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概率统计课后习题解答第2章

概率统计课后习题解答第2章

习题22. 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律为 .4,3,2,1,12)( k k ak X P 求(1)常数a ;(2))2( X P .解 (1)由,1)1111( a 得248315a(2(答案有误)3.一颗骰子抛两次,以X 表示两次中所得的最小点数,试求X 的分布律。

解 X 可能取值为1,2,6, ,用二维数组表示两次的点数,则两次中最小点数为1可表示为:(1,1),(1,2),(2,1),(1,3),(3,1),)1,6(),6,1(, , 于是 36/111 X P ,同理可得其余。

4.甲、乙两棋手约定进行10局比赛,以赢的局数多者为胜。

设在每局中甲赢的概率为0.6,乙赢的概率为0.4。

假设各局比赛是相互独立的。

(1)写出甲赢局数的分布律;(2)试分别求甲胜、乙胜、不分胜负的概率。

解 (1)设甲赢局数为X ,则)6.0,10(~B X 。

(2)甲胜概率为 )1,6.0,10,5(1516BINOMDIST X P X P =0.6332乙胜概率为 )1,6.0,10,4(4BINOMDIST X P =0.1662 不分胜负的概率 )0,6.0,10,5(5BINOMDIST X P =0.20075.某人独立地射击,设每次射击的命中率为0.02,射击400次,求至少两次击中目标的概率.解:设击中目标次数为X ,则)02.0,400(~B X 。

方法1:802.0400 np ,利用泊松定理并查泊松分布表得997.0!8282e k X P k k方法2:利用excel 函数)1,01.0,400,1(1112BINOMDIST X P X P=1-0.002835997.06.若每次射击中靶的概率为0.7,求射击10炮,命中3炮的概率,至少中3炮的概率,最可能命中几炮.解:设中靶次数为X ,n =10, p =0.7, X~B (10, 0.7)10,,2,1,3.07.01010 k C k X P k k k733103.07.03C X P ,21013 X P X P X P X P829103.07.0453.07.0103.019103.08.813.03881, 或.3.07.0)3(1010103k k kk C X P又77.010 np , 所以最有可能命中7炮.7.从学校乘汽车到火车站的途中有5个交通岗,假设在各个交通岗遇到红灯的事件是相互独立的,并且概率都是52.设X为途中遇到红灯的次数,求X的分布律.解:)4.0,5(~B X8.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律是.,2,1,!)( k e k C k X P k讨论常数C 与 应满足的条件解:因为!!11k Ce e k C k k k k)1( e Ce )1( e C ,由.1)1(eC e C 1-1=解得9.设X服从参数 的泊松分布,且P (X=1)=P (X=2),求P (X≥1)及 P (0<X2<3).解: ,,,,k ,!k e k X P k210由 ,21 X P X P 即有!2!12e e , 从而2 .因此22212211)1(!2!21e e e k e k e X P k k k k .11.进行某种试验,设每次试验成功的概率为43,以X表示首次成功所需试验的次数,试求出X取偶数的概率.(原书此处有误)12.盒内有3个黑球和6个白球,从盒内随机地摸取一个球,如果摸到黑球,则不放回,第二次再从盒中摸取一个球,如此下去,直到取到白球为止,记X为抽取次数,求X的分布律及分布函数.解:抽取次数X 的可能取值为1,2,3,4,且32961 X P ,4186932 X P ,1417682933 X P ,841867182934 X P .14. 设连续型随机变量X 的分布函数为e x d e x d cx x bx x a x F ,,1,ln ,1,)(求常数d c b a ,,,和X 的概率密度。

解 由0)( F 得0 a ;由1)( F 得1 d ; 由)(x F 在1 x 的连续性可得,0 d c 即1 c ;.2!12130222e e X P X P由)(x F 在e x 的连续性可得,d d ce be 即.1 b 15.设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为,,)1(2)(2x a x x f (1)试确定常数a ;(2)若P {a<X<b }=0.5,确定常数b . 解:(1)由aax dx x dx x f |arctan 2)1(2)(12).arctan 2(2a 得arctan a =0,从而 a =0.(2)由 b ab dx x b X a P ,21arctan 2)1(22得,b arctan 4从而b =1. 17.已知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21)(||x e x f x 试求X的分布函数.解:由于x dt t f x F ,)()( 因此当x ≤0时,x t x xt e dt e dt e x F 212121)(. 当x >0时,)2(212121)(00x x t t e dt e dt e x F .211x e故X 的分布函数为.0,0,211,21)(x x e e x F x x 18.设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为.,0,10,2)(其他x x x f以Y 表示对X 的三次独立观察中事件}5.0{ X 出现的次数,试求)2( Y P 。

