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现代文学类文章阅读10·赏析作品的形象,评价作品的艺术
现代文学类文章阅读10·赏析作品的形象,评价作品的艺术
2010年辽宁卷 年辽宁卷) 《洗 澡》 (2010年辽宁卷)
(4)“洗澡”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有主 洗澡”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 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 等多方面的考虑。 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 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 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分 。(8 析。(8分) 观点二:小说的结构艺术精巧、高明。 ①以“洗澡”作为全文的结构线索,似拙 实巧,俗中见雅,以小见大;②用“洗澡”穿 针引线,使小说的两个人物不同的言路和思路 联系自然,转换自如;③以“洗澡”作结,画 龙点睛,一语双关,平中见奇,含蓄而有余味。 。
一、熟悉鉴赏知识。 熟悉鉴赏知识。
从鉴赏形象、语言到表达技巧,可谓分门 从鉴赏形象、语言到表达技巧, 别类。名目真不少,但不宜死记硬背, 别类。名目真不少,但不宜死记硬背,应结合 备考进行训练, 备考进行训练,通过典型例题来巩固既有的鉴 赏知识。从知悉到熟练运用,还有一个过程, 赏知识。从知悉到熟练运用,还有一个过程, 考生要尽快将这一过程缩短。 考生要尽快将这一过程缩短。
任何作品,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 任何作品,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鉴赏文 学作品, 学作品,不能割裂它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 式之间的关系。 式之间的关系。要抓住思想内容来鉴赏表 现形式, 现形式,要通过鉴赏艺术形式来体会思想 感情。 感情。
七、讲究鉴赏语言。 讲究鉴赏语言。
主观答题,特别是文学类作品的阅读答题, 主观答题,特别是文学类作品的阅读答题, 很讲究语言的表达。意思懂了, 很讲究语言的表达。意思懂了,却因语言缺乏 鉴赏性,甚而语病多多,辞不达意,言不由心, 鉴赏性,甚而语病多多,辞不达意,言不由心, 理解、鉴赏、评价的意思有了, 理解、鉴赏、评价的意思有了,终难算上乘的 赏析。 赏析。
《老 家》
(湖南师大附中月考5) 湖南师大附中月考5
17.为了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感情, 17.为了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感情,文章采用 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6 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17.欲扬先抑。作者对老家的情感是深切的,但文章的 前面部分反复写自己对老家模糊、暗淡、隔膜、疏远、 , 困惑的印象,把老家当作“伤心之地”,通过前后对比, 更加突出了作者对老家的情感。 首尾(前后)照应。文章开头写作者刚回到老家时 的感觉,结尾进一步写离开老家时的心情,表现出作者 对老家的情感变化过程,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增强了文 章的感染力。文章第①和第⑦段都写到冰雪融化,也有 前后照应。
2010年安徽卷 年安徽卷) 《洗 碑》(2010年安徽卷)
11.根据小说第④至第⑥段内容, 11.根据小说第④至第⑥段内容,概括王石 匠的形象特点。(5分 匠的形象特点。(5分)
技艺高超,讲究信誉,为人朴实,心地善良, 从容淡定。
2010年上海卷
天目山
①去天目山,是心里积存已久的一个念想, 去天目山,是心里积存已久的一个念想, 不是为观光,是为了那些大树。几十年里, 不是为观光,是为了那些大树。几十年里,只 要说到树,天目山就从父亲的眼神里巍然升起, 要说到树,天目山就从父亲的眼神里巍然升起, 他一遍遍说,假如你没去过天目山, 他一遍遍说,假如你没去过天目山,根本不明 白什么叫树。其实不全是为了树,我知道,是 白什么叫树。其实不全是为了树,我知道, 为了一个人。几十年来,若是提起他的名字, 为了一个人。几十年来,若是提起他的名字, 母亲的眼神就会倏然暗淡下去, 母亲的眼神就会倏然暗淡下去,她的双眼仿佛 是海潮淹没的沙滩。 她喃喃说, 是海潮淹没的沙滩 。 她喃喃说 , 我要 和你一 起去。 起去。
四、提取鉴赏元素。 提取鉴赏元素。
鉴赏出题,所凭依的无非是这段文字所具 鉴赏出题, 备的鉴赏元素。装备了鉴赏知识, 备的鉴赏元素。装备了鉴赏知识,就要用鉴赏 的眼光来读文章,进而能聚焦鉴赏点;反之, 的眼光来读文章,进而能聚焦鉴赏点;反之, 没有鉴赏的眼光,显性、 没有鉴赏的眼光,显性、隐性的鉴赏点都会视 而不见。 而不见。
3.鉴赏评价 D 3.鉴赏评价
(1)感受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感受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丰富含意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欣赏作品的形象 赏析作 形象,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 品的内涵 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内涵, 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 (3)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 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六、建立鉴赏联系。 建立鉴赏联系。
一篇文学类作品的阅读,配设一套试题。 一篇文学类作品的阅读,配设一套试题。 所设题目一般都包涵了理解、分析综合、鉴赏、 所设题目一般都包涵了理解、分析综合、鉴赏、 探究四个能力层级。 探究四个能力层级。四个能力层级上的题目彼 此颇有联系,互相可资借鉴。 此颇有联系,互相可资借鉴。考生可准确定位 能力层级,以确定答题的繁简。 能力层级,以确定答题的繁简。
鉴赏语言
