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城市大理,楚雄,玉溪的比较和分析
城市大理,楚雄,玉溪的比较和分析
城市性质
大理市的城市性质
云南省滇西中心城市,省域西部发展极,滇西 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国际性休闲度假胜地。 滇西经济区的中心城 市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国家级历史文 化名城和与国际接轨的风景旅游城烟 草园区,具有高原山水特色的现代宜居 生态城市。
大理建筑特点
四合五天井由四方带厦房屋组成,有四个院落, 其中四方房子中间的院落最大,每两房子相交各 有一个漏角天井,共四个,较小,故称“四合五 天井”。各方房子都为三间两层楼房,正房较高。 漏角天井都有耳房,有两层。除大门外,有的人 家习惯用一个漏角天井做人口小院,再在厢房山 墙上升二门通达厢廓。在洱源、邓川等地区,还 将正房漏角的楼房作铺子,面向街道,大小门可 出入。在剑川、鹤庆等地区,有的将大门开在厢 房次间上,以便安排宽敞的门廓。其他各地除无 照壁外,与“三方一照壁”相同,注重内部装修, 富丽堂皇。
城市职能
大理市的城市职能 滇西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和动力极核。 理州的区域管理和服务中心。 南省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基地。 国民族自治地区和谐发展示范区。 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路通道的枢纽节点。 际知名的休闲康体旅游胜地。 元文化融合、山水生态宜居的低碳绿城。
大理的城市总体布局城市采用组团式布局结构, 并根据下关、大理、凤鸣三城区不同的职能分 工采用不同的空间布局形式。下关城区沿西洱 河两岸、苍山脚下和团山南部坪坝布局,用地 控制在大展屯以南、西环线以内,向东到龙山。 大理城区保持古城现有格局和风貌特色,控制 古城周围用地开发,保持古城空间形态完整。
玉溪市总体布局形态
大理建筑特点
三方一照壁 三方一照壁由三间两层组成一个建筑单元,即由 三方带 厦的房屋和照壁围成一个院落,庭院中种 植花木。正中一方为 主房,比两边房屋高,在主 房和两边房屋相交处各有一个漏角天井,组合成 一大二小的三个院落,所以又称“三合院”。这 类民居在白族地区最普遍,给人以舒适华丽、绰 约多姿的印象。院内各处装修都用木料,极其丰 富华丽,千姿百态,互相争妍,其雕工技巧十分 精湛。
大理城市发展目标
面向东南亚、联系川藏的科研与人才教育 基地,云南省新兴的现代服务业基地,滇西地 区先进制造业中心; 南诏、大理古韵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多元 民族文化交汇共荣的城乡和谐民族自治地区, 山水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型城市群; 全国民族自治地区示范性现代网络化城市群。
玉溪市的城市发展目标
造成差异的原因
大理市的布局以主要城区为主进行布局,总体 布局城市采用组团式布局结构,并根据下关、 大理、凤鸣三城区不同的职能分工采用不同的 空间布局形式,以洱海为中心,全方位发展。 而玉溪市则是根据自己的主导产业来发展自己 的城市布局,造成结构单一。
两个城市布局形态的相同
布局过程中都是以城市的中心区为主进行布局。 组团之间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依次进行合理 的布局。 坚持自己的主导产业不动摇,坚持发展才是硬 道理
1.生态优先、文明示范——确保生态保护与经济 发展相协调,建设生态文明 2.内外融合、城乡协调——坚持城乡建设与区域 发展相结合,促进昆玉一体化和城乡协调发展 3.产城一体、升级转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 相结合,促进产业空间的有机集中和产业结构的 优化升级 4.交通先导、空间优化——通过交通等基础设施 建设引导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科学引导城镇上山、 促进区域地位提升
杨家院
玉溪建筑特点
通海秀山古建筑的特点:多以木材和砖瓦集合 使用
红塔区的古建筑
因为易门的降水非常丰富,为了保护柱子不被 侵蚀,所以要在柱子底部放一个石墩。
墙体都是用粘土,干草和石子筑起来的。大 部分建筑都用榫接
1.宜居宜业、富于自然与文化魅力的生态城 市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滇中地区经济发 展的重要增长极 3.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烟草、矿电、旅游、机 械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基地
玉溪城市发展目标
4.云南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5.以中心城区建设现代宜居生态城市为龙头, 推进撤县设区工作,建设红塔、澂江、江川、 通海四区,构筑“双百”大城市(城市建成区 1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00万),形成三湖 地区一体化发展格局,提高城镇的服务功能和 综合承载能力,带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 高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发达、就业充 分、环境适宜、社会和谐、城乡协调的新格局
玉溪地形
玉溪的平均海拔在1800左右,玉溪地处云贵高原西 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位于新平县的哀牢山主 峰为玉溪最高峰,海拔3165.9米;最低海拔为元江 河谷,海拔328米。 地形条件复杂,以红河为界,其东西两边的地貌景 观有较大的差异。红河以西为滇西横断山区,山体 走向呈北西向,哀牢山主峰大雪锅山高程3165.9m, 当地最低侵蚀基面高程328m,相对高差2838m;红 河以东为云贵高原,由于受云南山“字”型构造的 影响,山体走向分别为南北向,北西向北东向及南 突的东西向,山体破碎,其间以梁王山主峰海拔高 程2820m为最高点,一般高程1500-1900m。
