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复习一.《秦医缓和》1.晋侯梦大厉,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杀余孙,不义。
余得请于帝矣!”翻译:晋景公梦到大恶鬼,披散着头发垂到地上,一边捶打胸口一边跳,说:“你杀了我的子孙后代,是不义的。
我向天帝请求杀你,已经得到许可了。
2.将食,胀,如厕,陷而卒。
小臣有晨梦负公登天,及日中,负晋公出如厕,遂以为殉。
翻译:晋公将要吃饭的时候感到腹胀,便去上厕所,在厕所中因气陷而死。
担任小臣的官员凌晨梦到自己背着晋公登天了,等到中午,背着晋公从厕所中出来,于是把他做了陪葬的人。
3.疾不可为也。
是谓近女室,疾如蛊。
非鬼非食,惑以丧志。
良臣将死,天命不祐。
翻译:疾病不能治愈啊。
这是因为过度亲近女色,这个病如同蛊毒。
不是鬼神作怪,也不是饮食不调,是由于迷恋女色而丧失了心志,良臣将要死去,上天也不会保佑。
4.于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
物亦如之。
翻译: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次弹奏,就会出现手法繁杂混乱,产生淫靡不正之声,于是乎失去平和端正的心性,君子是不会听这种音乐的。
万事万物也是这个道理。
5.主相晋国,于今八年,晋国无乱,诸侯无阙,可谓良矣。
翻译:您辅佐晋国,到现在已经八年了,晋国没有内乱,与诸侯外交也没有失礼的事情,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良臣了。
二.《扁鹊传》1.少时为人舍长。
客舍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
翻译:青年时做别人旅社的主管。
旅社客人长桑君住宿,唯独扁鹊认为他奇特不凡,始终恭敬地接待他。
2.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
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间。
翻译:他的血气脉象正常平和,你惊怪什么?过去秦穆公曾经也出现过这样地情况,七天后苏醒。
如今主人的病和他的相同,不出三日一定痊愈。
3.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镵石挢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慌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练精易形。
翻译:我听说上古的时候,医生中有位叫俞跗的,他治病不用汤液酒剂、石针导引、按摩药敷,一旦诊察就能发现疾病对应的病机,然后依循五脏的俞穴,割开皮肉,疏通脉络,连结筋脉,按治髓脑,触摸膏肓,梳理隔膜,冲洗肠胃,清洗五脏,修炼精气,改变形体。
4.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
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翻译:假如人人能像圣人一样预先知晓隐微得征兆,让高明的医生及早进行治疗,那么疾病能得以治愈,人可以存活。
一般人担心的是疾病太多,而医生担心的是治病的方法太少。
三.《华佗传》1.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翻译:华佗在在徐州一带游走学习,同时通晓多部儒学经典。
沛国丞相陈珪推举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他做官,华佗都不去就任。
2.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翻译:如果病结聚积在体内,针灸汤药不能达到的部位,应当用手术切除的,就让他服用他的麻沸散,不一会儿病人就如同醉死一般,没有丝毫知觉,于是趁机剖开切除。
3.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
”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
翻译:华佗长久远离家乡,想要回去,于是说到:“刚刚收到家书,正好想暂时回去。
”到了家,以妻子患病为由多次乞求不返回。
4.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于是傅付许狱,考验首服。
翻译:曹操大怒,派人前往探查:如果他的妻子确实患病,赏赐四十斛小豆,并宽限假期限定的时日;如果他妻子的病是假的,便将他押送回来。
在这种情况下华佗被押解道许昌的监狱,审问查核,华佗供认服罪。
5.五六岁,亲中人有病如成者,谓成曰:“卿今强健,我欲死,何忍无急去药,以待不详?先持贷我,我差,为卿从华佗更索。
”五六年后,亲戚中有个病和李成一样的人,跟李成说:“你现在身体强健,我将要死了你怎么忍心没有急用的没有急用却收藏着药,以防疾病的发生。
你先把药借给我,我痊愈后,我替你向华佗再次索取药。
”四.《丹溪翁传》1.苟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乎!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
遂治装出游,求他师而叩之。
翻译:如果想要确立中医治病的原则,一定要根据《素问》《难经》这些经典,但我家乡的各位医生很少能通晓这些经典的。
于是整理行装,外出游学,寻求其他的名师并向他请教。
2.他人靳靳守古,翁则操纵取舍,而卒与古合。
一时学者咸声随影附,翁教之亹亹忘疲。
翻译:其他人都固执地据守古方,但丹溪翁却胸有成竹,灵活取舍,而最终与古代经书上的法则相吻合,一时间,学者都像声音影子一样跟随依附,丹溪翁勤奋不倦地教导他们忘记了疲倦。
3.世之名公卿多折节下之,翁为直陈治道,无所顾忌。
但语及荣利事,则拂衣而起。
与人交,一以三纲五纪为去就。
翻译:世上的达官贵人大多屈身向他请教,丹溪翁直率地为他们陈述经世济民的道理,没有顾忌。
但只谈及名利的事情,他就愤怒地拂袖而去。
他和别人交往,完全以三纲五常作为交往与否的依据。
4.苟见枝叶之词,去本而末是务,辄怒溢颜面,若将浼焉。
翁之卓卓如是,则医特一事而已。
翻译:如果只是见到虚无浮华的言辞,舍弃品行的根本而追求名利这些末节,丹溪翁就会怒气流露在脸上,像是他在被玷污一样。
像丹溪翁这样的卓越不凡,可以说医学成就只是他一个方面的事迹而已。
五.《汉书·艺文志》1.战国纵横,真假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淆乱。
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
