要结合起来,认为人是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中心,强调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人的需要!认识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也开始从对人的重视发展到对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创造性的激励和发挥。

从这一点来说,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史中的各种人性假设理论无疑具有一定的正确性。

然而,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史中的各种人性假设理论,其研究的主要内容都是表现个人对于经济需要和社会需要的满足,并以此刺激和提高人的工作效率,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但其对人各种需要满足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人的工作效率,这和以人为本!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有一定差距。

二、人是手段 人性假设理论的逻辑基础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史上,相继提出了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和文化人!等人性假设理论。

这些人性假设理论都从某些方面揭示了人的不同需要,且对人的需要层次的揭示有越来越全面的趋势。

经济人!假设注意到了人的物质需要的重要性,强调用物质刺激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社会人!假设则注重人的社会需要,强调要用人际关系的激励来满足人的社会需要;复杂人!假设看到了产生人的需要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主张要根据不同的管理对象和产生需要的动机的原因选择权变管理措施;文化人!假设更进一步地揭示了人的价值观、道德伦理方面的需要,提倡要用企业文化建设来满足人的文化方面的需要。

可以说,人力资源管理史上各种人性假设理论的提出,表现出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史中对人的需要认识的逐步深入,这种认识每前进一步,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也就被提高了一步,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也就更前进了一步。

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史上各种人性假设理论逐渐凸显了人在工作、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不同形态的人性假设理论演进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了管理活动中人!的存在,从工具人!中没有人,把人不当人,到经济人!中看到具有基本的物质的、经济的需要的人,再到社会人!中看到人的具有更高级的社会性、心理性需求的人,再到自我实现的人!、复杂人!中看到的具有形式上不断发展、内容上不断变化、多样多元化需要的人。

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史上各种人性假设理论对管理活动中人的需要的渐进性认识,在一定意义上也反映了人力资源管理者对人在工作、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的不断深化。

但如果我们对人力资源管理史上人性假设理论进行仔细分析,就会清楚地看到人力资源管理史上这些人性假设理论,其在分析了人的不同需要之后,就是针对人的这些需要如何加以利用和操纵,针对经济人!假设的胡萝卜加大棒!、针对复杂人!假设的权变管理!、针对文化人!假设的企业文化理论!等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方法,都是建立在人是提高效率的手段!这样一种人性假设的逻辑基础之上,都没有将人真正当作人,而是将人和物放在等同的地位。

因此,我们在面对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史中各种人性假设理论时,比较容易看到的是不同人性假设理论就成为那个时代的必然表现。

经济人!假设让我们看到的219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基础 以人为本%∋黄楠森:#人学原理∃,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08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页。

是人力资源管理者针对经济人!的物质需要这一特点,将满足经济人!物质需要当作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手段,劳动者为了维持生计(满足物质需要)也只得忍受管理者毫无人情味的、赤裸裸的管制;当物质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社会文明有了一定的进步之后,劳动者的精神性的、心理性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凸现,人力资源管理者也逐渐看到并感受到了劳动者需要的这种变化,为了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也开始注意以满足劳动者的精神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发展的需要来充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手段。

由此,正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人力资源管理者根据人的需要的变化,采取了相应的满足人的需要变化的手段来追求利润最大化。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史中各种人性假设理论,对人的各种需要的满足只是他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手段,也就是说,人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三、满足人的全面需要 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从上述对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史中各种人性假设理论的分析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史中的各种人性假设理论从不同的方面对人的需要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这些探讨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但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史中的各种人性假设理论基本上都以假设方式提出,这些假设过于简单以至于片面。

以任何一种假设理论做指导去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都只适合于很小一部分情景,因而这些假设理论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来说,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而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基础的人性假设理论,必须满足人的多方面的需要,人力资源管理所面对的人应该是完整的人,而不仅仅是具有某一方面需要特征的人。

因此,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满足所有人性假设理论所提出的人的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管理理念,这个管理理念就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就是以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史中各种人性假设理论作为前提预设和基本内涵,即以人为本!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关注到人的各种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的人性需要,强调为了每个人的需要及其全面发展。

这些需要包含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史中各种人性假设所提出的各种需要,如经济人!假设提示我们,要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就要加大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物质投入,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社会人!假设提示我们,在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过程中,人具有社会性,而社会性的内涵是合作、信任、宽容,因而合作、信任、宽容就应该成为以人为本!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复杂人!假设认为每个人都存在许多不同的需求,因此,对人的激励没有固定模式,应采取权变!即灵活多变的方式,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要注重因人制宜!地去满足人的各种需要;文化人!假设认为人是文化的人,人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无不打着深刻的文化烙印,因此,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必须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让人在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中去感受文化需要的满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