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法律 重庆与世界2010年第27卷第11期 The World&Chongqing Vo1.27 No.11 2010
新自由主义“中国化"批判
罗建文
(湖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摘要:新自由主义是影响最广、势力最大、渗透最强的一种社会思潮,在我国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学术
研究和思想交流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其内容与实质大有“中国化”的趋势,它对构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影
响和危害是深刻的,必须引起高度警惕,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中国化”;社会危害;理性批判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111(2010)11—0021—05
改革开放后,新自由主义传人我国。一些缺乏批判意
识和怀疑精神的学者,奉新自由主义为灵丹妙药,不加甄
别地加以“转播”,主张用新自由主义的一套理论来指导中
国的改革开放。因此,出现了新自由主义“中国化”的趋
势。所谓新自由主义“中国化”,是指盛行于美国等西方国
家主流社会价值观念的新自由主义思潮通过多种途径传
人中国以后,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
思想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变种,及其对中国社会、政治、经
济、文化、思想意识领域产生广泛影响的进程。新自由主
义“中国化”的主要渠道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陆续到西
方国家留学的硕士、博士生,他们毕业回国后走上了大学
讲台或进入了政府、研究、出版等相关机构,利用一切可能
的机会讲授、传播西方经济学和政治文化思潮,特别是西
方新制度经济学。在老一代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学者陆续离退休后,少数对全国全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
教学、研究机构和报刊、新闻出版机构的主导权被那些留
洋学者所接管。他们利用手中的舆论阵地和工具,彼此互
相呼应。极力宣扬新自由主义而贬斥马克思主义,使新自
由主义取代马克思主义一度成为社会时髦话语或热门话
题。新自由主义“中国化”的另一条重要渠道是充当政府
顾问的国外、境外的名师学者,他们到中国大学课堂直接
灌输、推销新自由主义,掀起一波又一波的例如“张五常
热”的“中国化”浪潮,从而把新自由主义神圣化…。
一、新自由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表现和
社会危害
新自由主义以不可知论、经验主义和渐进改良主义为 哲学基础,攻击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宣扬绝对
自由化、全面私有化、全面市场化、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
期待通过自由市场的“无为而治”,疗治垄断资本主义的病
患与虚弱,延缓资本主义的衰亡,复振以往威风。因而,新
自由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理论形态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过时论”,以为社会主义制度已全线崩溃,大肆鼓吹社会主
义意识形态失败论、西方自由民主思想是中国的救世良
方,呼吁中国要尽早融人西方文明;“个人主义本位论”,把
个人自由、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置于最高地位,广泛强调
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不受外界约束的个人和自我,标榜人
的本性是自私和唯利是图,追求经济利益作为社会终极价
值,忽视和否定集体主义原则;“私有化市场原教旨主义”,
认为私有制是保证个人自由的基础,能使个人的积极性得
到充分发挥,具有最高的效率,私有制能够保证每个人致
富机会均等,使每个人通过努力就可能致富,具有最充分
的动力,还积极主张和帮助中国政府设计一个产权私有化
的经济制度,向知识分子灌输自由主义和产权明晰的经济
意识形态;媚外心态导致“民族国家终结论”,抹杀民族国
家经济存在的必要性,大肆鼓吹经济全球化,认为民族国
家和国家主权趋于消亡,资本摆脱了民族国家和社会力量
的控制,民族国家的文化和意识逐步被肢解,为垄断资本
寻求更大的生存空间;在国际社会秩序中宣扬“新社会达
尔文主义”,打着“自由化”的大旗,企图重新返回到弱肉强
食的丛林原则,倡导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的逻辑;有些经济
学家明明知道众多的经济转轨国家在推行国有企业产权
改革过程中付出了重大代价,但是他们不愿深入研究这些
国家产权改革代价沉重,而偏爱借鉴俄罗斯通过管理层收
购推进、规范产权改革的经验,加速中国的国有企业产权
收稿日期:2010—10—11 作者简介:罗建文(1963一),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伦理学、社会发展哲学。
22 重庆与世界
改革的步伐;少数学者高举“四化”——绝对自由化、全面
私有化、全面市场化、全球一体化——的旗帜,反对政府宏
观的市场监督与控制;少数人宣扬“小政府”、“减少政府干
预”和“市场自由”、“贸易自由”一类信条,自毁中华传统
和民族国家的文化防线,积极信奉和倡导西方核心国家垄
断资产阶级的政权本质 ,等等。一系列新自由主义“中
国化”言论,其实质是要把中国拉人西方主流国家价值观
念和意识形态体系,从经济文化人手来改良中国的社会主
义价值体系,已达到消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的。
事实上,新自由主义“中国化”已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
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有些方面还形成了社
会灾难,必须予以高度警觉。
(1)新自由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灾难就是企图摆脱
