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二试 睿达杯第五届科学二试试卷

科学二试 睿达杯第五届科学二试试卷

第五届“睿达杯”初中生科学能力竞赛试题卷(A 卷)八年级 第二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考生须知:1.作答必须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填写,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答题时不得超出答题框,否则无效.2.保持卷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3.答题前,在答题纸上方考生信息框中填写所在地、学校、姓名等信息.4.本次考试采用网上阅卷,务必要正确填涂准考证号,准考证号填涂时需用2B 铅笔.【未经组委会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准翻印或销售此试卷,也不准以任何形式(包括网络)转载.本卷复印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Ca:40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合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1.下表表示X 与Y 之间的关系,与右图中曲线走势相符的是( ▲ )2.在植物的种间竞争中,根竞争与枝竞争之间有相互作用。

为了区分根竞争和枝竞争的相互影响,设计了两种植物的实验,如下图所示。

若实验结果以单独生长的甲植物干重为100%,则各实验结束时植物的干重值最小的是 ( ▲ )A .①B .②C .③D .④3.紫藤的茎可以缠绕在其它物体上生长,通过测量知道幼茎靠近被缠绕物体的一侧生长素浓度在B 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那么,幼茎远离被缠绕物体的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 ▲ )A .在OA 段范围内B .在BC 段范围内 C .在BD 段范围内D .在BA 段范围内XY A 环境温度 正常狗的体温 B 温度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 C 正常人体内的血糖浓度 正常人体内的胰岛素浓度 D 海拔高度 气温 单独生长 根枝同时竞争 根间竞争 枝间竞争4.如图所示是我国东部某座大山南、北坡的年降水量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 ▲ )。

A .山的北坡比南坡多雨B .山的南坡是背风坡,北坡是迎风坡C .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D .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5.已知浓硫酸比稀硫酸的密度大,质量分数分别为90%和10%的两种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 .大于50%B .等于50%C .小于50%D .无法确定 6.科学家想知道一种治疗高血压的新药是否有疗效。

在以下的方法中,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合理?( ▲ )A .给10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这种药,然后观察有多少人血压有所下降。

B .给5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这种药,另外500个高血压病人不服用这种药,然后观察两组病人中各有多少人的血压有所下降。

C .给5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这种药,另外5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无效无害、外形相同的安慰剂,然后观察两组病人中各有多少人的血压有所下降。

D .不清楚。

7.如图所示,烧杯中有水,水中倒扣着一玻璃瓶,瓶内水面比烧杯内水面低,当烧杯中的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 ▲ )A .烧杯和瓶内的水可能都会沸腾B .烧杯中的水可能会沸腾,瓶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C .烧杯中的水一定不会沸腾,瓶内的水可能会沸腾D .烧杯和瓶内的水一定都不会沸腾8.以下哪种方法会结出较大的晶体?( ▲ )A .慢慢冷却已加热的饱和溶液B .把饱和溶液放进电冰箱C .搅拌冷却中的饱和溶液D .冷却饱和溶液时,加入更多溶质 9.当你解释或者说明所观察到的某个现象时,你所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 A .模型 B .分类 C .推测D .预测 10.如图所示,将一柔软的导线弯成星形,并将其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然后将电键S 闭合,则该星形回路将( ▲ )A .不会变形B .会变形,所围面积增大C .会变形,所围面积减小D .会变形,所围总面积不变 11.如图所示,平面镜M 1和M 2的夹角为60°,物点S 经这两块平面镜所成的清晰像共有( ▲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12.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好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

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 )A .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内能增加,温度很高B .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C .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得到更多的热量D .水蒸发时把地面上的热带到了人的身上(第7题图)(第10题图)(第11题图)13.如图为某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该固体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M 、N 两点分别表示该固体形成的两份溶液在不同温度时的浓度。

当条件改变时,溶液新的状态在图中对应的点的位置可能也随之变化,其中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都升温10℃后,M 、N 点均水平向右移B .加水稀释(假设温度都不变)时,M 、N 点均不动C .都降温10℃后,M 点沿曲线向左下移,N 点向左平移D .蒸发溶剂(假设温度都不变)时,先是M 点不动,N 点向上移至曲线;继续蒸发溶剂,M 、N 点都不动14.为了铸造金属工件,事先用密度为ρ1的实木材料制成木模,木模的质量为1.8kg 。

再用密度为ρ2的合金铸造30个这样的工件,这些合金的总质量为648kg ,则木模与合金材料密度之比为( ▲ )A .1:4B .1:12C .1:30D .1:36015.小轿车匀速行驶在公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青观察到轿车速度盘的指针始终在100km/h 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普通轿车的过程中,小青发现该轿车通过自己的时间恰好为1秒,则该轿车的车速范围为( ▲ )A .15-20m/sB .20-25 m/sC .25-30 m/sD .30-35 m/s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共48分)16.(10分)根据脑和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请在[ ]中填写有关数字):(1)你现在按试题的要求在答题,这个过程需要大脑中运动神经中枢和[2] ▲ 的参与,这个结构是人体特有的;钢琴家熟练的指法是在运动神经中枢的发动和[7] ▲ 的协调下共同完成的精巧运动;某人因受外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而他的呼吸和心跳均正常,那么,他的脑中,仍然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 。

