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乳腺癌患者护理查 ppt课件
乳腺癌患者护理查 ppt课件
4.其他反应尚包括脱发、口腔炎、中毒性肝炎、皮肤色素沉着、月经紊 乱、及肺纤维化等
-
16
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 多西他赛:
1.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是最常见的副反应而且通常较严重(低于 500个/mm3),可逆转且不蓄积。
象限,然后检查乳头,乳晕,最后检查腋窝注意有无肿
块,乳头有无溢液
-
11
乳腺癌的检查与诊断
②乳腺X线摄影:乳房钼靶X线检查可以早期发现1cm以下 的肿瘤
③乳腺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在80% - 85% ④热图像检查:准确性不高。 ⑤组织学检查:针吸或肿瘤活组织检查
• 乳腺癌的筛查:一般女性建议从40周岁开始 • 有以下高危因素的女性,可提前参加筛查: • --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 • --曾有组织学诊断的乳腺不典型增生和小叶原位癌患者
• 区域淋巴结(N)分期:N0 区域淋巴结未扪及。Nx 区域淋巴结情况 不详(以往已切除)。 N1 同侧腋淋巴结有肿大,可以活动。N2 同侧腋淋巴结肿大,互相融合,或与其他组织粘连。N3 同侧内乳淋 巴结有转移、同侧锁骨下、上淋巴结转移。
• 远处转移(M)分期:Mx 有无远处转移不详。M0 无远处转移。M1 远处转移
-
3
• 人群分布: 本病的绝大多数是女性,男性乳 腺癌仅占乳腺癌的1%左右。
• 年龄分布: 30岁内少见,45-50岁的发病 率较高,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 达到最高峰
-
4
乳腺癌致病因素
• 1. 激素因素: ⑴、月经情况: 初次足月生产年龄(<20岁 / >30岁: 1/3) ⑵、 哺乳情况 ⑶、激素替代(相对危险因子1.02 – 1.35)避 孕药的使用
• 2003年UICC制定乳腺癌TNM分期方法 • I期;癌肿小于2cm,无腋淋巴结转移 • II期:癌肿小于5cm已有腋淋巴结转移 • III期:凡癌组织有锁骨上下淋巴结转移或患侧上肢有水肿者 • IV期:凡癌组织发生远距离转移者
-
9
乳腺癌的临床分期
• 原发肿瘤(T)分期:Tx 原发肿瘤情况不详(已被切除)。T0 原发 肿瘤未扪及。Tis 原位癌(包括小叶原位癌及导管内癌),T1 肿瘤最 大径小于2Cm。T2 肿瘤最大径2~5crn。T3 肿瘤最大径超过5cm。 T4 肿瘤任何大小,直接侵犯胸壁和皮肤(包括炎性乳腺癌)。
• 3.乳头溢液:少数病人出现乳头溢液症状, 其液体以血性分泌物多见。
• 4.淋巴结肿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最初多见 于同侧腋窝。早期为散在、质硬、无痛、 易推动的结节,后期淋巴结肿大相互粘连 、融合。
•
-
8
乳腺癌的临床分期
• 乳腺癌的临床分期采用国际抗癌联(UICC)建议的T(原发癌瘤)N (局部淋巴结)M(远处转移)
• 5.电离辐射
-
5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
• 乳腺癌多发生于外上象限,其次内上象限 。
• 1.早期:无痛性单发乳房肿块是最常见的 症状,多无意中发现,质硬,边缘不清
-
6
乳腺癌临床表现
• 2.晚期:乳房外形改变 • 乳头凹陷、肿块固定、卫星结节、铠甲胸
、皮肤溃破
酒窝征
乳头凹陷
橘皮样改变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皮肤溃破
7
乳腺癌临床表现
乳腺癌患者护理查房
-
1
目录
乳腺癌的相关知识
病史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
2
1.乳腺癌癌的相关知识
•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并且发病率每年约以2% 的速度递增,全世界每年约有 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有 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北美、北欧是乳腺癌的高发地区, 每7 - 10个妇女中有一人在其一生中会患乳腺癌,其发病 率约为亚、非、拉美地区的4倍。近年来新病例数以每年 3% - 4% 的速度递增,超出全球1至2个百分点。在国内, 沿海大城市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高于内陆地区。在北京、上 海等大城市,乳腺癌已经成为妇女第一位恶性肿瘤。
• 2. 遗传因素: 家族聚集性:直系亲属乳腺癌史,一级亲属中有乳腺 癌者,其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较正常人群高2~3倍,危险性又与家属 成员中乳腺癌发生年龄及是否患双侧乳腺癌有关
• 3. 乳腺良性疾病:上皮高度增生或不典型增生。
• 4. 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乳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与人均消耗脂肪 量有较强的相关。可能与脂肪组织分泌的雄烯二酮转变为雌酮有关。)
-
10
乳腺癌的检查与诊断
• ①乳房自查:月经正常的妇女,月经来潮后第9-11天是 乳腺检查的最佳时间。绝经后妇女一般规定一个月的第 一天或最后一天自行检查
➢指法:指头触摸,同时要手指并拢,不要挤压,揉捏。 ➢范围:包括锁骨下方、胸骨中线、肋骨下线及腋下皆为
检查范围。最后用拇指与食指轻捏乳头,查有无分泌物。
-
15
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环磷酰胺:
1.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较为常见,最低值 在用药后 1~2周,多在 2 ~3周后恢复。
2.胃肠道反应: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及呕吐,一般停药1~3天即可 消失。
3.泌尿道反应:当大剂量用药而缺乏有效预防措施时,可致出血性膀胱 炎,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少尿、血尿及蛋白尿,但常规剂量时,其发 生率较低。
化疗应术后早期使用,化疗药物用药量按体表面积计算故 应: l准确测量体重和身高。化疗期间会因化疗反应导致病人 体重下降,宜定期测量以协助医生调整药量。用药前了解 病者有无心脏病史,检查心电图、验血结果有无异常。
-
14
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 表柔比星:1.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 2.胃肠道反应: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及呕吐。 3.心脏毒性:心肌损伤,心力衰竭。 4.外周静脉炎
-
12
乳腺癌的治疗
1.手术治疗为主
2.化 疗
3.放 疗
4.内分泌治疗
5.生物靶向治疗
-
13
常用的化疗方案
1.AC方案: 表柔比星 +环磷酰胺 (d1 21天为1周期共4个周 期) 2.AC-T方案: 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多西他赛 ( d1 14天为1 周 期共4周期) 多西他赛预处理:地塞米松8mg Bid连续3天(-1,1,2)
➢视诊:站在镜前以各种姿势(两臂放松放松垂于身体两 侧,向 前弯腰或双手上举置于头后),观察双侧乳房大
小和外形是否对称,有无局限性隆起、凹陷或皮肤橘皮 样改变,有无乳头回缩、抬高或溢液。
• 触诊:仰卧位,肩下垫薄软枕,被查侧手臂枕于头下,
使乳房完全平铺于胸壁。对侧手指并拢平放于乳房,从
乳房外上象限开始查,依次是外上,外下,内下,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