大理城市用地规模
一、2005年城市建设总用地25.4平方公里,人均101.6平 方公里。其中下关18.0平方公里,人均90.0平方米;大理 3.4平方公里,人均136.0平方米;凤鸣3.5平方公里,人均 159.1平方米;上登工业区0.5平方公里。 二、2010年城市建设总用地27.7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 用地98.9平方米。其中:下关19.0平方公里,人均86.4平 方米;大理3.7平方公里,人均132.1平方米;凤鸣4.5平方 公里,人均150.0平方米;上登工业区0.5平方公里。 三、2015年城市建设总用地31.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 用地98.5平方米。其中: 下关21.0平方公里,人均84.1平方米;大理3.7平方公里, 人均124.1平方米;凤鸣5.9平方公里,人均149.2平方米; 上登工业区0.8平方公里。
玉溪市的城市规模
城市人口规模 规划近期城市人口45万人,中期城市人口55万人, 远期城市人口75万人。 城市用地规模 近期城市建设用地4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 积100平方米; 中期城市建设用地5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 积100平方米; 远期城市建设用地7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 积100平方米。
城市职能
玉溪市的城市职能
1.玉溪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中 心 2.烟草、生态旅游、装备制造、新能源、高 新技术等特色产业基地 3.中国-东南亚国际大通道中心枢纽 4.云南省重要的生态、文化旅游服务基地
造成差异的原因
1.两个城市所处的区域不同,造成其经济发展 的程度也不尽相同; 2.政治环境不同,造成政府对两个地方的重视 程度不同; 3.交通发展程度不同,造成发张程度不同; 4.主导长夜不同,造成两地居民经济水平的差 异,从而导致城市规模的差异。
城市人口规模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2015年 下关城区 18万人 20万人 22万人 约25万人 大理城区 2.2万人 2.5万人 2.8万人 3万人 凤鸣城区 1.4万人 2.2万人 3万人 4万人 大理市(三城区) 约22万人 约25万人 约28万 人 32-35万人
考虑到大理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 游城市,流动人口数量相对较高,故2015年各 项城市基础设施以35万人进行配置。
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
喜洲位于大理古城北16公里,是滇西、大理 一带的著名乡镇,喜洲民居代表了大理市白族 民居的风格。 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 天井”封闭式庭院为典型格局,有独成一院, 有一进数院,平面呈方形,造型为表瓦人字大 层顶,二层、重檐;主房东向或向南向,三间 或五间,土木砖石结构,木屋架用榫卯组合, 一院或数院连接成一个整体,外墙面多为上白 (石灰),下灰(细泥)粉刷。
大理图片
大理市和玉溪市的城市定位对比
大理市的城市发展目标
立足大理城市群自身的区位、特色与优势条件, 发挥城市区对区域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建设成 为专业性的国际化地区和滇西综合型中心城市。 国际知名的休闲旅游胜地,国家南部沿海经济 发展带与边境陆路口岸对接的重要节点,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市场,云南省参与国际分 工与区域竞争的枢纽型城市群;
大理市和玉溪市的城市布局形态
大理市的城市布局形态 城市采用组团式布局结构,并根据下关、大理、 凤鸣三城区不同的职能分工采用不同的空间布 局形式。 玉溪市的城市布局形态 玉溪市城市规划分为三个空间层次,即市域、 红塔区(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
两个城市城市布局形态的差异
大理市总体布局形态
两个城市定位的相同点
两个城市都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来发展经济, 交通便利,与周边国家都有一定的联系。 都是围绕中心城区来发挥自身的特色,注重生 态的发展。 两个城市都在发展自身特色产业的基础上,扩 大引进新新产业,从而提高自己的城市化水平, 都在随时代的发展而自我发展发展。
大理市的城市规模
城市大理,玉溪的比较与区别分析
小组成员:
目录
1.大理市和玉溪市的地形地貌对比 2.大理市和玉溪市的城市定位对比 3.大理市和玉溪市的城市规模对比 4.大理市和玉溪市的城市布局形态对比 5.大理市和玉溪市的建筑风格对比
大理地形
大理州地处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结合部位,地 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复杂多样,点苍山以 西为高山峡谷区。点苍山以东、祥云以西为中 山陡坡地形。境内的山脉主要属云岭山脉及怒 山山脉,点苍山位于州境中部,如拱似屏,巍 峨挺拔。北部剑川与丽江地区兰坪交界处的雪 斑山是州内群山的最高峰,海拔4295米。最 低点是云龙县怒江边的红旗坝,海拔730米。
门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