翻译: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真假学说,争论不休,诸子百家的言论纷杂混乱。
到了秦朝朝廷忧虑这件事,就烧毁了书籍,来使老百姓愚昧。
2.没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
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卒父业。
翻译:每一本书校对完毕,刘向就分条列举它的篇章目录,摘抄内容大意,记录了上奏给皇上。
适逢刘向去世,哀帝又让刘向的儿子侍中奉车都尉刘歆完成父亲的事业。
翻译:每一本书校对完毕,刘向就分条列举篇名,摘抄内容大意,记录了上奏给皇上。
适逢刘向去世,哀帝又让刘向的儿子侍中奉车都尉刘歆完成父亲的事业。
3.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
4.翻译:医经是探究人体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情况,用来阐发各种疾病的本源,判断可治不可治的界限,而用来推测针刺、汤药、火灸所适用的方法,调制适宜病情的各种配伍恰当药剂。
5.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翻译:经方是依据药物寒热温凉的特性,推测疾病的轻重,借助药物的作用,依据四季气候感应的适宜情况,分辨药物的性味,配制成寒凉、温热的方剂,来使闭塞疏通,郁结消除,使病人恢复健康。
6.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
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
翻译:神仙,是用来保全性命的真精并且云游四方从身处的大自然寻求养身之道的著作。
暂且用来净化意念,平定心境,认为生和死的境界相同,而在内心没有一点的恐惧。
六.《伤寒论》序1.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为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
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
翻译:只是竞相追逐荣华权势,仰慕权贵豪门,迫不及待地,只追求名利。
崇尚修饰他们的名利,忽视抛弃他们的身体,使他们的外表华美,却使他们的身体憔悴,这好比皮都不存在了,毛将附着在哪里呢?突然遭受到邪气的的侵扰,患上非同寻常的疾病,灾祸降临了,才震惊颤抖。
降低志向,委屈自己,等巫师宣告方法穷尽,归于天命,无可奈何。
2.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
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翻译:虽然不能借此完全治愈所有病,但或许可以借此来遇上病知道病的本源,如果能探究我收集的著作,那么对医学的理解已经掌握过半了。
3.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
省病问疾,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
翻译:看当今的医生,不考虑思索探究医学的旨意,借此来扩大自己的的知识,各自秉承着家传的技术,始终沿用旧法治病,致力于口头应对,对着病人一会儿,就开方用药。
七.《黄帝内经素问》序1.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
翻译:接触疾病的缠绕和痛苦,保全真元,疏导气机,拯救百姓到达长寿的境界,救助体弱多病的人获得健康,不是三皇的圣道,就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了。
2.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蒇谋难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未尝有行不由迳,出不由户者也。
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无全牛。
翻译:假如天赋灵机反应敏捷,通晓玄妙的理论,完美的谋略虽然属于那些生而知之者,对经文的正确理解也要依靠训诂这门学问,这如同从未有走路却不遵循道路,出门不走门户的人一样。
但是专心研究经文,探索隐微的奥义,如果认识经文的要义,就达到了目无全牛的境界。
3.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花叶遂荣,生实相符。
盖教之著矣,亦天之假也。
翻译:每天都能使医学的效用得到创新,从而普遍的救治广大的百姓,好比花叶一样地递相繁荣,名声和实际相符,就好比有鬼神在暗中帮助。
4.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深泉净滢,鳞介咸分。
君臣无夭亡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
翻译:希望它能使圣人的学说能够更加明确,能铺陈畅达《素问》玄妙的理论,有如众多的星宿高悬天空,奎宿和张宿不混乱,又好比深处的泉水和洁净的溪水,鳞类介类都能分清。
君臣没有夭死枉死的担忧,各族百姓都有延长寿命的希望。
八.《温病条辨》叙1.学者诚能究其文,通其义,化而裁之,推而行之,以治六气可也,以治内伤可也。
亡如世鲜知十之才士,以阙如为痴,不能举一反三,惟务按图索骥。
翻译:学医的人如果确实能探究文字,通晓它的要义,彼岸花加简,推行运用,那么用它治疗六气导致的疾病和内伤。
世上缺少能触类旁通的有才德的读书人,他们以《伤寒论》缺而未已为耻,不能举一反三,只求按图索骥。
2.盖自叔和而下,大约以伤寒之法疗六气之疴,御风以絺,指鹿为马迨试而辄困,亦知其术之疎。
翻译:自从叔和以后,大多是用治疗伤寒的方法治疗六气引起的疾,这好比用细葛布抵御寒风,把鹿指认成马一样混淆视听,等到自己运用于治疗就陷于困窘的境地,从而也意识到自己医术的粗疏。
3.吾友鞠通吴子,怀救世之心,秉超悟之哲,嗜学不厌,研理务精,抗志以希古人,虚心而师百氏。
病斯世之贸贸也,述贤者之格言,摅生平之心得,穷原竟委,作为是书。
翻译:我的朋友吴鞠通,怀存救济世人的心愿,秉承超常人的智慧,嗜爱学习从不满足,研究医术务求精深,立下高尚的志向来仰慕古人,虚明内心而师学百家。
痛恨这个社会对于温病依然没有明确,于是阐述先代医学的著名理论,书写平生的临床经验,彻底地探究温病学发展的整个过程,写成了这部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