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导致了经济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公
有经济被弱化、少数人疯狂敛财而使财富占有严重不公等
一系列问题。新自由主义在中国有很多信徒,其“中国化”
的程度和力度,甚至可大过西方。比如,科斯的产权学说
在中国产生的影响,就远远超过了它在美国或其他西方国
家的影响。这当然亦是有原因的。与古典自由主义相比,
新自由主义在主张私有化、自由化和市场化的同时,更为
强调金融与银行的作用,减少金融管制,削减工会力量。
美式新自由主义的一大特点,就是减少对金融市场的控
制、私有化、削减社会保障与福利、削弱工会与减少对劳工
市场的保护、削减最高税率、开放国际商品与资本市场,以
及放弃自然律外衣下的充分就业。认为西方患于不监管
的话,中国就患于政府太干预,权力主宰经济。新自由主
义呼吁放松管制不能说没道理,但放松管制不等于不要监
管,一些食洋不化的学者的错误就在于,要彻底地摆脱政
府的干预。这显然是错误的。当然,政府监管一定要建立
在法律的基础上,否则就会出现权力任意干预的现象。新
自由主义关于一般市场机制的研究,关于减少政府干预、
压缩政府开支以提高政府效率的观点,以及关于人的心理
预期对经济活动和经济政策影响的观点有一定的积极意
义,但是从整体上看,新自由主义是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
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因此,我们对它应该有非常清醒的
认识。有少数学者宣扬俄罗斯推行大规模国企私有化改
革的“成就”,对出现严重腐败激起人民的强烈不满而充耳
不闻。在俄罗斯,连一向具有西方倾向的普京对原来新自
由主义模式的经济政策都进行了严厉抨击,指责当年的政
治家打着改革的旗号出卖俄罗斯利益,不顾百姓的疾苦,
厚颜无耻、疯狂敛财。普京称,“10年前,政治投机者控制
了联邦会议和政府的关键席位,高官们为了迎合寡头而不
惜损害俄罗斯的社会和国家的利益,把国家财产挥霍殆
尽,腐败是他们进行政治和经济竞争的手段,导致我们负
债累累,经济崩溃,人民生活水平成倍地下降。” 当年俄
罗斯的许多经济学家和官员,也是怀着满腔热情和美好愿
望投身改革的,他们希望抛弃教条主义束缚,借鉴西方新 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和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模式,在
国际权威组织推荐的“华盛顿共识”改革方案指导下,进行
全面、系统的改革并建立规范化的市场经济,但却由于对
西方推荐的改革方案缺乏警惕,没有把握好经济改革的方
向,结果造成了经济衰败和腐败泛滥,给国家、人民带来了
巨大的社会灾难。当年名声显赫的改革家如今声誉扫地,
甚至被普京严词指责为“人民的敌人”。新自由主义“俄罗
斯化”的悲剧值得我们中国人深刻反省。
(2)新自由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灾难是由于过分推
崇效率,而对中国社会日益扩大的贫富两极分化以及由此
导致的社会分配不公、社会道德沦丧等问题漠然视之。新
自由主义总喜欢标榜自己为了维护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可
惜现实却是资本权力和政治权力总是结合在一起的,而社
会力量则被排挤出决策过程之外。一方面导致国有资产
的大量流失,另一方面是企业工人的权力的被任意剥夺。
还有,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是增加GDP至上,一切为了经
济发展。就是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改革开放30年似
乎经济上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是带来的副作用却出现在我
们面前。在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忽悠下,经济发展都变得模
糊和似是而非。于是,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变成了对工人权
益的无耻侵害;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自我完善就变成了
肆无忌惮地发展私有经济和对国有经济的侵吞和破坏。
新自由主义在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财富的同时也把
这些财富送人了少数人之手。新自由主义使得人们在得
到一些权利的时候,也加速了其他方面的权利的损失。不
计一切代价的经济发展为中国造就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资
本时代,但环境、安全、道德、优良传统等人类社会赖以生
存的要素被破坏甚至被摧毁。中国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
以及潜藏或者已经爆发出现的经济问题,都和新自由主义
“中国化”不无关系,而且它的危害还在继续。还有少数人
打着自由、民主、人权、宪政的旗号推进新自由主义的“中
国化”。如果我们还看不清楚这些“新”动向的有害性以及
危害实质的话,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将会被
葬送,未来的中国将是不可想像的。
(3)新自由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大灾难是我们固有的
思想文化领域的主流价值体系受到了严重冲击。当我们
从全球的视角审视新自由主义价值体系扩张时,不难发
现,新自由主义扩张的过程与意识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所不同。一般认为:学术思潮在认知解释层面上很容易进
行横向的国际传播。但按照意识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而
言,这些学术思潮如果是科学的、适合其他国家国情的,应
当在进入其他国家以后,在这些国家内部进行纵向的发
展。也就是由“认知一解释层”(学术思潮)到“价值一信
仰层”(政治意识形态)再到“目标一策略层”(政策主张)。
但是新自由主义学术思潮作为在西方核心国家的土壤里
产生的学术思潮,在外围国家的土壤里生长并不顺利。美
英等核心国家发现他们所推崇的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