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朋友”。
教学重点: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流露出自己和朋友的真挚情谊。
教学难点:读写结合,在读中感悟,在写中实践。
教学准备:收集关于友谊的故事和名人名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拓展思维。
1、《童年的朋友》为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2、小结:同学们,小熊陪着“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成了“我”的好朋友。
3、们都有哪些好朋友呢?(学生自由地说一说。
)
二、明确内容,指导选材。
1、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的“朋友”(板书),可是这里的“朋友”为什么加上了引号呢?
2、要求学生读一读习作提示第一点。
3、指名反馈:因为这里的“朋友”不只是真实的朋友,还包括和自己有感情的小动物或小物品等。
4、师:你们能列举一些你的朋友吗?(指名说)
三、把握要求,指导写作。
1、师:从同学们的口中,老师知道带给你们快乐的不仅有自己身边的朋友,还有一些不会说话的玩具、动物,它们共同建构了你们快乐的童年。
怎样才能把自己的朋友介绍给大家呢?
2、学生自由读习作提示2-4点。
3、指名反馈:你掌握了哪些写好本次习作的技巧呢?
(1)突出特点。
(2)写出相处的故事,表达出情感。
(3)写认要注意刻画出人物的动作和语言。
(4)写物要注意观察,适当地运用拟人的手法进行介绍。
4、齐读习作提示。
四、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议习作,修改习作。
教学后记:
《我的朋友》习作讲评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句审清本次习作的要求(一两件、事、朋友的特点)
2、懂得欣赏别人的作品,并从特点、事例、细节、中心等方面来修改自己和他人的习作。
教学重、难点:
学会从彰显个性、事例典型、胜在细节、点睛之笔这四个方面来评价、修改自己和他人的习作。
课前准备:
1、课件。
2、范文一篇,学生作品一篇。
3、学生自己写的作品一人一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二、精彩回顾:
1、课件出示《少年闰土》中的两个精彩片段: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
用力地刺去。
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通过环境烘托闰土的健康活泼,动作、外貌的描写则突出闰土的机智勇敢。
)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
他说:“这不能。
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通过语言、动作的描写突出了闰土的聪明能干、见多识广。
)
2、齐读精彩片段,并指名说说精彩在哪里?随机出示文中的细节描写。
复习《少年闰土》的写作方法,明确怎样写出人物的特点来。
三、审清要求:
1、出示本次习作要求:
2、齐读要求。
3、指名审题:(出示)事件人物特点
生回答:内容是介绍自己的朋友,可以写人,也可以写物。
要写出朋友的特点。
要用一两件事反映出朋友的特点。
板:彰显个性、事例典型、胜在细节、点睛之笔
四、分析范文:
1、学生默读范文,并交流范文胜在哪里?
2、学生根据四大法宝进行评改交流,汇报。
五、学生作品:
1、学生默读范文。
2、指名根据四大法宝进行评改,师生同改。
六、习作沙龙:
1、把全班分成两大组,分别选出一位组长,并取个组名。
2、组长致一个简单的开头语。
3、分别派代表读自己最精彩的片段,本组组员负责提优点,另一组负责提建议。
4、互相修改作品。
5、学生自改。
七、精彩点津:
师:通过今天的习作评改课,老师发现同学们不但乐于写作,还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并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老师非常欣赏你们这种虚心好学的精神,更佩服你们这种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
课余时间,你们可以继续交流。
板书设计:
写写我的朋友
彰显个性事例典型
胜在细节点睛之笔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