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教学原则与方法

第六章 教学原则与方法

文 观
语文环境
语 文 课 堂
语文活动
“一 体两翼”
第二节 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
目标所采用的手段。有人也称之为教学策略。
它是在特定的教学过程中,根据特定的教学目
标和教学内容来选择和使用的,包括教的方法
和学的方法。
中学语文基本教学方法是语 文教学中广泛运用的常规教学方
四、学校语言学习与家庭、社会语言学习结 为一体的原则。(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兼顾)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学记》 请你教给学生观察和看见周围世界的各种现象 吧。当自然界里发生转折的时期,请你把儿童带领 到大自然中去,因为这时候正发生着迅猛的、急剧 的变化:生命的觉醒,生物的内在的生命力正在更 新,正在为生命中的强有力的飞跃积蓄精力。 ——苏霍姆林斯基
• 师:还有吗? • 生:我觉得她当时还比较天真幼稚。她总是想得到的是那种 富裕的爱情。 • 生:玛蒂尔德还是一个有韧性,能吃苦耐劳的人。玛蒂尔德 勇敢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 主意,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她辞退了女仆,租了小阁楼 住下,干起一切粗笨活儿:洗碗、洗衣服、倒垃圾、提水。 在那油腻的盒沿上和锅底上磨粗了她那粉嫩的手指,到水果 店、杂货店,争价钱,受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艰 难的钱。尽管十年艰辛使她变成了一个美丽不再,粗壮耐劳 的妇女,但她用行动证明了她的勤劳坚强。 • 生:她最后又告诉佛来思节夫人实事,不想蒙骗她,也是诚 实。 • 师:还体现了什么?她见了佛来思节夫人,她是怎么做的? • 生:主动地去和她打招呼。
3、叫答—— (1)依次叫答(效果较随机叫答好,可以降 低焦虑水平,有利于集中注意。) (2)随机叫答 (3)自愿回答(大声喊) 4、理答—— (1)积极反应(口头表扬、接受学生的观点) (2)消极反应(不赞成、批评、训斥) (3)转问(就同一个问题向另一个学生发问) (4)探问(对同一个学生继续发问) (5)再组织(对学生的回答重新组织概括, 以明确答案)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辛弃疾《清平乐》:“茅檐低小,溪上青青 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 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 赖,溪头卧剥莲蓬。”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 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 肠人在天涯。”
•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有:
1. 内容要具有科学性、思想性、系 统性和逻辑性。 2. 要具有启发性,这是讲授成败的 关键。 3. 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
4. 要配合运用其他的教学方法, 例如提问、讨论、练习、朗读、 速读等,以弥补其缺陷。 5. 要配合恰当地运用板书。
6. 还要注意及时取得反馈信息。
• 生:应该去奋斗,而不是整天幻想。 • 师:整天幻想不行,要有一个正确的途径,要脚踏实地。还 有吗? • 生:没有了。 • 师:好,大家对玛蒂尔德的评价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 智,另外,我可以提醒大家一句,在舞会上玛蒂尔德出足了 风头,在当时那种社会,还可能用什么方法来还债?除了勤 劳、吃苦耐劳之外,有没有别的途径? • 生:有。晚会上,玛蒂尔德高雅、迷人,压倒所有的女宾, 应该是她利用美貌改变命运的最好时机,在那个金钱至上、 道德沦丧的社会里,玛蒂尔德完全可以靠她的美貌和姿色出 卖灵魂和肉体,可她没有这样做,这表明她本质上还是纯洁 的。
学记:“教学相长,长善救失。”
(五)量力性:指教学应当建立在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 可能达到的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上,并据此来确 定教学知识的广度、难度和教学的进度。
三、现代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二、听、说、读、写相辅相成,全面发展 的原则 三、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二)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 (三)教学原则受教育目的的制约
二、中国古代的教学原则思想
(一)启发诱导:任何学习活动都要建立在学生自觉需 要的基础上,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循序渐进:指教学既要按照内容的深浅程度由易 到难,又要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由浅入深。 (三)因材施教:按一定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个别 差异和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 (四)教学相长:即教与学的相辅相成。
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 原则
五、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原则(课堂
内外语文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一、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互为表里的原则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文道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
(一)就文本而言:“文”与“道”统一 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 ——朱熹 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元)郝经
法。最常见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讲授法 问答法 讨论法 练习法
一、讲授法
又称评点法、串讲法、讲述法、讲解
法、讲演法、阅读法等,是教师通过语言 (主要是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 知识、发展学生智能、陶冶学生性情的活 动方式。是我国古代的文章评点法在语文 教学中的运用和发展。
• 怎样讲授?