解:每次观察的观察值不大于0.5的概率为.25.021.05.00 dx x X P从而 1406.0)75.0()25.0(21223 C Y P19.设某汽车站每隔20分钟有一辆汽车通过,乘客在20分钟内任一时刻到达汽车站是等可能的,求乘客候车时间不超过15分钟的概率.解:由题意知,乘客到达汽车站的等待时间X 服从[0,20]上的匀均分布,故1504320115dx X P 20.设随机变量X~U[1,6],求一元二次方程t 2+t X+1=0有实根的概率. 解:设P 表示方程有实根的概率,由△=X 2-4≥0,得X ≥2或X ≤-2,所以625451222dx X P X P X P P =0.821.某仪器装有三只独立工作的同型号电子元件,其寿命(单位:小时)都服从同一指数分布,其分布密度,0,0,0,6001)(600x x e x f x试求:在仪器使用的最初200小时内,至少有一只电子元件损坏的概率 . 解:设电子元件的寿命为X , 一只电子元件寿命大于200小时的概率为.1600120031600200e dx e X P p x3只元件寿命均大于200小时的概率为.))1(1()1(13313e e p故3只元件中至少有一只损坏的概率为.1)1(113 e P22.某厂生产的某种电子元件的寿命X(小时)服从正态分布N (1600, 2),如果要求元件的寿命在1200小时以上的概率不小于0.96,试求常数 .解:因X ~N ),1600(2 ,故)1.0(~1600N X. 要 .96.01200 X P 即要 .96.0160012001600X P因此 ..960400反查标准正态分布表,得7550400., 即3227. 23.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考生的数学成绩(百分制)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平均成绩(即参数 的值)为72分,96分以上的占考生总数的2.3%,试求考生的数学成绩在60分至84分之间的概率.解:由题意知,学生成绩X 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即).,(N ~X 272 由023.072967296X P X P得.977.0023.01)24(查正态分布表得 12,224即,从而72847272608460X P X P6826.018413.021)1(2)1()1( ,即考生成绩在60分至84分之间的概率为0.6826.24. 设随机变量X~N(2, ),且方程02 X x x 有实根的概率为0.5,求未知参数 。

解 由5.0)041( X P ,得5.0)4/1( X P ,由于X 服从正态分布,所以.4/125. 设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为F (x ),概率密度)()()(21x bf x af x f ,其中1()f x 为标准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2()f x 是参数为 的指数分布的概率密度,已知81)0( F ,求常数.,b a解 由 8105.0)()()()0(02010 a dx x f b dx x f a dx x f F得.4/1 a (原书答案有误)由1)()()()(21b a dx x f b dx x f a dx x f F得.4/3 b26.设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0,10,2)(其它x x x f现对X进行n 次独立重复观测,以Y n 表示观测值不大于0.1的次数,求Y n 的分布律.解:每次观察的观察值不大于0.5的概率为.01.021.01.00 dx x X P从而 n k C k Y P k n k kn n ,,2,1,0,)99.0()01.0(27.设测量的随机误差X~N (0,102),试求在100次重复测量中,至少有三次测量误差的绝对值大于19.6的概率 .解:因X~N (0,102), 则)1,0(~10N X,所以 975.022)96.1(2296.1106.19X P X P 5.0 .设100次测量中,测量误差的绝对值大于19.6的次数为Y ,则)5.0,100(~B Y .从而k kh .C Y P 10010010039503.因55.0100 np ,由泊松定理得!5351003k e Y P k k ,查泊松分布表得 875.03 Y P .28.设随机变量X的分布律X 1 0 1 2P1031015152 求Y=X2+1的概率分布.解:由于随机变量X 的可能取值为0, ,2,1 所以随机变量12 X Y 的可能取值为1,2,5..103}2{}5{,2152101}1{}1{}2{,51}0{}1{ X P Y P X P X P Y P X P Y P所以Y 的分布律为Y 1 2 5 P 0.2 0.50.329.设X ~U (0,1),试求X 1的分布。

