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1.编制依据1.1施工合同1.2工程施工图纸1.3工程应用的主要法律、法规、文件1.4工程应用的主要规范、标准、规程1.5主要应用的图集1.6公司文件及其它资料2.工程概况2.1总体概况2.2建筑概况2.3结构概况8、10、12、14、16、1814、18、20、25 2.4专业概况该工程计划开工日期为2012年5月2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12年10月2日。
2.5其他本工程位于首钢京唐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钢铁厂内,4#变电站南侧,南临烧结南路。
地理位置优越,西侧为原料分析中心和3#服务区,交通便捷。
场区内钢筋加工、木工制作场区、焊工棚均搭设防护棚。
使用商品混凝土,现场不设搅拌站,尽量避免扬尘外泄与噪声外扬。
3.施工部署3.1施工现场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组成人员注:“职务”是指在项目经理部担任职务。
3.2工程合同划分3.2.1总包合同及管理范围施工范围:工程主体的土建、给排水、采暖、电气工程的照明、动力等,不含消防工程和弱电工程。
总包与分包关系项目经理部会同公司总部对选定的分包单位予以考察,择优录用,使选择的分包单位能最大限度的符合工程的需要。
物资、设备采购分包单位所选用的设备、材料必须事前征得建设单位和项目经理部的审定,严禁擅自代用材料和使用劣质材料。
3.2.2施工组织协调与信息交流由项目经理负责每周生产协调会,协调各专业相互配合,协调材料、机械设备使用,向建设单位和有关单位反映工程现状。
由项目副经理或技术负责人组织每天的生产例会,制定质量保证措施,针对质量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总结最近的施工质量情况,介绍施工经验,提高全员的精品意识。
3.2.3流水段划分、施工工序按照以下施工顺序进行施工:安装工程:在基础及主体结构安装预埋管道→装饰阶段穿插进行管道安装和设备安装→系统调试试运转→竣工。
4.施工方案4.1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流程4.1.1钢结构构件制作工艺流程材料检验→材料拼接→放样和号料→切割或剪切下料→矫正或成型→制孔→组装→焊接→涂装、编号→构件验收4.1.2热力外线施工工艺流程新增门架、支座制作坡口打磨自由管段组对焊接吊装、定位焊接系统吹扫水压试验4.2钢结构工程4.2.1.材料准备A钢材本工程钢材皆为碳素结构钢Q235B。
钢材应有质量保证书,并应达到设计要求及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B焊接方案的选择本工程除天车H型轨道梁采用自动埋弧机焊接外,其余皆采用手工电弧焊。
C对焊条、焊丝及焊剂的要求(1)应有质量保证书,并符合设计要求。
(2)焊条使用前应在250~350°C条件下烘干。
(3)焊条或焊丝以及其他焊接参数的选用符合焊接工艺评定要求。
D高强螺栓应有质量保证书,并按设计要求进行摩擦因数试验,以满足图纸及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4.2.2放样、号料A放样应采用经过质量检定的钢尺,并将标定的偏差值计入量测尺寸,尺寸划法应先量全长后分尺寸,不得分段丈量相加,避免偏差积累。
B号料应使用经过检查合格的样板,避免直接用钢尺所造成的过大偏差或看错尺寸而引起的不必要损失。
C放样、号料前应根据钢柱、钢梁等构件的制作长度进行材料的拼接和焊接。
4.2.3.切割或剪切下料A本工程主要由焊接H型钢组成,钢板主要采用半自动气割机下料,型钢主要采用气割及型钢切割机下料。
B筋板、柱梁连接板等厚度不小于20㎜的板料可采用剪板机进行下料。
C气割或剪切允许偏差不得超过规范规定。
4.2.4.矫正或成型A钢板拼接焊后的矫正可采用平板机火焰加热进行。
B焊接H型轨道梁的矫正采用H型钢校直机。
C型材的矫正采用液压校直机。
D矫正后的材料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4.2.5.制孔及组装A所有螺栓孔径及孔距应满足规范要求。
