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四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原子的构成
原子的构成说课稿
各位领导、考官好,我是陈俣希。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一 ------《原子的构成》。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与教学法指导、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及课后练习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处于初中化学第四单元第一课题,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基本概念集中,这些概念是全书的一个重点,所以本单元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而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原子的构成,同时介绍了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然后又形象的介绍了原子的大小,以及原子中各部分的大小和运动情况。
第二部分介绍相对原子质量,由于原子的质量太小,书写和使用都很不方便,于是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
教材还通过介绍张青莲教授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学情分析】
本课题内容又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课堂上需要老师尽可能的多提供一些信息,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好在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
不过,他们并不知道原子是否就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它的质量到底有多大,本课题就是要解决学生的这些问题。
三、【教学目标】
1.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了解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知道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的关系。
2.让学生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知道中子数只和原子的质量有关,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3.通过比较、讨论、归纳等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1。
原子的构成 2.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教学媒体】
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原子这种微观粒子只能靠分析宏观现象去诱发想象,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使用多媒体、投影仪、挂图来诱发学生想象,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1、探究讨论法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探究讨论促进学生多渠道地获取知识。
师生不断问答,学生积极讨论,老师适当点拨和评价。
这种教学方法有益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
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这种教学方式。
2、情景教学法
心理实验表明,人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学习,注意力集中,思维最活跃,接受最快,记忆最好。
所以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当重要。
本课题内容抽象,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3、分析比较法
让学生分析原子构成的表格,比较相对原子质量和实际质量以达到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训练学生整理资料的技能两个目的。
4、采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热情,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同时扩大教学容量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引入新课教师展示水分解的动画设计意图:用情景教学法去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回忆旧知,提出猜想
提出问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那么它是否就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呢?设计意图:利用问题把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很快引到本课重点
通过科学史实引入问题
老师介绍汤姆生发现电子的过程和卢瑟福做的а-粒子穿过金箔的实验后提出问题:⑴原子是一个空心,还是一个实心的球体?⑵原子能不能再分?如能,那么由哪些部分构成?⑶原子中有带正负电的粒子,那么原子带电吗?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实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开始探究原子的结构,设计三个问题初步教会学生怎样探讨,从哪些方面探讨师生互动,得出结论
板书:
⑴原子是一个空心的球体
⑵原子能再分,由原子核和电子两部分构成
⑶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二者电量相等、而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猜测,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利用挂图使学生较直观的看到原子结构【屏幕展示】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的图片教师展示“原子的构成”挂图
让学生交流平时积累的有关原子弹的知识,争取找到原子弹爆炸的原因
设计意图:教师进一步肯定上面学生的结论,用具体实例使抽象的化学问题生活化,再次证明原子可分,利用适当的比喻使抽象的东西形象化。
随着问题的不断深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微观世界提出问题:原子核已经这样小了,它还能再分吗?设计意图:
1、引导学生建立世界是物质构成的,而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观点
2、初步给学生建立了量变引起质变的概念。
3、很多学生会认为原子核是这样的结构,因此这里必须要提醒学生,更正他们错误的观点引导学生继续讨论
老师提问:原子核为什么带电?
设计意图:学生只有弄清楚原子核带电的原因,才能知道核电荷数和质子数的关系通过展示表格让学生看到不同的原子其构成是不同的,鼓励学生多找出表中的异同点。
投影几种原子的构成图
巩固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反馈信息,教师给予及时的肯定转入相对原子质量的学习
教师提问:原子已经很小了,它有质量吗?【投影】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1.67×10-27 Kg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2.657×10-26 Kg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1.993×10-26 Kg
设计意图:用具体的数据直观地告诉学生原子的质量到底有多小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相对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由学生自己找出区别,对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会更深刻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拓展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巩固练习:教师及时评价,对学生的劳动给予肯定
六、【小结】本节课你学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整理、归纳本课内容,教会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恳请各位领导、考官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