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九年级第三届“睿达杯”浙江省科学邀请赛二试试题卷
九年级第三届“睿达杯”浙江省科学邀请赛二试试题卷
、SO42-和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 Na2CO3 溶液 C.②⑤④①③
②加过量 NaOH 溶液
B.④①②⑤③
9.甲、乙两同学在室温下各取 50g 某溶液分别做制晶体实验,甲将溶液蒸发掉 10g 水后冷却至室温得 晶体 1.2g(晶体不含结晶水) ,乙将溶液蒸发掉 15g 水后冷却至室温,得晶体 2.4g。若两人实验结果 都正确,则 50g 某液体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A.1.1% B.17.4% C.22.2% D.36.1% 10.平面镜玻璃厚 5 毫米,反射膜镀在玻璃的后表面,一个发光点 S 距前表面 4 毫米处,若不考虑折 射,则所成的最亮最清晰的像离前表面( ▲ ) A.大于 14 毫米 B.等于 14 毫米 C.小于 14 毫米但大于 9 毫米 D.无法确定 1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 15V 保持不变,R1=10 欧,R2=30 欧,R3=5 欧,R4=15 欧,当开关 S1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是( ▲ ) A.1.3 安 B.0.67 安 (第 11 题) C.0.0 安 D.1.0 安
氢氧化铝沉淀
固体A
足量稀硫酸 操作Ⅱ
无色气体E 滤液 固体B 灼烧
充分
适量 蓝色 黑色 D C 固体 稀硫酸 溶液
(第 18 题)
(1)操作Ⅰ的名称是 (2)固体 A 的成分是
▲ ▲
。 ;操作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 。 ▲ 。
(3)黑色固体 C 加适量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4)图中由含铝的钠盐制备氯化铝有两种途径,你认为合理的途径及其理由是 的条件,小乐查阅了资料并进行了实验探究:
第三届“睿达杯”浙江省初中科学邀请赛试题卷
九年级
考生须知:
1.作答必须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填写,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答题时不得超出答题框,否则无效。 2.保持卷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3.答题前,在答题纸左侧考生信息框中填写所在地、学校、姓名等信息。 4.本次考试采用网上阅卷,务必要正确填涂准考证号,准考证号填涂时需用 2B 铅笔。
第二试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满分 150 分
【未经组委会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准翻印或销售此试卷,也不准以任何形式(包括网络)转 载.本卷复印无效.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K:39 Ca:40 Na:23 Fe:5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不选 均不得分) 1.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中药材。虫草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 体而变为菌核,使虫体内部组织遭到破坏,仅仅残留外皮;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口或头部长出具 柄的子座,因而似直立的小草。冬虫夏草在形成过程中,这种真菌与幼虫的关系属于( ▲ ) A.捕食 B.竞争 C.共生 D.寄生 2.关于植物向光性原因的研究由来已久,20 世纪 20 年代就有科学家认为,生长素(IAA)在向光和背 光两侧分布不均是造成向光性的原因。那么这种分布不均,是由于单侧光破坏了向光侧的 IAA 造成 的,还是 IAA 在向光和背光两侧重新分配造成的呢?有人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
(第 12 题)
A.图(a)中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图(b)中处于沉底状态,不受浮力 B.图(a)中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图(b)中处于沉底状态,浮力小于重力 C.图(a)中处于漂浮状态,图(b)中处于悬浮状态,浮力都等于重力 D.图(a)图(b)都处于沉底状态,都是浮力小于重力 13.在自动扶梯以恒定速度 v 运转时,第一次有一个人站在扶梯上相对扶梯静 止不动,扶梯载他上楼过程中对他做功为 W1,电机带动扶梯做功功率为 P1。第二次这人在运动的扶梯上又以相对扶梯的速度 v 同时匀速向上走, 则这次扶梯对他做功为 W2,电机带动扶梯做功功率为 P2,以下说法中正 确的是( ▲ ) (第 13 题) A.W1 >W2 P2>P1 B. W1 >W2 P2=P1 C.W1 =W2 P2>P1 D. W1 =W2 P2=P1 14.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下半部分被截去,其上半部分的高度为 L。在其左焦点 F 处放有高为 L 的发光物 AB,在右焦点 F 处放有一平面镜 MN。则关于 AB 通 过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成一个正立等大的虚像和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第 14 题) B.成一个正立等大的虚像和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C.AB 的上半部分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下半部分不成像 D.AB 的下半部分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上半部分不成像 15.如图所示均匀细杆长为 L,可以绕转轴 A 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在 A 点正上方距离 L 处固定一定滑轮,细绳通过定滑轮与细杆的另一端 B 相 连,并将细杆从水平位置缓慢向上拉起,已知细杆水平时,绳上的拉力为 T1, 当细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30°时, 绳上的拉力为 T2, 则 T1: T2 是 ( ▲ ) A. 2 :1 B.2 : l C. 3 :1 D.3 : l
2+ 2+
)
) 结论 中和反应放热 该石灰水一定变质 氢氧化钠与盐酸 一定发生了反应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 一定发生了反应 ⑤加过量 BaCl2 溶液,正 D.②④⑤①③