B制孔均采用钻床钻制,并主要采用液压摇臂钻床钻孔,以确保钻孔质量。
C组装前,零件、部件应检查合格;连接接触面和沿焊缝边缘每边30~50㎜范围内的铁锈、毛刺、污垢等应清除干净。
D为保证隐蔽部位焊接下来涂装的质量,在焊接、涂装后应经质量检查部门认可,签发隐蔽部位验收记录,方可封闭。
E组装顺序根据焊接方法和焊接顺序确定。
F焊接H型轨道梁的组装在专门的组装胎架上进行。
G严格控制组装偏差,构件的外形尺寸偏差必须控制在《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附录B规定的范围内。
H摩擦面处理、涂装、编号(防腐甲方分包)(1)摩擦面处理采用砂轮打磨,打摩范围不应小于螺栓孔径的4倍,打磨方向宜与构件受力垂直,处理后满足规范要求。
(2)钢构件的除锈喷砂除锈,并且除锈和涂装应在制作质量检验合格后进行。
(3)施工图中注明不涂装的部位不得涂装,安装焊缝处应留出30~50㎜暂不涂装。
4.2.6.构件验收4.2.6.1钢屋架、钢梁等构件制作完成后,应该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构件尺寸检验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后,尺寸误差必须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2)构件焊缝外观探伤检验合格。
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隐,二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
焊缝超声波探伤检验合格。
(3)螺栓连接摩擦面的处理和构件涂装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4.2.6.2焊接和焊接检验(1)焊接工艺A.焊接H型钢的焊接工艺焊接H型钢的焊接采用自动埋弧机焊接,焊接在专门的焊接胎架上进行,每一条焊缝焊接两道成型。
B.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参数:C.焊接质量保证措施a.焊工应经考试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从事焊接工作。
b.所用的焊条、焊剂等均应合格,并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进行。
c.施焊前,焊工应检查焊件部位的组装和表面清理的质量,如不合格要求,应修整合格后方能施焊。
d.在组装好的构件上施焊,应严格按焊接工艺参数以及焊接顺序进行,以避免焊后变形,特别要注意控制柱梁节点的焊接变形。
e.采用多层焊时,应将前一道焊缝表面清理干净后再施焊。
D.焊缝质量检验应符合以下要求:a.焊缝外观质量检查符合以下要求:焊后外观检查,应按设计文件的标准在焊缝冷却后进行,由低合金结构钢焊接成的大型梁柱构件以及厚板焊件,应在完成焊接工作24小时后,对焊缝及热影响区是否存在裂纹进行复查。
焊缝表面均匀、平滑,无折皱、间断和未满焊,并与基础金属平缓连接,严禁有裂纹、夹渣、焊瘤、烧穿、弧坑、针状气孔和熔合性飞溅等缺陷;所有焊缝均进行外观检查,当发现有裂纹疑点时,可用磁粉探伤或着色渗透探伤进行复查。
b.焊缝的超声波探伤检查按下列要求进行;图纸和技术文件要求全熔透的焊缝,必须按比例进行焊缝超声波探伤检查;超声波探伤检查应在焊缝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
表面不规则、不清洁的部位要予以清理;全熔透超声波探伤检查数量按设计文件的规定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应根据设计文件规定的标准进行, 超声波探伤检查应做详细记录,并写出检查报告。
经检查发现不合格的焊缝,必须进行返修。
焊缝出现裂纹时,应由焊接技术负责人主持进行分析,制定出措施后方可返修。
修补后的焊缝应用砂轮修磨,并按要求重新进行检查。