1、做好充分准备 2、注意表达技巧:重音、语气、语速、重复 3、注意讲授长度:年龄+2分钟 4、用一点辅助手段
(一)讲究教师提问的艺术 1、发问—— (1)问题的难度和认知水平:中等偏上难度 (2)问题的清晰度 (3)发问次数: 导入时提问、深化时提问、结束时提问
2、候答——
(1)发问后候答时间-候答时间1 (2)学生回答后候答时间-候答时间2 在问与答之间要有充分的时间“空当”,以便于学生沉 思。 一切对话无非由说话(问与答)与用于沉思的 时间空当所组成。用于沉思的空当甚至比谈话更为重 要。因为在问答中断之后,大部分是沉思在发生作用。 当学生不能对教师的发问立即作答时,教师要冷静沉 着,不要忘记对发问的正常反应就是谈话的中断。学 生需要有充分的时间来思考发问,教师不能以神经质 的发问来催促学生回答。与其发问频繁,表面地而且 仅仅限于二三名学生思考,宁可让全班更多的学生沉 着彻底地思索。 ——佐藤正夫
(二)正确评价学生的回答 1、积极评价 2、局部肯定 3、体语强化 4、重复答案 (三)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 没有愚蠢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 走出教室。 (四)正确处理面向集体提问和个别回答的 关系
《项链》教学片断
• 师:刚才我们进行了丰富的想象,其实,一千个读者就有一 千个哈姆雷特,现在让我们超越作者,冲破框框,不受既定 结论的影响,开展自由讨论,来个“玛蒂尔德其人大家谈”, 可以有正面的观点,也可以有反面的,先自己想,然后把你 的观点说给你的前后左右的同学听一听,观点相同的可以交 流交流,咱们座位有限制,不然的话,可以到一块去,想好 了以后举手。 • 生:首先她是一个虚伪的人,因为她渴望嫁给一个有钱的人, 而且她非常想过那种奢华的生活。 • 生:她正直。她得知需要用三万六千法郎去偿还项链的时候, 她下定决心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 • 生:蒂尔德没有逃之夭夭,或用假项链蒙混过关,更没耍 “项链已丢,无力赔偿”、“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的无 赖,用十年的心血偿清债务,这表现了她的诚实守信。
孔子: 学思结合——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 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因材施教——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 ‚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 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 ‘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 ‘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学记:“教学相长,长善救失。”
(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兼顾、听说读写全面训练)
以往重读写,轻听说。
三、言语训练与语言教学相互协调的原则 (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的结合)
(一)语言与思维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语言经过听、读 内化为思维;另一方面,思维的结果,通过说、写用语言表 达出来。即: 内化 外化 听、读→思维→说、写 (二)语文学习离不开形象思维 语文教学存在两种思维,即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 师:原来的时候她愿意主动地打招呼吗? • 生 :不愿意。 • 师:你能不能找到原来的时候她到同学那里去,回来感到怎 么样? • 生:感到痛苦。 • 师:说明什么? • 生:虚荣心。 • 师:从这里面能体现什么? • 生:她的性格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 生:我觉得玛蒂尔德确实有资产阶级的虚荣心,这是她悲剧 的主要原因,她太缺少展示自己的途径,她是个美丽动人的 姑娘,如果项链没有丢失的话,她有可能会一夜成名,最后 她会成为象玛丽莲· 梦露的一样的女人。 • 师:就是说美丽本身并没有错,追求也是正当的。但人要实 现自己的理想要靠什么途径?
教材中的文学作品(记叙文体),作者主要用形象思维,即 用形象材料、表象来思维。 议论文以及说明事理的说明文,则主要用抽象思维(逻辑思 维)。 抽象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是直接的,可以说是怎样想, 就怎样说、怎样写,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基本上是一致的。 而形象思维则不同,它是用表象来思维,用语言来表达, 思维与语言一般是不同步的。 (三)由形象思维到创造性思维
(二)就教学活动而言:“学文”与“做人” 统一
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 如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 教学。 ——赫尔巴特 教师职业的价值,正是体现在一 个个学生心灵的升华上。教师的教育像 涓涓的流水,滋润着一个个个体的心田, 从而产生了教育的个体发展功 能。 ——林崇德
二、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相辅相成的原则
第六章 语文教学原则与方法
“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脑袋 装进另一个脑袋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 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 ——苏霍姆林斯基
第一节 教学原则
一、概念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教学 过程的客观规律和教学实践经验而制定的 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一)教学原则是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 创造性思维:语文思维的重要特性 如:寓言《薛谭学讴 》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 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交衢,抚 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 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思考:有哪些立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