解 设X Y 1,由于X 的概率密度为.,0)1,0(,1)(其它x x f X利用公式|)(|)]([)(y h y h f y f X Y 可得Y 的概率密度为)1,0(1,0)1,0(1,1)1(|)(|)]([)(y y y f y h y h f y f X X Y 即.,0)1,0(,1)(其它y y f Y 即X 1仍服从(0,1)上均匀分布。

30.设随机变量X ~U[1,2],求随机变量X e Y 2 的概率密度函数)(y Y . 解 X 的概率密度为.,0)2,1(,1)(其它x x f XY 的分布函数为}.{}{)(2y e P y Y P y F X Y 由y e X 2可得:当2e y 时,1 X ,故0)( y F Y ; 当2e y 时,1 X ,因此有214ln 21142.,1,,1}ln 21{)(e y dx e y e dx y X P y F y Y 所以Y 的概率密度为.,0,21)(')(42其它e y e yy F y F Y Y31.设随机变量X服从标准正态分布,求以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 (1)Y=e X ; (2)Y=2X2+1; (3)Y=|X|.解 (1)因为X e Y ,故Y 不取负值,从而,当0 y 时,则0)( y f Y ;当0 y 时,Y 的分布函数为).(ln }ln {}0{}0{}{)(y y X P y e P y Y P y Y P y F X Y从而,0 y 时,.1211|)()()(2)(ln 21ln yeyx y F y f y y x Y Y于是,X e Y 的概率密度为其它,0,0,21)(2/)(ln 2y e yy f y Y(2)因122 X Y ,故Y 在),1[ 取值,从而1 y 时,0)( y f Y ;1 y ,由于X ~N (0,1),故Y 的分布函数为.121221212121}12{}{)(2y y y y X y P y X P y Y P y F Y 故1 y 时,.)1(21)1(21212121212)()(4/)1(4/)1(y y Y Y e y y e y y F y f于是122 X Y 的概率密度为.,0,1,)1(21)(4/)1(其它y e y y f y Y(3)对于||X Y ,显然,当0 y 时,0)( y f Y ;当0 y 时,.1)(2)()(}{}|{|)( y y y y X y P y X P y F Y因此,0 y 时,.22]1)(2[)()(2/2yY Y e y y F y f故||X Y 的概率密度为.,0,0,2)(22其它y e y f yY32.设随机变量X服从指数分布,试求随机变量Y=min {X,2}的分布函数. 解 X 的密度函数为.0,0,0,)(x x e x f x由于.2,,2,2}2,min{时当时当X X X X Y因此,当2 y 时,;1}{ y Y P 当0 y 时,;0}{}{ y X P y Y P当20 y 时,.1}{}{0y yx e dx e y X P y Y P 所以Y 的分布函数为.2,1,20,1,0,0)(y y e y y F y Y34.设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1(1)(2x x f X 试求31X Y 的概率密度.解 Y 的分布函数].)1arctan(2[1|arctan 1)1(})1({}1{}{)(3)1()1(2333y x x dx y X P y X P y Y P y F y y Y 所以Y 的概率密度为.])1(1[)1(3))(()(62y y y F y f Y Y 35.设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2的指数分布,证明:Y=1 e 2X 在区间[0,1]上服从均匀分布.证 由于X 的概率密度为0,00,2)(2x x e x f x X Y 的分布函数为}1{}{)(2y e P y Y P y f X Y所以,当X >0时,,1102 X e Y 从而当 y 0时,;0)( y F Y 当1 y 时,;1)( y F Y 当10 y 时,.2)}1ln(21{)()1ln(2102y x Y dx e y X P y F当10 y 时,Y 的概率密度为 .1)1(21)1(2))'1ln(21(2)()()1ln(' y y y e y F y f y y Y所以Y 的概率密度为.,010,1)(其它y y f Y 即Y 在(0,1)上服从均匀分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