4.2.6.3预防焊接变形的措施及矫正措施(1)产生焊接变形的原因焊接变形是焊接结构产生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焊接变形不仅影响结构尺寸的准确和外形美观,而且有可能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引发事故。
(2)预防残余变形的措施A.设计措施a.合理地选择焊缝的尺寸和形式设计时应适量采用较小的焊缝尺寸,从工艺上的可能性出发,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前提下,按着原来选取工艺上可能的最小焊缝尺寸。
b.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焊缝在焊接结构中应该力求焊缝数量少,避免不必要的焊缝。
B.工艺措施a.反变形法事前估计好结构变形的大小和方向,然后在装配时给予一个相反方向的变形与焊接变形相对抵消,使焊后构件保持设计的要求。
b.刚性固定法这个方法是在没有反变形的情况下,将构件加以固定来限制焊接变形。
c.合理地选择焊接方法和规范选用性能量较低的焊接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焊接弯形。
d.选择合理的装配焊接顺序把结构中各条焊缝引起的变形加以综合考虑,尽量使其产生的变形相互低消,使变形降低到最低。
在焊接H型钢构件时,遵循焊接工艺规定的焊接顺序,尽量做好对称焊,在焊接量较大的复杂节点时,由多名焊工同时施焊,尽量做到分散对称焊。
C.矫正焊接变形的方法a.机械矫正法利用外力使构件产生与焊接变形方向相反的塑性变形,使两者互相抵消,其他焊接变形的构件根据具体情况也可用矫正机进行矫正。
还可利用锤击法来延展焊缝及其周围压缩塑性变形区域的金属,达到消除焊接变形的目的。
b.火焰加热矫正法对于无法用矫正机进行矫正的构件和梁节点等焊接变形部位,采用火焰加热矫正,利用火焰局部加热时产生的压缩塑性变形,使金属在自然冷却后收缩,来达到矫正变形的目的。
4.2.7.主要构件的制作A吊车轨道梁制作本工程吊车轨道梁由焊接H型钢加工而成,钢梁按安装分段长度制作,分段时综合考虑运输和吊装,进行合理分段。
工艺流程:钢板检查→钢板处理→拼接→矫平→自动气割下料→H型钢组装→H型钢焊接→翼板矫平→旁弯校直→精整焊接H型钢下料采用自动气割机,上料前先根据构件长度进行材料的拼接和焊接。
焊接H型钢的组装在组装胎架上进行,组装时把气割质量良好或经过钝边的两块翼板和一块腹板,放置于胎架上拼装成工字钢。
水平拼装胎架上有一定固定支座和一个活动支座(风缸、丝杠或楔子),把两块坚立翼缘板和一块水平腹块夹紧,并点焊固定。
当腹板准确对准两翼缘板中线后,用点焊把工字截面焊牢。
点焊(手弧焊)的高度应为焊缝高度的23,长20-30㎜,间距为㎜,此外,还要在未施焊的工字截面的两端加引弧板,其宽度为60-100㎜,长度为80-100㎜。
把拼装好的工字截面放置于焊接胎架上进行焊接,采用埋弧自动焊,按规定焊接顺序焊接。
焊接完成后,两端引弧板用火焰切割并打磨。
采用H型钢校直机等机械矫正法矫正变形的工字截面。
B钢梁钢柱制作本工程钢梁钢柱皆采用成品热轧H型钢。
H型钢下料时采用型钢锯床锯切,钢梁与钢梁节点的斜角也采用锯床锯切,以确保切角质量。
钢梁上梁柱节点板安装和焊接应注意控制和减小焊接变形。
C其它构件制作支撑、檩条等基它构件制作较简单,制作时主要采用型钢切割机下料。
支撑可采用制作组装胎膜方法进行组装,檩条直接定做成图纸设计的长度,两端椭圆螺丝孔使用专用机床加工。
为了安装方便,可将柱间撑分解制作,但必须按大样预拼装,并留出安装螺栓孔。
4.2.8. 质量控制与检验标准钢柱制作的外形尺寸允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单层钢柱制作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注:H为柱高(长)度;b为柱截面翼缘板宽度。
2.安装总体思路现行安装大型构件并尽快使结构趋稳,而后进行附属部件施工。
钢梁因构架较长,拟从顶点处分开采用两段式安装。
钢构件安装前应对建筑物的定位轴线、标高等进行检查弹线,并在基础结构检测和办理完交接验收手序后,在插槽基底设置钢柱安装用定位标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