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法学对自由主义法学法治观的批判
摘要:批判主义对自由主义法治观的批判,是在怀疑现代性的基础上产生的,基于现实社会和自由主义所描述的法治存在很多差异,批判法学对自由主义的法治观产生了怀疑。
本文将从批判法学的兴起、主要观点等出发,描述批判法学对自由主义法治观的批判。
然后,从批判法学的产生社会背景,思想渊源的方面解释,这一批判产生的原因。
最后,基于这些批判引发的对现代法治建设的启发。
关键词:批判法学;自由主义法学;法治
一、批判法学概述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的一些法学教师基于对哲学和社会理论的探讨,试图在自己的法学研究中贯彻一种批判精神。
有的学者认为,对法律行为应该根据法律之外的范畴和目标加以评价,本本上的法律根本不同于行动中的法律,法律制度并不能实现它宣称的那些理想。
有的学者认为,法律是一种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的统治工具,它促进统治集团的利益并使现存的统治秩序合法化。
批判法律研究运动成立后,由于它敢于对美国法律制度,法学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批判,因此引起了许多知识分子的响应。
这样,在短短的几年内,美国一些著名的法学院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批判法学者,他们对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刑法、契约法、侵权法、劳工法、律师业务、法学教育乃至政府组织等领域展开了激烈的批判。
二、批判法学对自由主义法学法治观的批判
(一)对法的中立性的批判
对法的性质的判断关系到一个法学派别的重要特征。
批判法学虽然没有给法下过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但从其对传统法律的批判中可以看出,批判法学认为法有两个密切相关的属性,即意识形态性和政治倾向性。
第一,法具有政治性。
批判法学认为,法律既不是中立的,也不是价值自由的,而是与政治密不可分的。
法律是确立和保持目前不平等地位的权力和控制的工具。
批判法学者皮勒指出,法律与政治学的分开是一个神话。
自由主义的所谓法律与政治分离,甚至认为法律可以以某种方式被个人用来对抗国家的观点,不过是自欺欺人。
第二,法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和工具。
在批判法学者那里,意识形态通常是一种形成主题意识的机制,它潜在地存在于社会之中,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她都对我们发挥着潜在的影响。
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机制,时常使主题产生不同的主观意识,这种主观意识有时会与不同的利益相联系,从而使主体难以保持一致性。
(二)对法的确定性的批判
第一,法律文本具有不确定性。
批判法学继承了现实主义法学观点,从主体认知方面和法律文本方面,进一步推进了现实主义法学的法律怀疑论。
他们认为,从文本和认知两方面可以揭示出法律是不确定的。
第二,从语义学角度解构法律文本。
受语言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批判法学家图什内特指出,法律文本材料几乎是无法精确认识的。
从基本方面看,在某一法律领域中接受的法律推论技术,事实上是对其他法律领域中的法律进行区别和类推。
这一技术是十分随意的,因此它允许我们将各种不同的盘里归入人们选择的任何类型之中。
三、批判法学的法治是不可能的观点的深层原因解析
对于批判法学对自由主义法学的法治观展开批判的原因,大致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寻找其原因:
首先,是批判法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各种社会问题爆发,包括反越战运动、黑人民权运动以及新左派运动和反主流文化运动。
社会的动荡,经济陷入混乱的秩
序,这些社会背景,无疑也对法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法学研究者,从现实的混乱中开始反思传统法学的作用,对其宣扬的正义,公平的法治社会的实现与否产生了怀疑,并开始对其批判。
由于60 年代以后的很多法律改革是失败的,所以社会对法律家们自己矫正法律制度的问题的能力,也已经失去信心。
其次,是批判法学产生的法律思想史背景。
批判法学产生之前,美国法律思想史上实证主义法学占据着统治地位。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学研究者认为实证主义法学的研究成果在解决现实社会中的不公正时,显得无所作为,行政权力的不断膨胀,也使法学研究者开始怀疑主流思潮所宣扬的法治的作用。
再次,是批判法学产生的现实思想渊源。
从现实主义法学发展到后现代主义法学,批判法学被看作是其中的过渡阶段。
所以受到了两种哲学思潮的深刻影响,现实主义法学关于对法律规范和事实持怀疑态度,认为法律的确定性只是一种神话等观点都被批判法学所继承。
除此之外,批判法学还深受如韦伯的社会理论、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