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茶园设施栽培技术

茶园设施栽培技术


• 1、测温、控温,及时通风散热。当棚内温度超过30℃时,就要揭开
通气口,进行人工通风,以降低温度,一般以控制在25℃左右为宜。 此外,洒水和喷雾也是降低棚内温度较常用的方法。 • 2、及时浇水,防止干旱。一般每隔1--2天喷水一次。 • 3、 施足基肥,适量追肥。
• 4、及时补充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茶树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苗5--6次后方可正式揭膜。
• 9、大棚的维护。对搭建好的大棚四周外围要用带、绳系紧加固。
茶园设施栽培技术
四、日光温室茶园管理(自学)
茶园设施栽培技术
• 讨论: • 1、 设施栽培茶园生产的茶叶与露地生产的茶叶品质是否 一样?你如何看待?

2、你如何看待茶园设施栽培的前景?
茶园设施栽培技术
• 课业: • 1、塑料大棚中温、肥、水如何管理? • 2、因地制宜制定一份设施栽培技术实施方案。
茶园设施栽培技术
知识点二 茶园塑料大棚覆盖栽培技术
• 三、茶园塑料大棚的覆盖技术 便,土壤肥沃,种植规范。茶树品种应选择产量高、名优茶适制性好的早芽 种.如龙井43、乌牛早、福鼎大白茶、迎霜、等等,以便早见成效。
• 1、园地和品种选择。地势平坦或南低北高、避风向阳、靠近水源、排灌方
• 2、覆盖时间。一般来说,以在霜冻来临前(浙江茶区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
旬)建成为宜。 • 3、大棚搭建方法。塑料大棚的大小、高低要根据茶树种植方式、树体姿势 及搭盖材料等条件,并以便函于管理操作、经济耐用等因素来决定,各地可 因地制宜地灵活掌握。
茶园设施栽培技术
塑料大棚的搭建施工
茶园设施栽培技术
知识点二 茶园塑料大棚覆盖栽培技术 • 四、塑料大棚覆盖茶园的管理技术
• 新课导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世纪80年代茶树设施栽培在江北茶区开始应用以来,取得了
良好的效果,以其“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特点,人为调节和 改善茶树生产所需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生理、生态环境,促使茶芽 在早春提前萌发,提高了茶叶经济效益,满足了市场需求,尤其是在 长江以北的茶区有着明显的发展优势,在长江中下游茶区也备受青睐。
茶园设施栽培技术

本项目以设施栽培常见的大棚栽培技术为主线,学习塑料大棚覆
盖技术及大棚茶园管理技术。
茶园设施栽培技术
茶园设施栽培技术
• 课前思考: • 茶园设施栽培技术有何重要意义?
茶园设施栽培技术
知识点一 茶树设施栽培的内涵及效应
• 一、设施栽培内涵

设施栽培是使用人工设施、人工控制环境因素,完全或部分 地摆脱传统农业受自然气候和土壤环境条件制约,使植物获得最 适宜的生长条件,从而延长生长季节,获得最佳产品的农业生产 方式。
可持续发展项目一
茶园设施栽培技术
• • • • • • •
知识目标: 了解茶树设施栽培的内涵及效应 能力目标: 1、掌握简易塑料大棚的搭建技巧 2、掌握大棚茶园管理的要点及技巧 3、具备制定设施栽培实施方案及实地示范的能力 重点难点:塑料大棚的搭建技巧、大棚茶园管理及设施栽 培实地示范
茶园设施栽培技术
• 5、防治病虫害。
茶园设施栽培技术
知识点二 茶园塑料大棚覆盖栽培技术
• 6、耕锄结合铺草。每亩500~600千克,铺厚10~15厘米,草上压土。
• 7、合理修剪与采摘。宜将常规的春茶前修剪(如轻修剪、深修剪等)
推迟到春茶结束后或夏茶后进行,控制树高80厘米左右。做到早发早 采,有茶就采。 • 8、适时拆膜。拆膜时间以晚霜和低温天气“倒春寒”过后为宜(浙 江茶区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覆盖时间100--110天左右。连续炼
茶园设施栽培技术
知识点二 茶园塑料大棚覆盖栽培技术
• 一、塑料大棚茶园的特点: • 与常规露天茶园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1、能有效地提高气温和地温 。 • 2、可提高棚内空气湿度湿度。 • 3、能增加有效积温,提早茶芽萌发。
茶园设施栽培技术
知识点二 茶园塑料大棚覆盖栽培技术
• 二、茶园塑料大棚搭建材料选择与准备 • 1、棚架材料与规格 。棚架可选用水泥柱钢架结构、竹木结构 或蔬菜专用钢架等 。 • 2、覆盖薄膜的选择与特性 。常用的有聚氯乙烯农膜、聚乙烯 农膜、地膜以有各种功能性农膜(如有色膜、长寿膜、无滴膜、 保温隔热膜等等)。
茶树设施栽培作为露地栽培的特殊形式,主要是利用塑料大棚、 温室或其他措施,在局部范围内改造或创造茶树生长的环境气象 条件(包括温度、光照、湿度、二氧化碳、氧气和土壤等),进 行茶叶生产目标的人工调节。

茶园设施栽培技术
知识点一 茶树设施栽培的内涵及效应
• • • •
二、茶树设施栽培效应 1、设施栽培可改善茶园小气候 2、设施栽培茶园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3、设施栽培环境下茶叶的品质明显改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