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影响评价的技术要领 ppt课件

交通影响评价的技术要领 ppt课件

成果形式:文本、图纸和附件三部分构 成。
PPT课件
9
1 国内外实践概况
1.2.5 江苏省情况 全省13个设区市均已建立交通影响制度,有的是城市人民政府发 文,有的是部门发文或联合发文,仅南京市出台技术导则。 常州等部分城市提出在地块招拍挂前的交评,以确定用地开发性 质和强度;大部分城市仅开展建设项目的交评。 交通影响评价多由建设单位委托,有的是规划部门组织审查,有 的是交管部门组织审查。 全省大部分城市尚未建立城市交通数据库、交通模型系统,制约 了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决策的技术水平。
目的:缓解新建大型设施对中心及郊外等现状交通量较大地区的 新增交通压力。
特点:以项目建筑规模作为交通影响分析阈值,分类粗略;对开 发所带来的交通量进行预测,对既有交通设施的影响进行评价, 建立必要的交通对策调整相应的交通规划,包括附近地域的交通 组织规划、交通影响评估及结论和具体的改善措施的建议;其重 点在于路口敏感性分析和路口预留容量分析。
目的:充分发挥规划部门对城市发展的导向作用,降低项目建设和实施对环 境与交通的负面影响。
特点:任何开发或改造项目均需交通影响评估。主要内容包括基地附近地域 的交通组织规划、交通影响评估以及评价的结论和具体改善措施的建议;重 点在于路口敏感性分析和路口预留容量分析。
分类:控详阶段交通评价、项目申请前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效果:内容较全面,包含交通组织规划的内容。实践性很强, 便于工程技术
人员在计算分析中找到交通症结, 提出解决办法。同时也便于审批机关在审
批开发时,对是否可以开发有一个直接的判断和界定。
PPT课件
6
1 国内外实践概况

1.2.2 北京市 颁布实施:《北京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准则和要求》 2002年1月1日起实施。 标准性质:为地方标准,推荐性标准。 适用范围:北京市部分新建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 技术要求:规定了北京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研究范围、项 目背景与现状交通分析、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交通影响评价、 交通设施改进和相关措施、结论与建议。 成果形式:文本、图纸,对于附件无明确说明和要求。
PPT课件
7
1 国内外实践概况
1.2.3 浙江省
颁布实施:《浙江省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 2007年7月11日印发。
标准性质:为地方标准,推荐性标准。 适用范围:浙江省各城市新建建设工程以及各类改、扩建工程交
通影响评价。
技术要求:确定了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的目的、基本原则、方 法、内容和程序;其中基本内容包括:建设工程自身资料、交通 影响评价范围、现状及规划资料、交通量预测、交通影响评价、 改善措施及建议、主要结论。
效果:从法律角度确立了交通影响分析的地位,并充分体现了公 众参与度,新建的大型设施都要进行交通影响分析。
PPT课件
4
1 国内外实践概况
1.1.3 英国“交通影响分析”(Traffic Impact Analysis)
起源:英国公路与交通工程协会(IHT)1994年发布了TIA指南《 Guidelines for traffic Impact Assessment》。项目开发建设 新增交通量超过邻接主要干道现有双向交通量的10%(在既有交通 拥挤区为5%)时,认为产生了交通影响,需要进行相应改善。
起源:1986年3月美国交通工程师学会召开了有关土地使用和交通的专 门会议,第一次着重强调了研究基地开发交通影响的重要性。
目的:减少对汽车交通的冲击和拥堵。 重点: 交通影响分析阈值的确定、项目影响范围的确定、交通影响费用
的合理分配及收费计算年限等方面. 内容:目前的和拟开发的土地利用分析;现状和规划的道路交通系统分
交通影响评价的技术要领
PPT课件
曹国华 2011年12月2日
1
目录
1. 国内外实践概况 2. 现行规范解读 3. TIA的定位和任务 4. TIA的技术要点 5. TIA的成果要求 6. TIA的编制组织和审批
PPT课件
2
1 国内外实践概况
1.1 国外实践
1.1.1 美国“交通影响分析”(Traffic Impact Analysis)
目的:降低开发项目的新增交通压力。 特点:具体研究过程中一般采用网络分析软件(TRIPS\ TRANSYT\
SATURN…),在交通预测与分析方面颇具特色,核心内容包括交通 生成、交通分布和交通评估,需要大量数据、模型支持。
内容: 概要、现状条件、建设项目开发情况、交通预测、目标年 交通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路网安全性分析、区域内部路网 布局方案和公共交通评价。
PPT课件
5
1 国内外实践概况
1.2 国内实践
1.2.1 香港“交通影响评估”( Traffic Impact Assessment)
起源:上世纪70年代快速城市化引起城市交通严重阻塞,80年代香港运输学 会向港英政府推动引进交通影响评价的需要,至90年代被正式采纳,于1994 年公布实施,以英国指南为管理蓝本。
析;预测非项目交通量和开发设施产生的交通需求;基于服务水平的交 通影响评价;交通改善措施。 缺点:以满足交通需求为主的用地交通关系,忽视了交通对于用地的反 馈和人们选择的多样性。
PPT课件
3
1 国内外实践概况
1.1.2 日本“交通影响分析”(Traffic Impact Analysis)
起源:1999年8月颁布“大规模开发地区关联交通规划手册”, 制定了从需求预测到规划、评价的完整程序;2000年6月又颁布实 施“大规模零售店铺立地法”,规定对面积1ha以上的店铺进行停 车、交通、废物处理、噪声等的影响分析。
成果形式:文本、图纸,对于附件无明确说明和要求。
PPT课件
8
1 国内外实践概况
1.2.4 武汉都市圈
颁布实施:2011年5月1日实施。 标准性质:为地方标准,推荐性标准。 适用范围: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的建设项
目交通影响评价。
技术要求:规定了武汉城市圈建设项目 交通影响评价的基本规定、交通影响评 价范围、年限、时段与评价日、交通需 求预测、交通影响评价、交通改善措施 与评价和评价结论与建议。
相关主题