现象 温度升高 石灰水始终未浑浊 红色褪去 试管内液面上升且 充满试管
8.为了除去粗盐中的 Ca 、Mg ①过滤 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①④②⑤③
睿达资优教育 第 3 页 共 6 页
①特异性免疫 A.①③
②非特异性免疫 ③自然免疫 B.①④
④人工免疫 D.②④
C.②③
17.(12 分)在农业生产中,单子叶农作物的农田中常会生长一些双子叶杂草,它们会影响农作物的生 长,使粮食减产。在生产中,农户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农田中的双子叶杂草。如图表 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影响 (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 单子叶植物) 。 请分析回答: ( 1) 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的 进植物的生长。 ( 2) 图中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为 Cg/L 时, 对单子叶农作物起 ▲ 作用。
睿达资优教育 第 1 页 共 6 页
是(
▲ ) B.在植物体内的葡萄糖(C6H12O6)中发现
A.在植物体的周围的空气中发现
C.在植物体内的淀粉和蛋白质中发现 D.无法确定示踪原子在什么地方出现 5.我国科学家在 CO 低温氧化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图所示,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可将 汽车尾气中的 CO 在低温下与氧气反应转化为 CO2。下列关于该转化过程中的几点说法,错误的是 ( ▲ ) CO A.反应前后氧原子数不发生变化 四氧化三钴 CO2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纳米棒 O2 C.四氧化三钴纳米棒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不变 (第 5 题) D.该反应中 CO 做氧化剂 6.81 岁高龄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日前获得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屠呦 呦的获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 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为保证青篙素的活性,提出采用低温提取法,是用乙醚代替酒精提取青蒿 素。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蒿素的热稳定性较强 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82 C.青蒿素可以溶解在酒精或乙醚等有机溶剂中 D.乙醚的熔点比酒精低 7.下表所列实验设计及操作,其现象足以说明结论的是( ▲ 操作 A B C D 将盐酸溶液滴到固体氢氧化钠表面 将浓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放出的气体通 入澄清石灰水 向滴有酚酞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 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 将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扣在盛 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
(第 19 题)
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
▲
试管中铜片最先生锈(填试管字母编号) 。 ▲ 。
(3)[评价与改进]小萱认为小乐设计的实验还不够完善,要得出正确的结论,还要补充一个实验。 你认为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 (4)[拓展与应用]小乐发现从不同地点收集到的两个铜器(一个是纯铜做的,一个是青铜做的) 中,纯铜器的铜绿比青铜器的少,她据此分析认为青铜比纯铜易锈蚀。小乐的分析是否全面? ▲ 。请你说明理由 ▲ 。 20. (8 分)某小组同学将一定浓度 NaHCO3 溶液加入到 CuSO4 溶液中发现生成了沉淀。甲同学认为沉 淀是 CuCO3;乙同学认为沉淀是 CuCO3 和 Cu(OH)2 的混合物,他们设计实验测定沉淀中 CuCO3 的 质量分数。 (1)按照甲同学的观点,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体操作依次为过滤、洗涤、干燥。 ▲ 。 (2)两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在研究沉淀物组成前,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具
18
A.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反射 C.体液调节、过敏反应、反射
4.研究物质的变化时可使用具有放射性的 O作为“示踪原子”,科学家希尔和尼尔研究证明,光合作
18 叶绿素 用的通式应更合理地表达为:6CO2+12H218O C6H12O6+6H2O+6 O2 。在光照充分的环境 光照
里,将一种植物黑藻放入含有“示踪原子”18O的水中,一段时间后分析“示踪原子”,最有可能
睿达资优教育 第 2 页 共 6 页
12.有一种厕所便桶水箱结构如图(图中略去了向水箱中注水的装置)。出水口上的橡胶盖是空心的, 放水时它如图(a)状态,水能从出水口流出,水面降低,直到橡胶盖盖住出水口,放水过程结束。 注水过程如图(b),橡胶盖盖住出水口。请你判断,图(a)中与图(b)中空心橡胶盖状态和受 浮力与它的重力关系合理的情况是( ▲ )
(第 15 题)
二、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第 16、22 题各 6 分,17、25 题各 12 分,18、19、23 题各 10 分, 20、21、24 题各 8 分,共 90 分) 16. (6 分)请你结合右图及所学知识解答在地震中对伤员的救援与处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 1) 地震发生后, 不论是自救还是他救, 都必须首先保证 ▲ (填图中 字母代号) 系统的畅通, 只有该系 统畅通,才能保证氧气的供给。 ( 2) 某伤员被救出时, 下肢动脉正在出 血,救援人员应在他下肢的 ▲ (填近或远)心端用止血带止血。 (第 16 题) (3)部分灾民在体检中发现 B 淋巴细 胞数目增多。这种现象从免疫角度看属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