风格特征,往往是作家个性使然。作家在长 风格特征,往往是作家个性使然。 期的社会、人生的历练中, 期的社会、人生的历练中,沉淀了自我独有的感 这种社会、人生的阅历, 悟,这种社会、人生的阅历,又势必影响到他的 创作诉求,其创作风格由是而形成。 创作诉求,其创作风格由是而形成。如:豪放飘 沉郁顿挫,苍劲老辣、明净幽深,雄浑奔放、 逸、沉郁顿挫,苍劲老辣、明净幽深,雄浑奔放、 委婉凄迷等。 委婉凄迷等。
② 去天目山 , 于是变成一种夙愿和仪式 , 去天目山, 于是变成一种夙愿和仪式, 无论是为了树,还是为了人。 无论是为了树,还是为了人。 ③ 只是 , 我没有想到 , 登天目山那一日 , 只是, 我没有想到, 登天目山那一日, 会遇上那样一场弥天大雾。 像一场突如其来 会遇上那样一场弥天大雾 。 的暴风雪呼啸而过, 远山近树忽而不见了。 的暴风雪呼啸而过 , 远山近树忽而不见了 。 山中古老的禅源寺, 隐匿在苍白的雾气里。 山中古老的禅源寺 , 隐匿在苍白的雾气里 。 下车寻路, 林间的青石板小径如雨泼过似的, 下车寻路 , 林间的青石板小径如雨泼过似的 , 湿漉漉地腻滑, 湿漉漉地腻滑 , 只几步便消失在浓烟样的水 雾中。 雾中。
年江苏卷) 《上善若水》(2009年江苏卷) 上善若水》 2009年江苏卷
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 13. 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 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6分 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6分) 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 (?):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 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 ; 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三、突出鉴赏重点。 突出鉴赏重点。
一段文字,可以同时有诸多的鉴赏点。所 一段文字,可以同时有诸多的鉴赏点。 问所答,要根据题干的要求有所侧重、 问所答,要根据题干的要求有所侧重、有所选 答非所问,答非所重, 择。答非所问,答非所重,甚至完全不符合题 干的要求,说了很多废话,算是白忙活。 干的要求,说了很多废话,算是白忙活。
鉴赏语言
通常可从文学作品常见的语言特征、风格特 通常可从文学作品常见的语言特征、 征等方面进行。 征等方面进行。 语言特征,主要有时代特征、流派特征、 语言特征,主要有时代特征、流派特征、文 体特征等;语言的时代性,是可以理解的, 体特征等;语言的时代性,是可以理解的,一个 时期的文学作品,必定有一个时期的烙印, 时期的文学作品,必定有一个时期的烙印,一个 时期的语言习惯。流派作家们共同的写作追求, 时期的语言习惯。流派作家们共同的写作追求, 也可以举一反三。文体的语言特征自不待言 自不待言, 也可以举一反三。文体的语言特征自不待言,如 咏物散文当然区别于写景散文、叙事散文等等。 咏物散文当然区别于写景散文、叙事散文等等。 语言本身亦有特点, 清新自然、雕刻讲究, 语言本身亦有特点,如:清新自然、雕刻讲究, 言简意赅、含蓄蕴藉,色彩丰富、笔墨简洁等。 言简意赅、含蓄蕴藉,色彩丰富、笔墨简洁等。
4.探究 4.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 作品的意蕴 民族心理和 意蕴、 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和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 作意图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 个性化阅读和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 有创意的解读
鉴赏形象
文学作品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物类形象。 文学作品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物类形象。
1.理解 B 1.理解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 重要词语的含义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 重要句子的含意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2.分析综合 分析作品结构 概括作品主题 结构,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分析作品体裁 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 表现手法
二、探寻鉴赏路径。 探寻鉴赏路径。
凡事讲方法,文学的鉴赏也不例外。一种 凡事讲方法,文学的鉴赏也不例外。 艺术技巧,总是附丽于一定的文章内容, 艺术技巧,总是附丽于一定的文章内容,这就 要要探寻鉴赏的角度和路径,要抓住人物特征、 要要探寻鉴赏的角度和路径,要抓住人物特征、 语言特色、艺术特点。空穴来风, 语言特色、艺术特点。空穴来风,总归是有迹 可循的。 可循的。
《溜
2010年江苏卷 年江苏卷) 索》(2010年江苏卷)
13.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 13.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 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 析领队形象。( 。(6 析领队形象。(6分) (1)“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表 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2) (2) 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表现他认真负责, , 关爱部下;(3)瞟一眼,问一声:表现他受人 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4)一声唿哨、最后 一个过溜索:表现他的英雄气概,粗犷豪迈。
年重庆卷) 《说村落》 (2006年重庆卷) 说村落》 2006年重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