(2)若A 位于小李的手上,当他无意识碰到针尖时,他立即缩手,这个过程中,神经冲动的传递途径是 ▲ (选填图中的字母);若A 位于小明的手上,当他无意识碰到针尖时,他感觉到疼痛,形成痛觉的部位在[▲] ▲ ;若小明无法立即缩手,可能受损的部位在 ▲ (选填图中的字母)。

(3)现给你提供必要的实验用具,如电刺激设备、神经电生理探测仪(可观测到神经冲动)等,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神经冲动在如图所示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双向还是单向的,并预期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提出问题】探究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双向还是单向的。

【方法步骤】 ▲【结果和结论】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17.(9分)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4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的实验记录,请根据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烧杯号液体质量(克)初温(℃)末温(℃)加热时间(分)1 水300 20 30 122 水150 20 30 63 煤油300 20 30 64 煤油300 20 25 3(1)分析比较▲ (填烧杯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的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

(2)分析比较1与2和3与4两烧杯的实验记录,结合心中的结论,然后综合归纳可得出:物质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 有关。

(3)如果要研究水和煤油的比热不同,实验需要控制的条件有▲ ,如果控制上述条件,用酒精(比热2.4×103焦/千克·℃)代替水,实验▲ (填“能”或“不能”)成功,理由▲ 。

18.(8分)小明想探究搅拌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假设搅拌会加速食盐的溶解。

请回答:(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2)该实验的因变量是什么?(3)写出实验的步骤。

19.(9分)下图为我国东部四城市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及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城市的气温,最高的是几月?最低的是几月?(2)从A到D,年均温越来越高,这是为什么?(3)四城市的降水量多集中于哪两个季节?(4)四城市的降水量逐月变化的主要差异是什么?(5)左图ABCD四城市是右图中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ABCD分别对应哪个城市?20.(12分)小明有三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分别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

小明想探究“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材料是否有关”。

请你帮助小明设计这次探究的全过程。

请回答:(1)这次探究所用的器材有哪些?(2)写出实验假设。

(3)写出实验的步骤。

(4)探究过程要运用多种科学方法,请写出该实验要运用的五种科学方法。

三、拓展题(本题共4小题,共42分)21.(13分)有什么东西,对我们身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超过香烟?答案千百种,有一种却超乎很多人的想象,这就是软饮料。

所谓软饮料,就是酒精含量低于0.5%(质量比)的天然或人工配制的饮料。

科学家研究发现,常喝可乐等软饮料不仅会损坏牙齿,而且还可能与心脏病、糖尿病、脆骨症、胰腺癌、肌肉萎缩、麻痹等疾病存在关联。

专家建议,喝软饮料应适量,喝时应使用吸管。

请回答:(1)为什么常喝可乐等软饮料会损坏牙齿?(2)为什么喝软饮料时应使用吸管?(3)对于软饮料,你认同下列哪一种观点?请写出你的三个理由。

A.想喝就喝,大胆地喝。

B.对身体有害,不能喝。

(4)如果小明支持与你不同的观点,你觉得小明的观点会是什么?请写出你的三个理由。

(5)请你给喜欢喝软饮料的人提三条温馨建议。

22.(10分)将一种盐溶于水时,会使水的冰点(凝固点)降低,冰点降低多少与盐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有关。

如果将此盐溶液降温,则在零度以下某温度会析出冰。

但当盐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比较大时,在将溶液冷却的过程中先析出的固体不是冰而是盐的晶体。

如图所示,横坐标为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纵坐标为温度。

(1)氯化钙溶液可用作冷冻剂,当无水氯化钙与水混合的质量比为▲ 时(填写最简整数比),冷却效果最好。

(2)指出两条曲线分别表示的具体含义。

曲线AB:▲ ;曲线BC:▲ 。

(3)将10℃时38%的氯化钙溶液降温到-40℃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填序号)。

(此小题为不定项选择填空,多选、错选不给分。

)A.此时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B.溶液中析出了氯化钙晶体C.溶液中已经有冰析出D.此时氯化钙晶体和氯化钙饱和溶液共存E.此时冰、氯化钙晶体和氯化钙饱和溶液共存(4)10℃时100克38%的氯化钙溶液加水▲ 克后,溶质的质量分数降低为19%。

23.(12分)2012年9月25日上午,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服役,从此中国摆脱了没有航母的历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